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城外,苍军大营。
萧靖凌率领众将在东海城外驻扎。
自从他们抵达,东海城城门紧闭。
所剩不多的守军,每天都趴在城墙上向外眺望。
苍军大营每天传来训练的喊号子声,和定时冒出炊烟,令他们猜不透对方的想法。
“殿下,善勇率领五千人,已经拿下安应城。
如此一来,东海郡只剩东海和建山两城,有淮南军的驻守。
预计,每个城池内,不足一万人。”
萧靖凌坐在主位上,听着卫虎的禀报,放下手里的毛笔,缓缓抬起头。
“继续向城内喊话。
告诉他们,再不投降,我们就要用火炮进攻。”
卫虎拱手退下。
苍军出现在东海郡,大部分的城池的守军听到淮南王林策战败,退回淮南,大部分都是选择了主动开门投降。
眼下的东海郡宛若孤岛。
即便是跟萧靖凌的苍军硬拼,只是白白死人。
淮南大军全数撤回淮南,一时半会绝对不可能回来救援的。
与其战死,不如顺势而为。
“末将秦敢,秦风拜见殿下。”
秦敢和秦风父子并肩走进大帐。
“殿下,末将是来向您告别的。”秦敢平静开口。
萧靖凌示意旁边的凳子示意两人落座。
“秦老将军要回去了?”
“末将老了,在这里也帮不上忙。
还是回北津,继续在演武堂,教他们学点阵法,还能有点用。”秦敢谦虚回应。
“老将军谦虚了。
您带来的几人,我也见了,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为国家育才,乃是名垂青史之举。
老将军功不可没。”
萧靖凌说着,侧头看向秦风。
“你身体恢复如何?”
“多谢殿下关心,已无大碍。”秦风恭敬回话。
“如此便好。
老将军回北津,也可以放心了。”
“多谢殿下。
没什么事,末将就先去准备了。”秦敢起身告退。
萧靖凌点头,留下秦风。
“之前让你打造的战船如何?”
“依殿下所言,战船尚在打造中。
已经成型的几艘,都是洪浪在带着新招募上来的水军在训练。”
秦风如实回话,没有一句虚言。
“殿下准备渡江?”
萧靖凌微微摇头:“我要先看看训练成果。”
“淮南水军是王牌,不可小觑。”
“你安排一下,这几日我们去明湖,看看洪浪对水军的训练情况。
你身体不允许的话,就安排个熟悉情况的人,随我同去。”
“我身体没问题的。”
秦风自信的拍了拍胸脯:“一点皮外伤而已,已经没大碍了。”
“如此就好。”萧靖凌半开玩笑的盯着秦风,上下打量一遍。
“若是真有点事,我可没办法跟秦老将军交代。”
“殿下。”
林豫急匆匆自帐外走进来,看到秦风,两人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殿下,东海城墙挂起了白旗。
城内郡守罗禀带人出城,说是要见殿下。”
“末将以为,殿下无需亲自见他。
末将代劳便可。”
萧靖凌缓缓起身:“人家既然有诚意,那就去见见。
毕竟是东海郡的郡守。
主动送上一城百姓,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丫头,披甲。”
小铃铛走上前,帮着萧靖凌披上战甲。
率领亲卫离开大帐,萧靖凌在东海城下见到了郡守罗禀。
罗禀三十多不到四十岁的样子,精瘦的脸上一副干练的模样。
见到萧靖凌没有率领大军,只是带了十几个亲卫,暗暗松了口气。
“东海郡守罗禀,拜见凌王殿下。”
罗禀朝着骑在马上的萧靖凌跪身就拜。
萧靖凌翻身下马,上前搀扶起罗禀。
“罗大人爱民如子的大名,本王可早有耳闻。”
“愧不敢当。”罗禀满脸的羞愧。
“东海郡三次易主,先是黄兴,后有淮南。
百姓风雨飘摇,生活困苦,担惊受怕,实乃本官的无能。”
“凌王殿下的贤明,罗某早有耳闻。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殿下没有直接攻城,而是以保全城内百姓生活为本,罗某敬佩。”
“罗大人是聪明人,有些话不需要本王说的明白,您应该能看的明白。”
萧靖凌语气平淡:“淮南的百万大军都已落败。
区区东海,不过是本王一声令下的事。
之所以没动用武力,还是想着城内百姓众多,莫要打扰他们的生活。
另外,本王也不忍看到将士们战死。
不管是我苍军还是你东海守军。”
“殿下深明大义,罗某佩服,佩服。”
罗禀深深一躬,朝着后边招招手。
身后的下属手里端着个木盘来到萧靖凌面前。
罗禀打开盘子上的木盒子,露出里边的东海郡印绶。
“此乃东海郡印绶,即日起,交于凌王殿下。
罗某率领东海郡官员,听凭殿下发落。”
话音落下,东海城门缓缓打开。
守军出现在城门口,全都放下手里的兵器,目光灼灼的盯着这边。
萧靖凌看了眼打开的城门,又看向罗禀手里端着的木盘。
他抬起手,接过木盘。
这意味着东海郡管理权的交接完成。
小铃铛上前一步,准备接过萧靖凌手里的木盘,萧靖凌并未递给他,而是依旧盯着罗禀。
“罗大人,本王现在任命你继续领东海郡守,你可愿意?”
“我……”
罗禀满脸意外的抬起头,眼里充满惊讶,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萧靖凌脸上挂着笑意。
“罗大人在东海郡多年,深得百姓拥护。
这一点,本王是了解一些的。”
“至于东海先后落在黄兴和淮南王手里,罗大人也只是不想百姓遭受战火的牵连。
本王说的可对?”
罗禀听到这话,扑通跪倒在地,朝着萧靖凌重重磕了一个,算是默认了。
世人都骂他骨头软。
但凡有人攻城,他连抵抗都不抵抗就投降。
他就是不想看着百姓死在战火之中。
这也是为何,东海城多次易主,却完好无缺的原因。
今天,终于有人明白他的用心良苦,罗禀的眼泪不自觉的滑落。
之前都是听闻萧靖凌的故事。
此时亲自相见才知道,传言非虚。
这位殿下,当真是一心为民。
“罗大人,接印绶吧。”
萧靖凌双手递出手里的托盘。
罗禀颤抖着抬起手臂,感激的接过萧靖凌递来的印绶。
“罗禀,谨遵凌王殿下命令。
多谢殿下信任,罗某定然不负殿下所托。”
萧靖凌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罗大人,只要一心为民,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王也能看的到。”
“希望你能一如既往的为百姓着想。”
“下官谨记殿下教诲。”罗禀抬起头对上萧靖凌挂着笑容的目光,心中的紧张也烟消云散。
“请殿下入城。”
萧靖凌微微颔首,朝着后方大手一挥:“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