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的剧变,张潇辰自然也能感受到,甚至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内。
只是没想到,资本的嗅觉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敏锐,动起手来更是一点都不含糊。
娱乐圈的资本时代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开启了。
听媳妇刘亦非说,现在找她拍戏的剧组已经开到了一百万一集的报酬。
一部戏拍下来轻轻松松赚个三四千万,甚至合约里对演员的约束几乎为零。
“我听说,业内有个女演员,同时接了三部戏,要求导演把她的戏份全部压缩在一起,好方便她扎戏。”
“就这,导演和制片都答应了。”
“圈子里现在议论纷纷,这行业究竟怎么了?”
刘亦非说这话的时候,满脸不可思议。
张潇辰没问她这个女演员是谁。
虽然他大概知道她说的是谁,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很快,她就会变成他们。
这种现象也会从个例变成常态。
谁让娱乐圈就这么点大呢?
真正说得上名字,有流量,有话题度,有观众号召力的明星又能有几个?
当你成为别人眼中不可或缺的摇钱树的时候,世界都会围着你转,就算看你不顺眼又能怎样?
还不得把你捧着。
赚钱嘛!
不寒碜!
资本热钱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忙着附身捡钱,谁还在乎这个圈子有没有良性发展啊!
当然,张潇辰在乎。
毕竟重活一世,如果只是为了这碎银几两,那就太没意思了。
对得起老天爷给她发刘亦非这么一个老婆么?
更何况,娱乐圈当下这种畸形发展模式,又能持续多久?
真当资本是傻子,过来给你送钱?
你看到的是资本给你的三瓜两枣,殊不知资本盯上的,是你的全部。
当这场狂欢过后。
那些胃口被撑大的演员、从业人员,甚至整个行业上下游,还能容忍回到原来的苦日子么?
不存在的!
既得利益者只会抱起团来,死死守着自己的利益。
直到失去资本的输血,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掌控一切。
最后一地鸡毛。
大家都沦为资本的打工仔。
当然,对演员和从业人员来说,做资本的打工仔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是换了个老板罢了。
但对那些习惯高高在上,掌控大局,却又没什么战略眼光,只会搞些歪门邪道的大佬来说,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
眼下,当然不止张潇辰一个人看穿了这些问题。
圈里真正的有识之士,一些真正在乎行业良性发展的人士,都能看出隐藏在行业畸形发展背后的隐忧。
这是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
资本的野蛮发展,真正摧毁的是行业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
但资本的煌煌大势,并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
眼下人人都想着挣快钱。
演员只想着流量,有流量片酬就高。
于是一个个在社交媒体想方设法制造话题度,屁大点事都要闹到互联网上去,解释一波,辟谣一波,再拉踩一波。
讨论度上来了,这流量不就来了么?
而且人家都这么努力了,多扎几部戏不过分吧?
至于演技问题,人家再总结一套表演模板,喜怒哀乐直接往上套,够敬业了吧!
编剧都被逼成了快枪手,生动诠释了何为乙方的卑微,写出的剧本得满足资本方的要求,不然人家不给批钱啊!
最后导演成了补锅匠。
一边忍受主演频繁扎戏导致的无法入戏,演技浮于表面。
另一边还要规划好拍摄周期,制造条件好让主演更方便的扎戏。
属实人格分裂。
至于制片人,人家老板早就回本了,剩下的也就走个过场。
还是那句话。
赚钱嘛!
不寒碜。
你说在这种氛围下,哪还有人能沉下心来打磨作品?
当然,某赛博妲己除外。
说曹操,曹操到。
《那些年》拍摄转场间隙,郭凡便找到张潇辰聊天倾诉。
从朋友那,他或多或少了解了当前行业的整体趋势。
当初一个好好的法律系毕业生,郭凡选择考了电影学院的研究生,自然是在这一行业有所追求,想要成就一番事业。
结果现在行业变成了这个鬼样子。
演员无心表演,整天想着炒作流量。
编剧忙着改稿,改到甲方满意为止。
导演毫无权利,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他郭凡可是梦想当大导演,拍大片的男人,不是来当糊裱匠的。
迷茫,还是迷茫。
张潇辰当然明白郭凡此刻的想法。
圈子里从来不乏聪明人,相信只要脑子清醒,就不会意识不到当下的风气,对行业危害有多大。
但人嘛,总是更在乎眼前利益,聪明人也不例外。
不过郭凡算是个例外吧,张潇辰也愿意把他拉入自己的阵营,成为星辰影视帝国的一部分。
“我知道你对当下整个行业的发展抱有疑虑。”
“不过你先别急!”
“因为急的还在后头呢!”
看着一脸苦大仇深的郭凡,张潇辰下意识开了个玩笑,直接把郭凡干懵了。
“好了,开个玩笑而已!”
“慌什么?天塌了也有高个的顶着!”
“先脚踏实地把当下的每件事做好,这个行业从来不乏奇迹。”
郭凡听完也是瞬间冷静下来。
是啊!他不过一介实习生,连导演门都还没摸透,谈什么宏观大势?
先老老实实把《那些年》拍完吧!
至少在《那些年》剧组,他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另一边,张潇辰可没这么想,他甚至在心里感慨道:
“郭凡,你曾经就是这个圈子里最大的奇迹。”
随后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打印出来的稿件,递给郭凡:“这个你先拿着,下班回去了再看,看完有什么想法可以来找我聊聊。”
“流浪地球?”
郭凡接过稿件,看着封面的四个大字有些疑惑。
不过很快,他就暂时把疑惑抛到一边。
张潇辰说得对,还是先把眼下的工作完成。
今天要拍的,是《那些年》最后一个场景镜头。
同时也是整部电影画龙点睛的一幕——
沈佳宜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