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提醒,瞬间让张松文反应了过来。
离开主角视角,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回过头想想,立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对啊!程勇这样卖药,铁定不合法啊!
“你说主角犯了什么法?”张松文向妻子问道。
“首先铁定触犯了刑法里的走私罪!”妻子斩钉截铁的说道。
想了想,她又补充道:“我记得还有个销售假药罪,不过这个怎么定性得看具体条文。”
张松文有些疑惑:“他这个所谓的‘假药’,貌似和真药药效是一致的,同样可以治病救人,这样也算销售假药罪么?”
妻子点点头:“至少在我印象里,国内对未经批准的药物,一律是按假药论处。”
张松文长叹一口气,对于后续剧情更加期待了。
“主角已经铁定触犯了法律,而且涉嫌刑事犯罪,后面剧本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张松文一边思索,一边自言自语道。
他越来越觉得,药神的剧情有很深的挖掘价值。
张潇辰似乎要讲一个了不得的故事!
……
吃饱喝足,张松文翻开剧本继续往下看。
药神的故事,改编自大名鼎鼎的“陆勇案”。
原型陆勇,很多人都清楚,卖了十年药,经公检法认证,一毛钱没赚过,甚至还往里倒贴钱。
被广大病友称呼为“药侠”!
故事本身令人感动,但要搬上大荧幕,就显得过于平淡了,毕竟观众谁会想在电影院看感动中国呢?
于是经过改编后的程勇的故事。
一个是强化了剧情冲突。
现实中的陆勇案,检察院最终做出了不予批捕的决定,因为人家确实不曾盈利,理论上刚好卡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而药神里的程勇,因为初期从中获利颇丰,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判了有期徒刑5年。
另一个,则是强化了程勇的人物动机。
程勇成为真正的药神是有一整个心路历程的。
初期他生活穷困潦倒,和妻子处于离婚争夺儿子抚养权阶段,父亲又重病需要支付高昂手术费。
为摆脱经济困境,他才选择铤而走险走私“假药”牟利。
接着他以500一瓶买入印度仿制药,5000一瓶卖出给患者。
十倍利润,程勇一波赚了个盆满钵满。
发财后,程勇开始担心坐牢的风险。
于是在假药贩子张长林的威胁下,将整个代理权转给了对方,正式金盆洗手。
最后在意外得知病人失去低价药源后的惨状,程勇萌生一个念头。
他要再次出山!
而这次,他要走出一条救难济世的路。
他召回旧部,拿回代理权,并将价格调至最低,帮助一批又一批的病友成功续命。
为此,他自然引来了警方的关注。
警方请病友协助调查,但没人供出程勇。
老人跪地恳求警察不要再查了,并发出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的灵魂呼声。
假药贩子张长林被捕后,明知供出程勇可以减刑,却依旧选择守口如瓶。
装药的车被举报,黄毛为了保住程勇,独自驱车冲卡,最终在车祸中殒命。
由于正版药厂施压,仿制药批发销路中断。
程勇自己贴钱到印度药店零售货架上扫货,并发给外省的病友,最终在运药途中被捕。
故事到这,也就接近尾声了。
剧本也来到了最后两页。
翻开倒数第二页,关于程勇被捕服刑的场景,张潇辰的剧本上只有短短一句话。
却将张松文震撼到头皮发麻。
——【十里长街送药神!】
……
合上《我不是药神》的剧本,张松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满脑子都是药神里面几段经典台词。
首当其冲,【我卖药这么多年,发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这句话出自假药贩子张长林。
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勒索程勇三十万,临跑路前丢下的这句话。
这句话要配合另一段张松文记忆犹新的台词——
【四万块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才更加凸显其蕴含着的绝望。
活着!多直观且揪心的表述。
【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
这是黄毛死后,程勇最声泪俱下的控诉。
难道患上穷病,就连活着都不配吗?
还有间接促使程勇改变“金盆洗手”的决定,最终选择“重新出山”的一段关键台词——
【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怀孕才六个月,每天特别想死。现在有药有钱了,如果我儿子早点生孩子,我都可以当爷爷了!】
以及程勇被抓后,在法庭上讲的一句话——
【他们根本吃不起正版药,他们就等着我把药带回去救他们的命。】
“这可真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啊!”
躺在床上,张松文喃喃自语道。
一旁的妻子也将手上的书本放下,靠在张松文的怀里:
“从来没见你像今天这样,对一个剧本充满感慨,真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伟大故事!”
剧本属于机密,即使是张松文也不能随便拿出来分享。
给妻子也不行。
但简单的剧情讨论还是可以的,甚至张松文此刻心里憋了一肚子话不吐不快。
《我不是药神》故事的核心,是程勇卖药的行为。
从一开始的利益驱动,到后面逐渐转变为纯粹的情感驱动,程勇无疑是个悲天悯人的大英雄。
但问题的根本,张松文认为是正版药定价太狠!
生产线一开,成本几块,甚至几毛钱的药,卖4万一瓶?
一瓶顶一个月,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这谁吃得起啊?
再厚的家底,也禁不住造啊!
药企这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可当张松文把他一些想法和妻子说了以后,妻子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
该说不说,作为高知,妻子的知识储备和看问题的角度,深深震撼了张松文。
她先是向张松文科普了一下目前药物研发的产业现状。
药物研发是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商业模式,其高昂的研发成本,必然要覆盖在每一粒药的售价中,否则你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更别谈赚取利润了。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先不说专利权到期的问题,你怎么保证自己研发的药物,不会被疗效更好的新药给取代呢?
“所以药企也没错?”
张松文是个聪明人,妻子的话也很好理解。
理性思考后,张松文迷茫了。
“那要怎么办?难道穷就只配等死么?”
妻子看了看张松文手里剧本的封面,笑了笑,意味深长道: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老板给这个剧本取名叫《我不是药神》?”
“啊?为……为什么?”张松文一下愣住了。
“因为只有从制度根源上,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医保改革,才能彻底改写穷人等死的局面啊!”
“所以从来就没有什么药神,如果非要有的话,那只能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