小吴没说话,老周接着说:“清水沟应该也有坏人,可这世上,哪里没几个坏种?但大部分人是好人就不错了。今天听说能卖土赚钱,全村人都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老百姓图什么?不就图个温饱嘛!”
小陈翻了个身,插嘴道:“我觉得这里的人挺好的。你们看蔡婶子一家,多实在啊!姜工不是还说过,以前李胜利不在,他们家老的小的瘫的,就靠邻居们接济才能活下来。”
“行了行了,咱们赶紧睡觉吧!”老周打了个哈欠,打断争辩,“明天还要早起。”
几个人渐渐安静下来,屋子里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
屋外,月光洒落,如水般温柔地笼罩着整个村庄。
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衬得夜色更加静谧安逸。
而此时,同一片月光下,在二叔家借宿的大柱也辗转难眠。
他躺在炕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全是姜海棠说的那些先进机器。
他是真的兴奋,兴奋自己能有个好机会看看真正的先进机器。
这个晚上,大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真的搞出了织袜机,让清水沟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子里盖起了新房,孩子们在宽敞的操场上快乐地玩耍……
早上起床,阳光已经透过窗户洒在屋子里。
姜海棠帮着铺炕,动作娴熟又利落。
将被子折好,她看到炕上放着几个精致的荷包,眼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婶子,您这荷包绣得真好看。”
那荷包绣工精细,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心思。
蔡婶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满是自豪:“这是闲暇时候做的,里面装了些熏蚊子的草药,你带回去,我听说,城里的蚊子比咱乡下的毒。”
姜海棠被蔡婶子的话给逗笑了:“婶儿,那不能,城里的蚊子和咱们乡下的差不多。”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间或还有女人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原来是赵大山带着几个邻居来了,他们手里还提着篮子,拎着这种东西。
“海棠啊,你今天就要回去了?我们来看看你,也给你道个歉。”
说话的是二赖子的本家婶子,叫康生芳,二赖子的爹娘都没了,最亲的就是几个本家叔叔。
姜海棠听了她这话也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婶子您客气了,到底也不是您生的,您没错。”姜海棠温和地说。
姜海棠对二赖子自是不会有什么好印象,但康生芳这个人还不错,她没打算迁怒。
“上次你回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要是在,多少要管着点。”康生芳有些愧疚地说。
话虽然如此说,但姜海棠清楚,康生芳肯定管不了二赖子,毕竟,二赖子的亲娘都管不了他,就别说本家婶子了。
“这是自家种的萝卜,刚拔的,脆着呢!”康生芳说着,就将一个大大的篮子放在姜海棠的面前。
篮子里不光有萝卜,还有一捆韭菜和一大把的小白菜,水灵灵的,看得出来,刚从地里拔出来,还带着泥土的芬芳。
不等姜海棠拒绝,又有一个大婶也递过来一个陶罐。
“这是家里自己做的醋,给你带上!”大婶热情地说。
不一会儿,姜海棠身边就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土特产。有新鲜的蔬菜、自家腌制的咸菜、手工制作的鞋垫……每一样都饱含着乡亲们的热情与心意。
姜海棠连忙推辞:“大家太客气了,我不能要……”
“这有啥!你给咱村带来这么好的事儿,大伙儿都念着你的好呢!”九婶子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着姜海棠,眼角笑出细密的皱纹。
“都是自己家里的东西,不值钱,你别嫌弃就好。”又有一个大娘说着又往姜海棠怀里塞了两个自家晒的干辣椒串,红彤彤的辣椒在晨光里泛着油亮的光。
这时,后山“鬼见愁“山坡上已经热闹非凡。
赵志坚戴着褪色的草帽,站在土坡高处扯着嗓子喊:“大伙儿加把劲!先把表层浮土清掉!”
二十多个精壮汉子挥着锄头,铁锨与山石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小陈和小马刚要蹲下取样,大柱一把抢过他们手里的铁铲:“使不得使不得!这石头碴子扎手!”
