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一路回到京城,再次引起了轰动,百姓们纷纷侧目,窃窃私语。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那数十具黑衣人的尸体横陈街头,鲜血淋漓,实在是太过醒目。
任逍遥派一部分人送盛老太太一行人回盛家,又另外派人送重伤太监的齐衡回齐国公府。他则马不停蹄地向着皇宫而去,心中暗自思忖。这件事牵扯到了一个国公府和一个邕王府,以他的身份,确实难以独自审案。
而且,皇帝是否愿意将这个案子交给他审,还是个未知数。毕竟,皇帝刚刚定下让邕王继任储君之位,结果邕王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实在是胆大包天。可若是现在就废除邕王,朝廷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恐怕又要动荡不安了。
齐国公府内,平宁郡主看到全身染血、命根子都没了的齐衡,心中的愤怒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她瞪大了眼睛,颤抖着声音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为首的衙役面露难色,低头说道:“我们收到消息,有一行人拿着刀鬼鬼祟祟地出城了,我们大人以为是水匪,连忙就带人去剿匪。没想到他们好似是寻仇的,我们虽然用最快的速度赶过去了,但是齐小公爷还是变成了这副样子。”
平宁郡主闻言,心中当即明白这事是邕王府干的。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温柔地看了齐衡一眼,然后转身径直朝着皇宫走去。她必须要为儿子讨回公道。
要知道,平宁郡主从小被皇帝皇后抚养长大,待遇与公主无异,所以才养成了眼高于顶的性格,如今她唯一的独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又怎么能善罢甘休呢?
另一边,任逍遥也来到了皇帝的御书房,将所有的事情详细地汇报了一遍。最后,他恭敬地问道:“陛下,这件事就是这样,您看是由臣的开封府审?还是交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
皇帝揉了揉额头,眉头紧皱,沉默片刻后说道:“你把那些尸体送到刑部吧,剩下的你不用管了。”
任逍遥点点头,告退离开。而平宁郡主则如一阵旋风般,风风火火地朝着皇帝的御书房而来。她的步伐坚定有力,仿佛带着无尽的怒火。
“陛下,请为我儿的事情查明真相,讨回公道!”平宁郡主站在御书房门前,高声喊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
皇帝看着他从小养到大的孩子,心里也有些愧疚,但是在大局面前,也只能强忍着内心的不忍,说道:“平宁,朕知道你心疼衡儿,可此事牵扯重大,朕需要从长计议。”
平宁郡主扑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道:“陛下,衡儿如今成了这副模样,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邕王如此嚣张跋扈,若不惩处,难消我心头之恨!”
皇帝叹了口气,“朕也想给衡儿一个公道,但此时若贸然处置邕王,朝廷恐生大乱。”平宁郡主心中悲愤,却也明白皇帝的顾虑。
就在这时,邕王匆匆赶来,扑通跪地,哭喊道:“陛下,此事绝非儿臣所为,儿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事!”
皇帝看着邕王,目光犀利,“不管是不是你做的,此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你先回去,待朕查明真相,定会给齐国公府一个交代。”邕王谢恩后,匆匆离去。
平宁郡主无奈,只能先行告退,心中却暗暗发誓,定要让邕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