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在林家沟的山谷间炸开时,豆豆捂着耳朵躲在林晓身后。
却又探出半个脑袋,亮晶晶的眼睛紧盯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
林大明举着竹竿,将一挂万响鞭炮挑得老高,火光映红了他被寒风吹皴的脸。
\"小心些!\"安然在门口裹紧棉袄,嘴上数落着,却也忍不住露出笑意。
林晓站在院子里,看着漫天纷飞的金色碎屑。
这是父亲二十年来第一次主动买烟花——往年总说浪费钱,今年却早早备好了\"大地红彩明珠\",甚至还有几支孩子们最爱的\"魔术弹\"。
任宽带着小悠帮豆豆点燃手持烟花,三团幽蓝的火苗在雪地里摇曳,映出孩子们兴奋的脸庞。
厨房飘来炖肉的香气。
林丽系着碎花围裙,正往锅里撒最后一把香料。
\"姐,尝尝这红烧肉的咸淡。\"
她用木勺舀起酱汁,林晓尝了一口,甜咸交织的味道瞬间勾起童年记忆。
姐妹俩相视一笑,想起小时候偷学做饭,把糖当成盐放的糗事。
年夜饭的圆桌上,搪瓷盆里的酸菜白肉冒着热气,炸得金黄的耦合码得整整齐齐。
林晓给父母斟上自家酿的米酒,琥珀色的液体在粗瓷碗里轻轻摇晃。
\"爸妈,这次去深圳,就别总想着回来了。\"
她握住母亲布满老茧的手。
\"房子早收拾好了,小区里有老年活动中心,豆豆找的学校就在隔壁。\"
林大明放下酒杯,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
他转头看向老伴,安然抹了把眼角:\"都听你的。\"
这句话让林晓鼻尖发酸——曾经固执守着老宅的父母,终究还是为了孙子,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
大年初二的清晨,雪花又开始零星飘落。
林晓正在教豆豆写字,院门外突然传来叫豆豆的声音。
她掀开棉门帘,看见马镇和高秋华站在积雪未化的石板路上,手里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盒。
豆豆茫然的看着他俩,丝毫没有要过去的意思。
安然一把拉过豆豆,让他躲在自己身后。脸色阴沉:\"来干什么?\"
高秋华尴尬地搓着手:\"这不是过年了,想来看看孩子...\"
\"两年多没个电话,现在想起看孩子了?\"安然的声音发颤。
\"当初晓儿最难的时候,你们说'离婚的女人晦气',现在豆豆成绩好、奖状多,就想来认孙子了?\"
林大明从屋里冲出来,脸色也是一沉,:\"走!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马镇涨红了脸:\"老林,当年是我们糊涂...孩子不能没爷爷奶奶啊!\"
\"豆豆有爷爷奶奶吗?\"林晓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寒意。
她望向躲在母亲身后的豆豆,孩子攥着衣角,眼神里满是不安。
林晓走上前,将豆豆拉到自己身边,\"叔叔阿姨,豆豆现在生活得很好。\"她的声音不卑不亢。
\"如果真的关心孩子,就该尊重他的意愿。\"
高秋华突然捂着脸哭起来:\"我们错了...马天宇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现在人影都找不着...\"
这句话让空气瞬间凝固。
林晓想起离婚时马天宇冷漠的脸,想起独自抚养豆豆的艰辛,攥紧了拳头。
\"你们走吧。\"她转身进屋。
\"以后,别再来了。\"
院门\"吱呀\"关闭的瞬间,豆豆哇地哭出声。
林晓蹲下身,轻轻擦掉孩子的眼泪:\"想哭就哭吧。\"
林晓站在窗前,看着马镇夫妇的车碾着积雪远去,扬起一片灰蒙蒙的雪雾。
她突然意识到,有些伤口不是时间就能愈合的,有些亲情也不是血缘就能维系的。
夜幕降临时,林晓带着豆豆来到老槐树下。
月光给积雪镀上银边,树干上的刻痕还清晰可见——那是马天宇偷偷刻下的\"永结同心\",如今早已被岁月磨得模糊。
\"妈妈,我不想认他们。我不想去他们那里\"豆豆的声音闷闷的。
\"这里才是我的家人。\"
这个春节,有欢聚的喜悦,有重逢的温暖,也有不得不面对的过往。
但林晓知道,真正的家,不是血脉的捆绑,而是爱与陪伴筑起的港湾。
当新年的钟声再次响起,她望着身边的亲人,终于明白:人生最珍贵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灯火可亲的人间烟火里。
送走马镇夫妇后的那个夜晚,林家小院格外安静。
林晓坐在灶台前添柴,火苗噼啪作响,映得安然沉默的侧脸忽明忽暗。
老人往锅里下了把挂面,水沸时飘出零星油花,这是豆豆小时候最爱吃的\"奶奶牌阳春面\"。
\"妈,别往心里去。\"
林晓伸手握住母亲冰凉的手。
安然盯着翻滚的面汤,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我就是气不过...当年他们看轻你,现在又想拿孙子当...\"
林家沟的集市在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糖葫芦串成排挂在草把上,红得透亮。
卖年画的摊位前,老人正给孙子挑\"金童玉女\"的贴画。
豆豆攥着林晓的手,兴奋地在人群里穿梭,突然在一个捏面人的摊前停下。
\"我要捏个恐龙!\"孩子眼睛亮晶晶的。老艺人笑呵呵地应下,灵巧的手指三两下就捏出霸王龙的雏形,又用食用色素点上炯炯有神的眼睛。
林晓站在一旁,看着豆豆蹲下身和周围的孩子们讨论面人,记忆突然闪回到以前,那时的豆豆像只竖起尖刺的刺猬。
而如今,那些防备早已在琐碎的温暖里悄然融化。
元宵节前夕,林晓带着全家踏上南下的列车。
林家沟的老槐树在车窗外渐渐缩小成黑点,豆豆趴在车窗上挥手,直到再也看不见那熟悉的树冠。
安然握着林晓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羊毛手套传来:\"妮儿,妈现在信了,跟着你,到哪儿都是家。\"
深圳的春天来得格外早。
豆豆在楼下的花园里奔跑,母亲在旁边安静的看着。
父亲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不时探出头喊:\"晓儿,帮我尝尝鱼汤咸淡!\"
周末的黄昏,林晓站在落地窗前眺望远方。
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将这座城市装点成璀璨星河。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林二亮打来的通话。
他说,在老槐树下,村民们正挂起红灯笼,筹备今年的庙会。
\"晓儿啊,\"林二亮笑得眯起眼,\"我和你二婶都回来了!等暑假,带孩子们回来住住!\"
镜头晃动间,崔英端着刚蒸好的包子入镜:\"下次回来,给你们做最好吃的虾仁味!\"
挂断电话,林晓转身走进客厅。
她突然想起那个雪夜的林家小院,那时的她以为幸福遥不可及,而此刻,所有的期待与温暖,都已化作触手可及的日常。
春风拂过纱帘,带来新的生机。
林晓知道,人生的旅途还很长,但只要心怀希望,守着这份烟火人间的温暖,未来的每一步,都将走出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