“你们歇歇,这些粗活,我们来就行。”热情的村民根本不给两个人动手的机会。
话音未落,三五个村民已经围上来,有人递水壶,有人帮忙撑开编织袋,转眼间就挖出满满一箩筐带着湿气的高岭土。
看着大家干活认真,赵志坚嘿嘿笑着,卷起裤腿露出被茅草割破的小腿。
“两位同志,昨儿个我们连夜把这块地收拾出来,草都刨到根儿了!这样速度能快点。”
赵志坚指挥人帮忙抬土下山,给姜海棠看。
姜海棠检查了土壤质量,满意地点头:“大家干活真仔细,一点杂质都没有。”
“那当然!”赵志坚骄傲地说,“咱们清水沟人做事,从来不含糊!”
不要说这活能让大队里的人赚钱,就算不赚钱,赵志坚也得督促人干好。
好不容易出了个姜海棠,还因为之前的事和大队生了嫌隙,这一次可是难得修复关系的机会。
姜海棠他们带着高岭土回到厂里,吉普车上,除了卸下来一筐高岭土之外,剩下的都是村民们硬塞给姜海棠的东西。
姜海棠看着这么多的蔬菜,最后还是给要好的几家人都分了一些。
刘红梅笑道:“果然此一时彼一时,上次我们去的时候,差点儿出不来村子,这一次你成了贵人了,带回来这么多的好东西。”
姜海棠笑道:“可不。其实仔细想想,都是穷闹的,要是日子过的好,上次那样的事儿肯定不能发生,同样的,他们也不会因为厂里要采购这些土壤就对我这样客气。”
接下来的时间,姜海棠组织小组成员们实验这批高岭土。
经过三天紧张的化验和测试,结果令人振奋,清水沟的高岭土纯度高达92%,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
“太好了!”姜海棠看着实验报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下我们的研发可以持续推进了,清水沟的土可以支持我们未来很长时间的需求了。“
陆良辰接过报告仔细查看,也不由点头:“等他们来送土的时候,先把合同签了。”
“好,良辰,我还得去一趟机械厂,我有事儿找毛厂长商量。”姜海棠心里还记挂着大柱的事儿呢。
“怎么忽然要去机械厂?”陆良辰问。
姜海棠咬着下唇,把大柱的事细细说了,末了补充:“蔡婶子当年背我走十几里山路看病,这份恩情我不能忘。”
陆良辰望着她认真的模样,脸上都是温柔的笑。
他的小姑娘啊,是个记得别人恩情的。
“你给毛厂长说,一定能答应。”陆良辰赞许道
三天后赵志坚带着清水沟的几个壮小伙用牛车拉着五吨高岭土到了纺织厂。
周小梅带着人去验了品质,确定没问题。
姜海棠便带着赵志坚去签合同了。
签完合同后,赵志坚拉着姜海棠的手说:“海棠啊,叔代表全大队谢谢你!”
姜海棠其实有点不好意思,这真的就是辛苦钱,毕竟,五吨土才三十块钱,平摊到各家各户少得可怜。
“大队长,您别这样,也是我们厂里正好有需求。”姜海棠忙说。
“这五吨土够我们大队换多少盐巴,够给村里娃买多少作业本啊!”
三十块钱不多,但后续还能继续提供啊,那就能不断赚钱了。
就在这时,大柱挤过人群跑过来:“海棠姐,那个……”
小伙子红了脸,老半天讷讷地没有说出自己的诉求。
姜海棠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没忘,我和机械厂那边商量好了,等下就带你去机械厂车间参观。”
大柱激动得脸都红了,半天都没反应过来,竟然是要去机械厂吗?
赵志坚看着大柱这样,多嘴问了一句:“海棠,大柱要去机械厂干啥?”
“我之前答应大柱,让他去机械厂那边看看。”
对此,赵志坚只有羡慕,没有嫉妒。
赵志坚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蔡婶子背着烧得说胡话的姜海棠看病的身影。
其他年轻人看着姜海棠和大柱远去,都是羡慕。
但姜海棠并没有邀请其他人一同去,他们也不能就这么跟上去。
赵志坚等看不到姜海棠和大柱两个人,此转头对围观的年轻人说:“都学着点,人心都是肉长的。”
其他年轻人深以为然,蔡婶子家里对姜海棠确实好,所以,姜海棠对大柱好也是应该的。
有些人忍不住后悔,早知道,就该在姜海棠日子艰难的时候帮一帮,说不定,现在也能换得一个机会。
可现在再想这些,已经来不及了。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