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稻的第一波丰收庆典刚过,小星便收到了来自“遗忘星域”的信号。那里的考古队在一座深埋地下的古老遗迹中,发现了能与星尘能量产生共鸣的刻痕,请求她带着解析设备前往协助。当永续舰的光感叶片穿透遗忘星域的灰色云层时,下方的景象让小星屏住了呼吸——连绵的沙丘间,一座破损的金字塔正从沙海中探出头,塔尖的晶石在星尘微光中闪烁,像一只凝视星空的眼睛。
“这是‘默语文明’的遗迹,”前来接应的考古队长老周递过一块磨损的石板,上面刻着与金字塔外墙相似的螺旋纹路,“我们用碳十四测年,距今至少有五十万年。奇怪的是,这些刻痕会在星尘浓度升高时发热,像是在传递什么信息。”
小星将石板放在检测仪下,屏幕上立刻跳出复杂的能量图谱:“不是简单的装饰,是能量传导线路。你看这螺旋的走向,和星尘稻吸收能量的纹路几乎一致。”她忽然想起老农说的“星星的味道”,原来早在五十万年前,就有文明懂得与星尘共生。
进入金字塔内部时,沙粒在靴底发出细碎的声响。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布满了更密集的刻痕,越往里走,空气里的星尘能量就越浓郁,检测仪的数值不断攀升。走到大厅中央,一座悬浮在半空的石盘突然映入眼帘——石盘直径约十米,表面刻着无数交织的线条,中心镶嵌的黑色晶石正随着星尘流动微微震颤。
“就是它,”老周指着石盘边缘,“我们尝试过用各种能量激活,只有星尘能量能让它产生反应。你看这些线条,像不像星图?”
小星调出星域星图投影在石盘旁,果然发现线条的走向与遗忘星域的星轨完全吻合。她让随行的技术员启动星尘转换器,将收集到的能量通过特制导管引向石盘中心。当星尘能量触碰到黑色晶石的瞬间,石盘突然发出嗡鸣,刻痕中涌出金色的光流,在半空中组成了动态的星图——无数光点沿着线条移动,像在演示一场跨越万年的星际迁徙。
“是默语文明的迁徙路线!”老周激动得声音发颤,“传说他们因为母星枯竭而离开,原来不是逃亡,是在寻找新的共生之地。”
光流继续变化,星图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剪影:有人弯腰向土地播撒星尘,有人对着星空祈祷,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一座与金字塔相似的建筑,建筑顶端的晶石正将星尘能量注入大地。小星忽然明白:“他们不是在消耗星尘,是在循环利用。你看,这建筑的结构和我们的星尘循环系统原理相同,都是将能量转化为滋养生命的力量。”
就在这时,石盘的震动突然变得剧烈,黑色晶石表面浮现出一行古老的文字。小星立刻启动语言解析程序,屏幕上慢慢跳出译文:“星尘是宇宙的血液,流动则生,停滞则亡;文明是容器,懂得承接,方能永恒。”
“承接……”老周喃喃自语,突然指向石盘边缘的凹槽,“这些凹槽的形状,和我们在遗迹周围发现的石罐完全吻合!”他立刻让人取来石罐,当七个石罐按顺序嵌入凹槽时,石盘的光流突然分成七股,分别注入罐中。原本空无一物的石罐里,渐渐凝结出半透明的液体,散发着星尘特有的清冽气息。
“这是……星尘精华?”小星用试管取出一点,检测仪显示其中蕴含的能量密度,是普通星尘的百倍以上,“能直接被生物吸收,而且没有副作用。”她忽然想起星尘稻的培育,“如果用这个改良土壤,作物的生长效率至少能提升五倍!”
老周却盯着石盘上新浮现的刻痕,眉头紧锁:“但这里还有一行字——‘贪多则溃,取之有度’。看来默语文明早就知道,星尘能量不能无节制使用。”
接下来的三天,团队在遗迹周围展开了全面勘探。小星带着设备深入金字塔底层,发现了更复杂的能量转换装置——那些看似普通的石壁,其实是由能储存星尘的特殊矿石构成,历经五十万年,依然能缓慢释放能量滋养周围的沙漠。在一处坍塌的石室里,他们还找到了默语人的骸骨,骨头上残留的星尘痕迹显示,他们的身体能与星尘能量自然融合,就像星尘稻与土壤的共生。
“这才是真正的共生啊,”小星抚摸着石壁上的刻痕,“不是用科技强行索取,是让自身成为能量循环的一部分。”她忽然有了灵感,在笔记本上快速绘制起来,“我们可以模仿默语人的身体结构,改良星尘转换器的能量接口,让设备像皮肤一样自然吸收能量,减少损耗。”
技术员立刻按照图纸改装设备,当新的转换器与石盘连接时,能量利用率果然从原来的60%提升到了92%。老周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感慨道:“五十万年前的智慧,还在滋养着现在的我们。这才是文明真正的传承吧。”
就在勘探接近尾声时,沙漠突然刮起了沙尘暴。金字塔内部的石盘开始剧烈震动,黑色晶石发出刺眼的光芒。小星发现,沙暴中携带的星尘浓度异常升高,正顺着金字塔的通风口涌入。她立刻让团队启动防护系统,自己则冲向石盘——她注意到,那些注入星尘精华的石罐正在发烫,像是要爆炸。
“是能量过载!”老周大喊,“快切断连接!”
小星却摇头:“默语文明经历过无数沙暴,他们肯定留下了应对机制。你看石罐底部的小孔,是释放多余能量的!”她迅速调整星尘转换器的频率,让溢出的能量顺着小孔导入地下。当最后一丝过剩能量渗入沙层时,石盘的震动渐渐平息,而原本荒芜的沙地上,竟冒出了点点绿光——是耐旱的“星尘草”在能量滋养下破土而出。
沙尘暴过后,夕阳为金字塔镀上了一层金边。小星蹲在新长出的星尘草旁,看着草叶上滚动的星尘露珠,忽然想起老农田埂上的星尘稻。原来无论是五十万年前的默语文明,还是现在的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学着与星尘共生,与自然共生。
老周将一罐星尘精华递给她:“留着吧,算是默语文明给我们的礼物。”他望着远处正在安装新设备的团队,“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星尘博物馆’,把默语人的智慧传递下去。”
小星接过石罐,指尖触到冰凉的罐身,却仿佛能感受到五十万年前的温度。她忽然明白,那些沉睡的遗迹从来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文明留下的心跳——只要有人能读懂其中的密码,那份与宇宙共生的智慧,就会永远活下去。
小星接过石罐,指尖触到冰凉的罐身,却仿佛能感受到五十万年前的温度。她忽然明白,那些沉睡的遗迹从来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文明留下的心跳——只要有人能读懂其中的密码,那份与宇宙共生的智慧,就会永远活下去。
返程时,永续舰的光感叶片收集着遗忘星域的星尘,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石盘上的文字:“星尘是宇宙的血液,流动则生,停滞则亡。”小星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将默语文明的能量循环原理,融入星尘稻的培育系统,让星尘的流动,在农田与遗迹之间,画出新的共生轨迹。
她知道,下一次丰收时,稻穗上的星光里,会多一份来自五十万年前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