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汉朝的国号更是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我们是汉族,是汉人。
十六岁登基,内强皇权,南平闽越,北并朝鲜,西通大宛,北击匈奴。
教通四海。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在您的统领下,汉朝的疆域范围直接比秦朝时期扩大了整整一倍。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使丝路贯通四方。
就连当下,丝绸之路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外儒内法,奠定封建千年格局。
主父偃‘推恩令’,削藩集权,成就千古阳谋。
五十载帝王生涯,金戈铁马。
文治武功,开创汉武盛世。
......”
一阵夸夸让刘彻龙心大悦。
对于‘坏’的事情,他坐直身体,慢悠悠地讲,“所以朕的另一面?”
“穷兵黩武!”
刘彻笑了笑。
“穷兵黩武?
比起抗击匈奴,让大汉再无有匈奴的威胁。
这点评价又算得了什么?”
赵一清默默在心底给汉武帝比了个赞。
不愧是史上最冷血无情的一位皇帝。
“杀子杀女。”
反正没人,赵一清把历史说的也很痛快。
“在后世,三代以内是不能通婚的。
包括姑姑、姨母家的孩子。”
在刘彻惊疑的目光中,她淡声解释着,“我不知道为何你们既然能设定了父亲血缘下,堂兄弟不能结婚的规定。
为何能和一个血缘的姑姑、姨母的孩子结婚呢!”
赵一清的眼神中带着疑惑,语气却很坚定,“所以您跟陈皇后,应该庆幸自己是没有孩子的。
否则......”
她顿了一秒,但还是坚持地道:“脑瘫、残缺......”
“别说了。”
刘彻的声音有些冷冽。
尤其是看到赵一清专门播放的视频。
他有些想吐。
手指也紧紧地抓着袖口。
表现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停顿一下,赵一清幽幽说,“您可以派人统计一下长安城内表兄妹成婚后,出生孩子的......”
接下来的话,就连她都有些说不出口。
所以,她很快就岔开话题。
“您直到元朔元年,也就是公元128年。
您的长子刘据才出生。
当然,您与卫子夫共育有三女一子。”
“前三个都是女儿。”
刘彻原本对卫子夫怀里这胎寄予厚望。
听到赵一清的消息。
内心很失望。
不过,这么多年皇宫中都没孩子出生。
就算是个女儿,自己也很高兴。
“对,而且前期,只有卫子夫姐姐一个人怀孕。”
“无一人?”
“无一人!”
刘彻捂住脑袋。
此时,本来就信任鬼神的他,更是忍不住开始思考起来。
难道他和子夫,真是天定的缘分。
他们之间的碰面。
不仅给他带来了两位专打匈奴的大将。
更带来了一系列的SSR卡。
“刘据的出生,一举打破了您多年无子,还粉碎了朝中和诸侯王们的算计。
毕竟,就连您的舅舅都站在了淮南王刘安那一边。
告诉淮南王。
当今陛下无子,您却是诸侯王中最有贤德的一位。
您又是高祖的亲孙子。
除了淮南王您,有谁比您更适合这个位置呢!”
刘彻听到后,面上无什么多余的表情。
脑中却不断想到这些年,母后和舅舅背地里各种的小动作。
呵!
“您废除陈阿娇的皇后之位。
立卫子夫为后。
并且在刘据七岁的时候,立为太子。
史书记载,太子据深得武帝喜爱,为其建博望苑,得以交结宾客,从其所好,故多有以异端进者。
刘据的性格多仁慈宽厚、温和谨慎。
您觉得他不想你。
甚至说出‘子不类父’的话。”
【“但没有比刘据更像您的人啦。
毕竟,在你高度集权的统治下。
刘据真的像你。
恐怕晚上你睡都睡不着吧!”】
刘彻:......
咋还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呢!
性情温和?
这真是他刘彻的孩子。
但清清刚才也说了,最像自己的孩子。
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心中慢慢升起不祥的预感。
可父皇对他可谓是谆谆教导。
作为父皇的儿子,他对待儿子肯定会更好吧!
完全没有那回事。
“随着时间的发展。
皇宫内再也不只有刘据一位皇子。
您所宠幸的王夫人生了皇子齐怀王刘闳,李姬生了燕刺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刘髆。
加之时光流逝卫子夫逐渐老去。”
【“虽然我感觉卫姐姐可能一点也不在乎。
毕竟她都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后。
汉朝时期的皇后可不像日后的皇后,只是一座尊贵的佛像。
人家手里有很大的权利。
对于后宫中挑衅她的女子,更多的是无奈和不屑吧!
再说,刘猪猪你厌弃卫姐姐的容貌。
就没想过,卫姐姐也厌弃你的容貌啊!
三四十的人啦!
就算保持的再好,哪有二十来岁开的娇艳。
所以,很有理由怀疑。
卫姐姐根本不在乎。
毕竟她亲哥是卫青,侄子是霍去病,儿子是太子。
要求刘彻来宫里干啥?
不如自己一个美美哒,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
刘彻:???
刘猪猪是什么鬼。
竟敢说朕人老珠黄。
朕告诉你,无论朕多少岁,都长得好看。
气死他了。
但他却不能说。
“皇宫中肯定会有废除太子的谣言。
但您直接开口告诉卫青,‘太子性格稳重好静,肯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要找一个能够以文治国的君主,还能有谁比太子更强呢!听说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觉,难道真是如此吗?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告他们。’
卫姐姐也特意摘掉首饰向您请罪。
后来每当太子劝阻征伐四方时,您就笑着说:‘由我来担当艰苦重任,而将安逸的事情留给你,不也挺好吗?’”
多好的父子关系啊!
刘彻不理解。
所以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您对太子非常放心。
您出游时,常把诸事交付给太子刘据,宫中的事情交给卫皇后。
就算是您回来,刘据禀告处理的所有大事。
您也没有不同意。
甚至不过问。”
那很信任了。
他是个多好的父皇啊!
所以,儿子就不能早点来吗?
“但由于太子性情的原因。
朝堂上,为人宽厚的皆依附太子。
用法严苛的则俱诋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