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昊磊快速分析道:“星澜公主必须‘回去’,而且要‘秘密’回去。
只有她现身,才能让格勒相信他的计策成功了,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萨仁神庙’这个假目标上!这能为我们真正的行动争取时间和空间!”
“可是公主的伤!”苏月禾担忧的道。
“公主此行,绝非送死!我们要派出最精锐的力量护送,明面上是护送公主回多罗‘寻兄’,实则借机深入多罗腹地,打探大王子沐泽王子的确切下落!
若能找到并救出大王子,则名分大义皆在我手,多罗国内忠于大王子的力量就有了主心骨!”
石昊磊目光炯炯,看向皇宫方向,“光靠我们王府的力量和暗中潜入的人手,不足以撼动格勒根基。
我们需要大义名分!需要堂堂正正之师!师父,师娘,请你们即刻随我入宫,面见陛下!”
“入宫?”韩牧野皱眉,“陛下刚刚赐婚,又扣着小雨为人质,对王爷未必全然信任。此时请求出兵干涉他国内政,陛下会答应吗?”
“所以,我们要给陛下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石昊磊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格勒弑父杀兄,残害手足,囚禁忠良,倒行逆施,已是多罗国贼!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对我大胤北境构成严重威胁!
我大胤身为宗主上国,岂能坐视藩属内乱,奸佞当道,祸及边疆?出兵,是为吊民伐罪,匡扶多罗正统,更是为保我大胤北疆百年安宁!”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铿锵有力:“更重要的是,星澜公主乃陛下亲赐于我的王妃!她的王兄,便是我石昊磊的王兄!
如今王兄蒙难,王妃忧心如焚,恳请娘家——大胤出兵相助,合情合理!此乃家事,亦是国事!”
“好!”韩牧野眼中精光暴射,抚掌赞道,“昊磊此计甚妙!将王妃身份与大义名分捆绑,陛下便难以推脱!
况且,若能助多罗沐泽王子复位,两国定下百年和平盟约,对陛下而言,亦是开疆拓土、青史留名的功绩!这比被动应对格勒未来的威胁,要主动得多!”
苏月禾也点头道:“不错。陛下虽多疑,但更重实利与身后名。此计若成,于国于民于陛下,皆有大益。
只是……由谁领兵?王爷您身份敏感,若亲自带兵进入多罗,恐惹非议,也易让格勒警觉。”
“师娘考虑周全。”石昊磊沉声道,“我自然不能明面上领兵。领兵之人,非定远将军陆沉莫属!
他驻守北疆多年,熟悉多罗情况,麾下定远军更是百战精锐,战力彪悍!至于我……”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会以‘护送王妃归国省亲、寻访兄长’为名,率少量精锐护卫,与星澜公主同行,作为明面上的‘饵’!
同时,暗中协调各方力量,联络多罗国内忠于大王子的势力,与陆沉将军的大军里应外合!
一旦找到大王子或时机成熟,便以雷霆之势,助其拨乱反正!”
韩牧野沉吟片刻,拍板道:“此策可行!风险虽有,但收益巨大!事不宜迟,昊磊,我们这就入宫!
月禾,你留下照看星澜公主,务必稳住她伤势,也稳住她的心绪。待我们从宫中回来,再与她细说。”
“好,你们速去速回,一切小心。”苏月禾郑重应道。
石昊磊与韩牧野不再耽搁,立即换上朝服。石昊磊特意将那卷明黄的赐婚圣旨也郑重地带在身上。
两人在王府亲卫的严密护卫下,乘着夜色未尽的微光,疾驰向那巍峨森严的皇城。
宫门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缓缓开启。通禀,等候,再通禀……时间在焦灼中一点点流逝。
终于,御书房当值的大太监出来传旨:“陛下宣,逍遥王石昊磊、韩牧野觐见!”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皇帝石昭身披常服,坐在宽大的龙书案后,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深沉的疲惫和洞察一切的锐利。
他淡淡地扫了一眼跪在下方的石昊磊和韩牧野,目光尤其在石昊磊身上停留了片刻。
“平身吧。皇弟,你与韩先生深夜入宫,所为何事?莫非是……为了你那新赐婚的多罗王妃?”皇帝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石昊磊起身,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连同那份关于多罗国内剧变、格勒设下陷阱的密报,以及他
“将计就计、出兵助多罗平乱、定百年盟约”的详细方略,条理清晰、铿锵有力地禀报出来。
他没有隐瞒格勒的狠毒,强调了多罗沐泽王子的仁厚和正统性,更着重分析了格勒掌权后对大胤北疆的巨大威胁,以及助沐泽复位所能带来的长远和平利益。
最后,他单膝跪地,双手捧起那份赐婚圣旨:
“陛下!星澜公主乃陛下亲赐儿臣之妃!她之兄长,便是儿臣之兄长!
如今兄长蒙难,王妃日夜泣血,儿臣心如刀绞!恳请皇兄,念在两国盟好,念在北疆万千黎民福祉,更念在儿一片拳拳孝心与护妻之意,允皇弟所请!
