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青鸾得知谢翊宁和棠云婋要出海的消息后,风风火火地就赶到了永安王府。
“婋婋,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跟阿娘通气?不行,我得跟你们一起去。多个人多份照应,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挥得动刀,绝不能让你们独自去闯那龙潭虎穴!”
棠云婋早料到母亲会这么说,所以她这段时间才刻意瞒着阿娘。
但没想到,阿娘还是知道了。
她挽住方青鸾的手臂,将她扶到椅上坐下,又亲手奉了茶,这才开口解释。
“阿娘,有您在身边,我自然是千万个安心。可正因为前路未知,凶险难测,我们才更不能让您一同涉险。”
她看着阿娘的眼睛,继续道:“您想,若我们三人都在海上,万一真有什么不测,外祖母,阿爹和大哥二哥,还有孩子们,又该怎么办?”
方青鸾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
出海和去攻打北境不同,而且阿娘年纪也大了。
这一趟出海,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回来,万一到时候阿娘不在了,她不能守在阿娘身边,她一定会抱憾终身。
不管从什么角度考虑,她留下都比跟着女儿女婿出海更好。
见她不语,只是低头思索。
棠云婋知道她已经被自己说服了。
她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声音带着一丝恳求:“阿娘,我求你留下替我们守住这个家,守住两个孩子。我知道这要求很自私,可除了您,女儿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让我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去闯这一趟。”
她最后轻声道:“阿娘,您就当我们是替您再去看看这天地有多辽阔。等我们回来,一定事无巨细地都说给您听,好不好?”
方青鸾心中虽然仍有万千不舍与担忧,却也知道女儿说得在理。
她反手紧紧握住棠云婋的手,眼圈微红,终是长长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们长大了,阿娘拦不住,也不该拦。”
她抬手替女儿理了理鬓发,果断道:“家里交给我,你们放心去。但记清楚了,必须全须全尾地回来。少一根头发,我就……我就亲自驾船出海找你们算账。”
这话虽带着威胁,却让棠云婋瞬间湿了眼眶。
她紧紧抱住了母亲。
“好,我们一定会平安回来。”
*
日子转瞬即逝,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悄然溜走。
转眼就到了次年的十月初十,船队启航的日子。
港口码头上,文昭帝与崔皇后带着文武百官亲临,太子携太子妃、棠家人还有长高了不少的无忧和无恙,全都到了。
港区早已戒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文昭帝看着并肩而立的小儿子和儿媳,千言万语在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句沉声嘱咐:“一切小心,平安归来。”
崔皇后强忍着泪意,上前为棠云婋理了理披风的领子,又替谢翊宁正了正的衣襟,声音微哑:“家里不用担心,孩子们有我们。这一路你们定要互相扶持,谨慎为上。”
谢翊宁难得收起了平日的跳脱,郑重跪下,与棠云婋一同向帝后叩首:“儿臣谨记父皇母后教诲,必不辱使命,早日还朝!”
起身后,谢翊宁走到一双儿女面前,蹲下身。
无忧紧抿着嘴唇,眼眶红红,却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小手死死攥着衣角。
无恙则已经抽抽噎噎,小鼻子一吸一吸的。
这一年半,他们都快忘了父王母妃迟早要离开的事情了。
“父王……”无恙带着哭音唤道。
谢翊宁咧嘴一笑,用力揉了揉他的脑袋:“等着,父王和母妃去给你们打一片新的江山回来瞧瞧。”
无忧猛地扑上来,抱住他的脖子,小声在他耳边飞快地说:“父王,你要保护好母妃,也要保护好自己。我会看好家,也会照顾好弟弟的。”
说完,迅速松开他,退后一步,又恢复了那副“我很坚强”的模样。
谢翊宁心里一酸,面上却笑得更大声:“好!一言为定!”
棠云婋将两个孩子都揽入怀中,弯腰亲了亲他们的额头:“母妃和父王会想念你们的。在家要听皇祖父、皇祖母的话,认真进学,等我们回来可是要检查功课的。”
两个小家伙听着母妃温柔的声音,眼泪不自觉地涌了出来。
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拼命点头。
方青鸾红着眼圈,重重拍了拍女儿的肩,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子上前一步,没有过多言语,只是用力抱了抱谢翊宁的肩膀,一切叮嘱与支持都在这一抱之中。
时辰到,号角长鸣。
谢翊宁与棠云婋最后看了一眼家里人,旋即转身,步伐坚定地踏上了通往主舰的跳板。
两人并肩而立,站在甲板之上,看着岸上的亲人与文武百官。
海船缓缓扬帆启动,岸上的百官听着礼官的号令,动作整齐划一地向着他们离去的方向跪了下去。
“臣等恭送永安王、王妃。”
“愿王爷、王妃旗开得胜,扬威海外,凯旋还朝。”
看着渐渐远去的船只,无忧和无恙终于忍不住放声哭喊起来:“父王!母妃!你们一定要早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