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底,日本任天堂公司、香江越同半导体与京城东光电工厂签订协议,共同授权后者生产6502芯片的升级款6527芯片和图形处理器6562芯片,并且允许东光电工厂生产Fc游戏机的国内版兼容机。
东光电向任天堂缴纳的授权费用由越同半导体代为支付。
由此,东光电工厂具备了生产兼容任天堂Fc游戏机的能力,其产品销售区域仅限于国内。
任天堂公司则拿到了向大陆销售游戏卡带的许可,算是合法的敲开了国内的大门。
这是杨山从中周旋的结果,是他帮助878厂提升芯片生产能力的最后一次尝试。
说服任天堂的过程非常艰难。
如今Fc游戏机已经走出日本,向全世界发售,任天堂正在接替雅达利坐上家用游戏机厂商的头把交椅,并不愿意以这种廉价的方式让出大陆市场。
直到杨山私下里拿出弯弯工厂正在仿制6562芯片的证据后,才让这份协议得以签署。
任天堂公司也很清楚,弯弯工厂一旦仿制成功,压根不会顾忌专利问题,会一口吞下大陆这个庞大且同样不顾及专利的市场,而且全世界这样的国家有很多,到时候任天堂公司一分钱都拿不到。
878厂内部也在重组,通过近两年的技术和资金积累,工厂的实力已经得到大幅提升,正尝试着整合上下游的一些工厂,形成一个从原材料处理到终端产品销售的规模庞大的电子行业集团公司。
董书记因为在878厂取得的出色成绩,级别提升到副部级,很有希望出任新东光电集团的第一任总经理。
回到香江后的杨山开始马不停蹄的推进他的计划。
......
经过六年的持续建设,总投资195亿港币的香江工业电厂完全建成,股东权益(净资产)为31%。
四台发电机组已经全部入网发电,在杨山与嘉道理的一系列运作下,电厂从1983年一季度进入盈利期。
为了进一步刺激客户的用电规模,从1985年起,杨山开始面对香江的工厂试行峰谷电价,并且在下半年把这套运营政策推向内地。
从此那时起,特区、东馆等城市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N多红眼工厂。
杨山才懒得管会不会成为资本剥削的帮凶,他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对肯辛顿公司的承诺。
1986年底,在杨山的一系列操作下,香江工业电厂的发电效率已经超过50%,日消耗燃煤超过八千吨。
按照这样的发电规模,肯定顿环球将在88年底拿回投资成本。
......
1985年初,越同投资出资7.3亿港币参股中大通信,成为第一大股东。
然后在杨山的引导下,中大通信开始逐步转型,调整公司的新的发展方向:参与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正在设计开发GSm标准;并且与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公司合作,研发支持GSm标准的第二代数字式无线通讯电话。
1987年,香江电信与欧洲诸多运营商共同签署备忘录,共同推动GSm标准无线网络的全球部署,制定地区间的漫游规则,协调频谱分配。
1991年,中大通信成功量产支持GSm标准的数字式手机。
......
1985年年底,由于连年亏损,英特尔彻底退出内存(dRAm)芯片市场,开始专注微处理器市场。
趁着英特尔的市值大幅缩水,越同半导体终于抓到机会,与其签下了协议,共享x86指令集架构和ASIS精简指令集架构(越同持有)。
协议签署后,英特尔终于不再为自己日益缩水的营收所困扰,他们一脚踩进了越同半导体擅长的工控领域。
而杨山更是心里乐开了花,越同半导体拿到了未来二十年桌面处理器制造领域的门卡。
这一技术互授协议表面上看是越同吃亏了,越同高层几乎全都不赞同。
民用级的桌面处理器市场太小了,而x86构架的桌面处理器在该领域还属于小众,甚至都不如越同持有的6502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大,后者每年都能为越同带来上千万美元的利润。
但是.......,杨山知道图形操作系统出现后会为pc电脑带来什么样的爆发,到时候x86构架将一统江山。
1988年的后一年,x86构架的pc销量突破千万,其中越同半导体的市场份额接近40%。
也就在这一年的十月,因为ZZ形势所迫,为保持越同半导体的正常发展,杨山被迫同意越同半导体在香江证交所上市。
这也是他仅有的坚持,没有同意在纽交所上市。
上市当天,越同半导体的市值达到了290亿,成为继汇丰、怡和之后的香江股市第三大上市公司,占了香江股市总市值的4.6%。
越同半导体也跻身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排名进入前十。
按照利扬电器上市的惯例,杨山大规模派送手里的股票,使得香江在一天之内就诞生了17个亿万富翁(包括公司创立初期的8个原始小股东)。
至此,杨山失去了对越同半导体的绝对控制权。
......
1990年,福布斯杂志的全球富豪榜中,杨山成为唯一上榜的华人,他以39亿美元身家排名第22。
同年,香江的的财经杂志也制作了一版香江富豪排行榜,杨山以340亿港币排名第四,位在李超人、郭得胜、李兆基之后。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