出兵多罗,吊民伐罪,匡扶正统!皇帝愿亲为前驱,护送王妃归国寻兄,联络忠义,与陆沉将军里应外合!
事成之后,皇弟必与沐泽王子定下血誓盟约,使我大胤北境,得享百年太平!
此乃千秋之功,万民之幸!皇帝,叩请圣裁!” 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又充满了家国大义。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深邃如渊,在石昊磊捧着的圣旨和他坚毅的脸上来回扫视。韩牧野也躬身肃立,屏息凝神。
良久,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格勒……竟敢弑父杀兄?消息确凿?”
“千真万确!密报在此,请皇兄御览!”石昊磊将密报高举过头。
皇帝示意太监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更加阴沉。
“陆沉……领兵入多罗?”皇帝的目光转向韩牧野,“韩先生,也以为此策可行?风险几何?”
韩牧野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陛下,草民以为,逍遥王殿下此策,虽行险,却乃破局良方!
格勒暴虐,若使其坐大,北疆必成心腹之患,遗祸无穷!
助多罗沐泽复位,一则名正言顺,占据大义;二则沐泽仁厚,素与我大胤交好,复位后必感恩戴德,盟约可期;
三则由陆沉将军领百战精锐出击,雷霆扫穴,胜算颇高!
至于风险……战场瞬息万变,自难万全。然,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坐等猛虎长成噬人,不如趁其幼弱,断其爪牙!”
皇帝沉默着,目光再次落回石昊磊身上,带着审视:“你……要亲自护送那星澜公主回去?深入虎穴?你可知,若事有不谐,你便是首当其冲!”
石昊磊抬起头,目光坦荡而坚定,毫无畏惧:“臣弟知道!但正因如此,臣弟才必须去!其一,多罗星澜是臣弟将来的王妃,护她周全,是臣弟本分!
其二,臣弟身为大胤亲王,此等关乎国运之事,岂能畏缩不前?
臣弟熟悉北境,与星澜公主同行,更能取信于多罗忠义之士,便于联络!
其三,儿臣弟在,便是大胤的决心!更能让格勒投鼠忌器!臣弟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助沐泽王子拨乱反正,……甘愿领罪!”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御书房内回荡。皇帝石昭看着眼前这个英挺果决、目光如炬的皇帝,看着他眼中那份与年轻时的自己何其相似的锐气与担当,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波动。
时间仿佛凝固。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于缓缓站起身,走到龙书案前,拿起朱笔。
“拟旨!”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金戈铁马般的决断,打破了御书房的沉寂:
“加封定远将军陆沉为‘平北大将军’,赐天子节钺!即日起,整备定远军精锐五万,秘密开拔,陈兵多罗边境!
待逍遥王信号,即刻以‘助多罗大王子沐泽讨逆平乱’之名,进入多罗境内!凡遇格勒叛军,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命逍遥王石昊磊,率王府精锐护卫及朕特拨之三百御前龙骧卫,即日启程,护送多罗星澜公主返回多罗!沿途各州府,务必全力配合,保其周全!”
“赐逍遥王石昊磊密旨一道,可临机转断,联络多罗忠义,便宜行事!务求寻得多罗大王子沐泽,助其复位!”
“待事情大定,昭告天下:多罗二王子格勒,弑父杀兄,囚禁忠良,倒行逆施,天人共愤!
大胤皇帝陛下,感念两国盟好,不忍多罗百姓受难,特遣天兵,助多罗大王子、正统继承人沐泽王子,讨逆平乱,以正乾坤!
待沐泽王子复位,两国当歃血为盟,永结兄弟之好,共保北境百年太平!”
朱笔挥动,一道道旨意迅速拟就,加盖上了象征至高权力的玉玺。
“皇弟,”皇帝放下朱笔,目光深沉地看向自己的儿子,“此去,凶险万分。朕……将北境安宁,大胤国威,乃至你的性命,都系于此役。莫要让朕失望。也……务必活着回来。”
石昊磊心头一震,看着父皇眼中那难得一见的复杂神色,郑重叩首:“臣弟……领旨谢恩!定不负皇兄重托!必当凯旋!”
走出御书房时,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石昊磊与韩牧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一丝如释重负。圣旨已下,计划终于可以全力展开了!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回王府。栖梧苑内,星澜公主已经醒来,药效过后,伤口的疼痛和心中的焦灼让她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执拗。
苏月禾正守在她身边,温言劝慰。
当石昊磊将皇帝的旨意和整个“将计就计”的详细计划,包括陆沉大军陈兵边境、他将亲自护送她回多罗、以及最终目标——助她王兄复位,定下百年盟约,一一告知星澜时。
星澜公主愣住了。她呆呆地看着石昊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巨大的希望和更沉重的责任瞬间压上心头,让她一时失语。
“王爷……你……你要亲自护送我回去?还有大军……”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是。”石昊磊看着她,眼神坚定无比,“圣旨已下,明日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