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三天后。
作为地道的京爷,冯晓刚就很便利,去华影集团总部开会,那跟出门遛弯也没啥区别。
这不,十点钟的会议,冯晓刚九点半出门。
步行15分钟来到华影楼下。
再美美的点上一根,又磨蹭了十分钟,这才惬意的拍了拍身子,溜达上楼。
上楼的时候,刚好碰到张毅谋。
两人一边寒暄,一边往会议室走去,到达会议室的时候,已经是九点五十七分了。
走进会议室,里面的座位已经坐得七七八八了。
“冯导!张导!”
见冯晓刚和张毅谋进来,后排几个年轻导演连忙起身上前寒暄。
其他几位上来都是先迎向张毅谋。
只有管唬,一把握住冯晓刚的手,用力的挥舞:“我就说,少了谁也不能少了我们冯导和张导啊!有您二位压阵,咱这个票房冲刺计划才算是货真价实嘛!”
见管唬这么给他涨脸,冯晓刚很是受用:“小管呐!你可是年轻一辈导演里,我最看好的一位!”
说完还拍了拍管唬的肩膀:“这次好好干!有什么要帮忙的,趁今天大家伙都在,待会领导也在,尽管提!”
管唬心中窃喜,今天这马屁算是拍对了。
导演这个圈子,是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鄙视链的。
老一辈导演普遍看不上新生代,文艺片导演又普遍看不上商业片导演。
但偏偏今天是纯以票房论英雄。
港圈的先不谈,大家尿不到一个壶里。
陈恺歌神一部,鬼一部,极度不稳定,张毅谋倒是稳定,但票房总是不温不火。
所以冯晓刚今天摇身一变,成了鄙视链顶端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管唬这次确实有求于对方。
甚至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因为他写了个本子,想找冯晓刚来主演。
说实话,平时想要打动冯晓刚这个大导演来演戏,少不了大费一番口舌,但今天这个场合,只要把面子给冯晓刚做足了,必然事半功倍。
管唬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个剧本,递给冯晓刚,并简单说了说他的想法。
果然,冯晓刚先是一愣,很快就面露得意。
不过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九点五十九分,一行人也不好一直堵在门口寒暄,随即开始落座。
就在此时,冯晓刚才第一次扫视全场,结果现场只有九个人。
又细看了一眼,这才笑眯眯的说道:
“嚯!还有一分钟就开会了,这还少一人呢!大家都来猜猜少了谁?”
对于今天的十人导演名单,正常来说在座导演都是不知情的。
但有人的地方就总有江湖嘛,消息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我们冯大导演,他早就从华宜那边知道了具体名单。
所以谁没到?
当然是张潇辰了。
好家伙,年纪轻轻压轴出场是吧?
有没有把他们这些老江湖放在眼里?
徐客也知道是谁,但他笑了笑没说话。
他旁边的陈恺歌倒是愣愣的开口了:“踩点进场,想必会是个大人物吧!”
这几年还活跃在电影市场的老牌导演,当属他、张毅谋和冯晓刚了,这仨都已经到位,剩下就只能是比他们咖位低的了。
娱乐圈这个地方,最是等级森严,非常忌讳咖位不够还摆谱。
要是迟到,那更是失礼。
不管怎么说,这最晚一个到的,必然要被在座这些导演记上一笔。
陈恺歌和冯晓刚接连开口,自然有人出来捧哏。
徐客继续笑而不语。
张毅谋一言不发。
姜闻一脸不忿。
剩下的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阴阳怪气。
这时,走廊里传来脚步声。
“咔哒!”
门被推开,有好事者看了眼手表。
十点整。
好家伙,卡点卡这么准?
谁这么大牌?
所有人目光聚焦在门口,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身影。
一身得体的西装三件套,肩宽腰窄,眉目轩轩,茂密的头发以三七比例往两边梳拢,露出光洁的额头。
跟现场这些老的老,秃的秃的导演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给人感觉压根不像是来参会的,而是秀场上的明星。
“对哦!”
“我就说少了谁,原来是张潇辰!”
“票房记录保持者,金棕榈导演啊!”
现场传来窃窃私语声,有人心中念道:
“他压轴出场,好像……但是……似乎很合理?”
张毅谋总算是露出他走进会议室后第一个表情。
——似笑非笑,像是在说,就知道是你小子!
姜闻起身挥了挥手,一脸喜色。
陈恺歌下巴微张,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憋住了。
冯晓刚脸色铁青,重重的哼了一声。
剩下几位刚刚还在背后蛐蛐的导演,这会都闭上了嘴巴,目视前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面对会场里的微妙气氛,张潇辰毫无反应。
(其实根本没看明白!)
只是目光锁定姜闻,笑着冲他眨了眨眼睛,随后保持开门的动作不变。
下一秒,韩三爷走进了会议室。
张潇辰当然没那个心机,特意搞什么压轴出场。
他其实是第一个抵达会议室的,然后……就被韩三爷当场逮捕,抓到办公室里陪他喝茶。
两人在办公室里聊了很多。
三爷先是旁敲侧击,试探他关于明年上映的几部电影的票房期望。
张潇辰顾左右而言其他,就是不肯给个准确数字。
毕竟底牌怎么能随便掀开呢?
三爷也没强求,接着两人又聊到了《流浪蓝星》计划。
这里张潇辰明显就来劲了,一个劲的怂恿三爷提前和国内几大装备制造商,以及相关部门打好招呼。
嘴巴一张就是——
徐工啊、东风啊、中科院啊、航空航天局等等这些巨头,甚至还打起了军方的主意,搞得三爷都压力山大。
他倒是没觉得张潇辰好高骛远。
毕竟想要在华国从零开始打造电影工业,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特效大片,甚至按张潇辰的想法还要实现对好莱坞的大跨步追赶,直接一口气冲到到国际领先地位。
其中的难度不亚于打赢一场不对称战役。
想要取胜。
自然得充分发挥华国制度上的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点,韩三爷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甚至正是因为张潇辰提了这些要求,他才真正相信张潇辰。
相反张潇辰如果是大包大揽,一副单枪匹马拯救华国电影的救世主形象,那韩三爷铁定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三爷口头答应了会帮张潇辰联系。
但懂的都懂,联系归联系,人家真正肯出多大力,还得看张潇辰自身的实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嘛!
毕竟不真正做出点成绩,哪可能让人家梭哈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