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刘峰就计划着出发了。
带上一些护卫,同时又将商行的实际负责人宋高燕带上。
之后取来一些银票带着。
接着便朝着青州的宜城而去。
这次出去是一个漫长的路程,单单在路上就要走很久。
贾华庭的贾贾据说在青州的周口。
和刘峰去的是一个方向,但是不知道经过还是不经过贾家的地盘。
山路不好走,一行人骑马走,不快不慢,四天之后才到了青州东边的第一座城池的外面。
“泸州城?”
刘峰呵呵一笑。
看着城墙的防卫情况,不由的一笑。
因为青州东边的这几座城市都是大后方了,而且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所以没有多少防备。
而且青州东边的四座大城相互之间并不遥远,商业上也可以互通有无,非常的繁华。
所以刘峰一眼望去,大批的商队车马来回地在城门口进进出出。
而且盘查得很简单,几乎不用。
到了刘峰这里,那些懒洋洋地晒太阳的守城士兵更是没有抬眼皮,刘峰就直接进城了。
芦洲城坐落在群山之中,但是在巨大的山脉之中。
在青州东边,很少能够找到大面积的平地去修建城池,所以城池都是在河谷中依山而建。
比起来大散关那样的地方,芦洲城老远的看上去就更加的开阔,更有气势。
再加上青州东边的特殊情况,商业发达,多余的县城都没有,以泸州这样的大城为主。
而村子大多都坐落在山间河谷和山坡的向阳处。
这些地方本地的商品就足以自给自足,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完备的商业体系,外地的客商很少来这里。
看着非常的繁华,实际上也就是她们几座城池在玩。
真是可惜了。
入城之后,走到大街上,大老远的,刘峰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
没错,本地的特产,山椒。
这东西作为重要的香料,本地的山里面非常的多,也有少量的商业选择了种植。
在北蛮卖香料的时候,刘峰先择的香料中就有山椒。
这东西的价格非常的贵。
刘峰感叹,要说物产丰富,还得是青州,其他地方真的没办法和这里比。
若是自己也能够种植山椒,再加上自己现在有辣椒了。
那么刘峰就可以做出来很多后世新时代才有的美食。
到时候在本地每条街上都开设相关菜品的酒楼,到时候绝对是赚钱的门路。
真没想到啊,这第一条赚钱的门路就这么来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老宋,这东西你可认识啊。”
传来的味道来自路边的一处简陋的小肉摊。
刘峰走过去,指着肉汤上小碗里的东西,因为碗里正是一些刚刚碾碎的山椒。
这个小摊子做的是烤肉,不过和新时代的烤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类似于铁板烧。
他们在一块石板下面生火,石板上面来烤肉,其实在古代,这种烤肉的做法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炙。
眼下虽然是灾年,但是也有人愿意偶尔的时候买几片烤肉打打牙祭。
“这东西在这一带被叫做山椒,味道发麻。”
“也全是当地的一种特产了,是比较名贵的香料,草原部落烤肉的时候喜欢撒上一些。”
“吃起来非常的有滋味。”
“这东西在当地不怎么值钱,但是在外面价格极高。”
“不过我听说在燕州,还有西戎的一些山里也有产出,但是品质最好的还是青州。”
“青州的山椒味道最正。”
宋高燕倒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了,见多识广,对这些产品和作用随口就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若是我们拿到这东西,可能赚钱。”
“绝对能。”
宋高燕回答得干净利索。
“在外面,这东西一斤最少要十两银子,但是在本地,它的价格不会超过三两。”
“不过这东西想要弄到也不容易,本来它的产出就有限,而且基本上都被几个大家族给垄断了。”
“想要做山椒生意,只怕不容易。”
这也难怪在外面很少见到,毕竟在垄断的情况下,基本上其他的商行想做,价格和运输也是难题。
从这个单一的商品就可以看出来。
在青州东,很多生意只怕都是这样。
一旦某种商品被某几个家族掌握了之后,其他的商行就很难在插手了。
所以,这些被垄断的生意也就很少有人去做了。
不过刘峰和不是别人。
不管是量大,还是量小,刘峰都可以贩卖啊,还可以自己二次加工啊。
只要是能把这个东西拿到手,刘峰就有无数个让他赚钱的办法。
又在街上转起来,不久以后,刘峰发问。
“这青州东边的四座城池都是这名安定的吗?”
“我怎么就没有看到几个守军?”
“北蛮进不来,难道还没有土匪什么的骚扰吗?”
“这守卫也太松懈了。”
“我就看到了几个零散的守军,衙役和巡逻的士兵都没有。”
按照目前所在的芦洲城的规模,这样的城池三千守军,外加一个治理当地的知府,这是朝廷的标配才对。
要是地位特殊,还可以配备战斗力强大的其他军队镇守才是,比如说风陵军这样的。
直到刘峰走完了整个芦洲城,都没有看到类似于驻军的地方。
难道军队都在城外驻扎?
“大将军有所不知,青州历来注重家族文化。”
“在青州,除了正常的军队之外,各个家族之中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私人军队存在的。”
“不过这些家族的私兵都不多,最多不超过五百人。”
“所以啊,要是在战时,这些城内的军队和各个家族的军队拉在一起,远远地超过了一般城池的守军。”
宋高燕解释道。
“嗯?还有这样的传统?”
“可是即便是家族的私人军队,也是充当护卫的角色,是为了护卫自己的家族的商路而设立的吧。”
刘峰已经猜测到了一个大概。
宋高燕点点头。
其实拿整个大黎王朝的制度而言,在开国之初,朝廷统一号令,但是现在,各地已经慢慢地和朝廷的联系减弱了。
制度也有了各州自己的特点。
就像是青州东边的几座城池,他们要出去做生意山大沟深,即便是知府不准许,那也没办法,人家照样要招募大量的护卫。
所以啊,这样的情况下,还如让他们招募私军。
战时还能拉出来用,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朝廷的统治力量下降。
没办法,在如今的境况下,这是无法避免的。
就像是刘峰的虎啸军,朝廷不许又能如何,难道等着城池被敌军攻破吗?
所以,允许世家大族自己养点私人军队,这在大黎立国的时候就有了先例。
朝廷要的是对当地的统治权,只要知府是朝廷任命的,赋税钱粮能够全部拿上来,这就足够了。
真的要是将这么多的军队全部给朝廷养着,那该花费多少银子?
和周边的国家战事不断,要是在负担起几百万大军,朝廷支持不住。
所以,让当地的豪强私募一些士兵,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手段而已。
“如果这样,那么这青州东边的四座城池中应该有不少的兵源才对。”
“以商行为跳板,要如同灯芯吸油一般,要将整个青州东的兵员全部吸出来。”
“虎啸军当初只给了三千人的名额,但是实际上现在的虎啸军已经四千多人了。
虎啸军的兵力几乎达到了整个正德县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个比例和其他大黎的城池相比已经到了一种非常可怕的程度,几乎已经是全民皆兵了。”
这样做有好处,但是坏处更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正德县可以耕作和做其他各种事情的人中,八成以上都是妇女和老人。
正常的情况下,十个人养一个士兵最合适。
但是刘峰的这边,几乎是三个人就要养一个士兵。
这样以来,自己正德县虽然已经开垦出来了大量的良田,但是无人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