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拎着冰鞋,在宋小麦面前晃了晃,眉梢一挑:“如何?”
宋小麦咧嘴一笑,冲其竖起拇指:“不错!”
何止是不错,木质鞋体经手工打磨的光滑细腻,线条流畅,铁制冰刀与之嵌合的浑然一体。
这做工,这手艺,即使放到前世,也称得上是上乘的工艺品了。
脸上带疤的汉子,默默守在一旁,对于两个孩子夸赞的话语未曾出现任何情绪上的波动,但尽管如此,宋小麦直觉对方就是做出冰鞋的那位手艺人。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大叔,这是您做的吗?”她扬起小脸,仰望跟前比她高了不知多少的汉子,眼中满是钦佩。
汉子沉默地点了点头,指指对方,又比划了几下,最后冲其竖了竖拇指。
宋小麦愣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身侧少年懒洋洋的解释道:“哑叔说,你那图画的不错。”
宋小麦的心猛地一跳,方才知晓,跟前人,竟是个...哑巴。
她忙摆摆手,脸上泛起一丝愧色:“我...我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副再普通不过的线稿罢了。”
“您能看明白,还能在其基础上加以改造,才是真的厉害!”
哑叔牵动嘴角,似想回应对方个微笑,却不知是不是太久不曾笑过还是如何,除了嘴角上牵起的弧度,其余表情还是一副木然,落在人的眼里比之不笑还要古怪...
“...”
“小麦啊!是有客到了吗?”
“人家大老远来,请到屋里喝杯热茶!”
王氏的声音从厨房里传了过来,早已看见门外之人的她不便出来待见男客,只能扯开了嗓子喊。
宋小麦忙扭头应了一声:“晓得嘞!娘!”
“大叔,里面请!”
面对小丫头的邀请,哑叔先扫了一眼周鹤眠,见对方微微颔首,这才提步跟了进去。
几人一路来到堂屋,留周目在堂内照看着客人,宋小麦麻溜跑去泡了壶茶过来。
“叔,喝茶!”她捧起还冒着热气的茶碗,递给对方。
汉子接过茶碗,又是微微点头。
周目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旁,脚尖摇摇晃晃,朝宋小麦“喂”了一声,漫不经心道:“我明日就要回观里了,你今后若是有什么办不了的麻烦,就去镇西口铁匠铺,哑叔就在那,他会帮你摆平。”
猝不及防的话弄得宋小麦不明就里,但她也没直接回绝,只狐疑的看了一眼沉默中点了头的哑叔,才又瞥向反常的少年:“我能有什么麻烦...”
周鹤眠浑不在意她的疑视,只摇头晃脑的回:“某些人不是想找个能带人进后山的么。”他朝哑叔方向努努嘴角:“届时你只管让哑叔带着人去就是,保管万无一失。”
“你是说...大叔他能...”
宋小麦惊讶的睁大了眼,当初不过随口一提的话,万万没想到对方还真能找来这么个人...她怔怔在二人中来回打转,少年说的轻描淡写,哑叔喝了茶也气定神闲,丝毫没有为难之意...
虽不知二人的关系,可看着哑叔对少年不说言听计从也绝不会忤逆的模样,眼下一切,似乎俩人早已谈定,如今不过是来只会自己一声罢了。
再看那坐没坐相的周目后,宋小麦心头蓦的一暖,知晓这是对方为自己特意寻来的帮手。
这份人情,欠大了。
“那个...周目...”宋小麦忽的有些局促:“你看这事我要怎么答谢才...才好...”
周鹤眠眼尾一扬:“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宋小麦:“...”
“嗯...”少年摩挲下巴,翅膀又翘上了天。
在宋小麦一脸“又来了”的郁闷中,少年忽的双掌一合:“有了!”
他从椅子上跳下,蹦蹦跳跳来到宋小麦跟前,然后,慢悠悠的朝她举起第三根指头...
都不用对方说,宋小麦已无奈道:“又是答应你一个要求?”
“然也!”
宋小麦不懂:“你说你每次帮了忙都提这么一个不清不楚的要求,有意思么?”
周鹤眠抱着手臂,歪头想了想:“那要不这样,这次咱就直接把第三个要求用了!”
宋小麦眼睛一亮:“行啊,你说!”
“嗯...听闻家里开春要建房?”少年朝院里扫了两眼:“爷瞧着这院还不错,到时候,记得给我留一间。”
“如何?”
这算什么要求!
哪有人让别人家给他盖间房的...
宋小麦刚想提议对方换个实在点的要求时,目光却猝不及防的撞上了少年的眼睛,那双懒散惯了的眼眸里,此刻竟还闪过一丝她从未见过的希冀,甚至...还夹杂了一丝几不可查的恳求?
以为自己眼花的宋小麦,怔愣之中又定定看了对方一眼,少年却已恢复了往常懒散模样,摆摆手满不在乎:“你要是觉得为难,那就算...”
“没问题!”
宋小麦忽的一笑:“不就一间房么,简单!”
望着对方目光里真挚的笑意,这次反倒换成周鹤眠愣住了。
“我...可说好啊...那房...必须是属于我的...”
宋小麦小脸一扬,爽快应下:“放心,没你本人同意,谁也不让进,这...”她故意拖长音,学着对方往日模样:“可还行?”
“哈哈!”
“行!”
周鹤眠双手一负,颇有种指点江山之气,迈开步子来到院中,指着其中一处道:“那里,我的房就要建在那儿!”
宋小麦跟着挑眼望去,没得笑出了声。
那棵宋家西南角的老海棠,正是那段秋日里,对方最爱屈居之地。
“没问题!”
翌日
宋小麦万没想到,秦家派来的取血之人居然是位老熟人,小黄大夫。
从马车探出身的黄辰安,初一见到宋小麦时,本就沉郁的面上更添了几分怅然。
“小麦...”
“小黄大夫!”
宋小麦眨着透亮的眼,笑眯眯的跟对方施了一礼:“想不到竟是您过来了!”
“早知如此,家里就备些吃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