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计划委员会派出的工作人员审计出罪行,并被移交至公、检、法进行审判和定罪。这些人在求情和走关系都无果的情况下,将矛头指向了杨镜舟,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纷纷对他进行匿名举报。
在这些人的眼中,杨镜舟所创立的龙兴集团每年都能创造数千亿美元的销售额,即使是通过正当途径,他也能获得巨额财富。然而,如今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成为了计划委员会的主任,这可是正部级的高官啊!如果他的账户上有大量的金钱,那必然会引发诸多麻烦。
虽然这些人并不指望能够真正扳倒杨镜舟,但他们认为只要持续不断地对他进行攻击和污蔑,就迟早能够打破他的光环,给他制造一些麻烦。毕竟,一个高官的声誉和形象对于其职业生涯来说至关重要。
谣言往往就是如此的荒谬和不讲道理,仅仅需要一点点所谓的证据,甚至只是一点捕风捉影的风声,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一个人的名声彻底败坏。而杨镜舟,这位正部级的高官,也未能幸免于此。
尽管他平日里兢兢业业、一心为公,但只要在谣言的攻击下,他的形象终会崩塌,成为了众人眼中声名狼藉的人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并不满足于仅仅让他名誉受损,他们还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将杨镜舟从他现有的岗位上调离。
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杨镜舟的为人。在这个充满利益诱惑和权力纷争的世界里,竟然真的存在着像杨镜舟这样一心为国为民、毫无私心的人。当纪委对杨镜舟的个人财产进行调查时,所得到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他的全部财产仅有一万多人民币!
这个数字对于一位正部级高官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办案的工作组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他们反复进行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甚至连杨镜舟的父母、弟妹以及亲朋好友都进行了逐一查证。然而,无论怎样深入调查,最终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至少在财务方面,杨镜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串联起来在各种场合攻击与批评杨镜舟所实行的各种政策,极尽污蔑之词,连收复外蒙,租借巴拉望岛这种举国欢庆的事情,都有人说三道四,说他损害了华国与周边国家的信用与好感,大大增加了外交难度,支持建造航母编队则是说成穷兵黩武,华国根本不需要航母,又没在打仗,把这钱投入到建设中,扶贫中不好么?等等。
仅仅是攻击杨镜舟的私德,最高委员会还能忍受,斗而不破嘛,斗争也是华国政治体系的必备项目,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完善。
但是攻击国家政策是万万不能忍受的,真让他们如此的肆无忌惮,形成了社会共识,是不是还要重新把外蒙分裂出去,把巴拉望岛还给菲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最高委员会迅速下令,让有关部门进行彻查,必须要重拳出击,凡是参与攻击国家的基本政策的人员,一律抓起来进行严加审查,看看这些人中间是否有间谍存在。
能在这些事情上蹿下跳的人员,根本经不起审查,在强力机关的全方位调查之下,以以他们认为隐蔽的手段,被调查的一清二楚,然后被送入监狱之中。
被肆无忌惮的攻击,杨镜舟也是展开了反击,让工作小组对艺术类学校,娱乐圈,展开重点审查,要知道这些人的二代,三代们大部分有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平日里欺男霸女,个个醉生梦死,那里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去读书,学习知识。
到了高考之时,便被打回原形,知识就是这样不会就是不会,考不上就是考不上,便开始钻起了漏洞,大部分最终便流向了艺术类,毕竟艺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千人千面使用点手段谁也看不出来,跟数学完全不一样。
就在杨镜舟刚刚揪出两个小崽子时,最高委员会便找到他谈话,重心还是要放在工作上,不要在这些小事情浪费太多的时间,不值得,总要留条路给人走。
心有不甘的杨镜舟,只得让相关部门出了一个规定,为了更好的规范娱乐影视行业,导演职位需要高考500分以上才可以申请,低于这个分数的人员只得从事其它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