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朝午象(公元7年8月19日中午,气温31c,湿度56%)
时值公元七年八月十九日正午,记朝的天空被一层薄薄的灰白色云霭笼罩,阳光失去了清晨的锐利,变得弥散而沉闷。气温较前两日略有回落,降至三十一度,但湿度却攀升至百分之五十六,空气中饱含的水汽几乎能拧出水来,呼吸间都带着一股潮润的、略带土腥的气息。这湿热的午后,仿佛一块巨大的、湿漉漉的棉布,覆盖在记朝广袤却尚未完全安定的疆域之上。
都城广州,官署林立的街道上,往来官吏的袍服下摆皆沾染了尘土与湿气,显得有些沉重。市井喧嚣也仿佛被这湿度压抑,变得粘滞而缺乏活力。而在偏远的南桂城,这种气候的影响更为显着。城墙上的旌旗无力地垂挂着,守城兵士的甲胄内衬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皮肤,带来难以言喻的粘腻感。城外的田畴与山林,在蒸腾的水汽中微微扭曲,绿意变得浓稠得化不开。整个记朝,无论中枢还是边城,都沉浸在这种午后特有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湿闷之中。然而,这表面的沉闷之下,却暗流涌动,正如南桂城内外那剑拔弩张的对峙,平静只是风暴来临前的假象。,勾勒出的是王朝一个瞬间的侧影,湿重,压抑,孕育着不安。
---
刺客演凌的目光,如同最锋利的钩索,死死钉在城墙上那个小小的身影上——他的儿子演验。那孩子就站在靠近内城墙根的一片空地上,距离他不过百余步,却隔着一道巍峨的、象征着权力与隔绝的城墙。这短短的距离,在此刻却如同天堑。狂喜与焦躁在他心中疯狂交织,他几乎能想象出抱住孩子时那柔软的触感和温度。
但他无法前进。如何进去?飞过去吗?那高耸的城墙,紧闭的城门,以及城头上那些引弓待发的守军,无一不在冷冷地提醒他现实的残酷。更致命的是,他方才被愤怒和绝望驱使,用那二十七架石头投掷器,对这座城池进行了猛烈的轰击!烟尘尚未完全散去,几处被砸塌的屋舍废墟还在默默控诉着他的暴行。南桂城的守军和那位显然能做主的公子田训,又怎么可能为他这个刚刚施以雷霆攻击的敌人打开城门?那无异于引狼入室,自毁长城。
“我的儿子……我的演验……” 演凌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沙哑。他猛地抬头,运足内力,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咆哮,再次轰向城头:“城上的人听着!快把我的孩子还给我!立刻!否则……否则我必踏平南桂城,鸡犬不留!” 这威胁依旧凶狠,但细听之下,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色厉内荏和急切。他投鼠忌器,孩子就在城内,他不可能再发动无差别的巨石攻击。
公子田训站在城垛之后,听着演凌的威胁,嘴角勾起一抹混合着愤怒和讥诮的冷笑。他拍了拍官袍上沾染的尘土,那是刚才躲避巨石时蹭上的。他探出半个身子,声音清晰而冷冽,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哼!演凌!你方才用投石机轰击我南桂城,毁我屋舍,惊我百姓,此刻却想要我们为你大开方便之门?天下岂有这等道理!你视我南桂城为何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他的话语顿了一顿,语气更加斩钉截铁,“想要孩子?可以!先让你的人后退五里,放下所有兵器器械,你再独自一人上前请罪!否则,一切免谈!至于攻城?” 田训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来吧!我南桂城上下,奉陪到底!看看是你的石头硬,还是我记朝将士的骨头硬!”
这番话掷地有声,将皮球又踢了回去。演凌被噎得一时语塞,脸色铁青。他身后的夫人冰齐双更是急得直跺脚,连声催促。城墙,此刻不再是砖石的垒砌,而是成为了信任彻底崩塌后最坚固的实体象征。一边是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的父亲,一边是占据地利却满腹怨气的守城者,僵持在湿热的午后空气中凝固,沉重得让人窒息。
---
就在城上城下言语交锋、僵持不下之际,吏部侍郎的长女耀华兴,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了内城墙下,出现在了演验的身边。方才巨石轰击造成的混乱中,这孩子竟奇迹般地没有受伤,只是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不哭不闹,与周遭的慌乱格格不入。
看着这个被自己亲手抛弃,又阴差阳错出现在此,引发一场攻城危机的小小婴孩,耀华兴心中五味杂陈。巨大的愧疚再次涌上心头,但比之前更强烈的,是一种莫名的牵引。她蹲下身,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演验抱了起来。
奇迹般的,在她怀中,这个之前显得有些异乎寻常安静,甚至带着冰冷气息的小家伙,竟然真的安静了下来。他不是沉睡的安静,而是一种……仿佛找到了某种目标的静谧。他甚至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将小脑袋靠在了耀华兴的肩窝处,那温热的、柔软的触感,像一道细微的电流,瞬间击中了耀华兴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更让她心头剧震的是,演验抬起小脸,用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望着她,粉嫩的小嘴张开,发出了几个模糊却清晰的音节:“姐……姐姐……” 声音稚嫩,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
这一声“姐姐”,如同春风化雨,瞬间融化了耀华兴心中因恐惧、愧疚和局势紧张而筑起的部分冰墙。她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了些,一种混合着母性、怜惜与深刻自责的情绪淹没了她。她之前怎么会想到要“处理”掉这个孩子?她甚至因为疼痛而将他甩飞过……此刻,抱着这温暖的小身体,听着他信赖的呼唤,之前所有关于“麻烦”、“威胁”的考量都显得那么荒谬和冷酷。她舍不得,真的舍不得再伤害他分毫,哪怕只是动一动将他交出去的念头,都让她感到一阵刺痛。
“耀华兴!你抱着他干什么?!”
一个充满惊愕和不解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温情时刻。原来是三公子运费业,他刚才在协助安抚受惊的百姓,此刻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还带着奔跑后的红晕和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指着耀华兴怀里的婴儿,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尖锐:“这……这孩子怎么会在这里?你知不知道他就是外面那群煞星要的人?你抱着他,是想引火烧身吗?快把他放下!” 运费业的心思相对单纯,他只觉得这孩子是个巨大的麻烦源头,靠近他就会有危险,完全无法理解耀华兴此刻复杂的心境。
耀华兴抱着演验,没有松开,反而将手臂收得更紧了些。她看着运费业,眼神中充满了挣扎,但更多的是一种刚刚确立的守护决心,轻声说道:“他……他只是个孩子。我不能……再丢下他不管。” 怀中的演验,仿佛回应一般,又含糊地唤了一声“姐姐”,将小脸更深地埋进她的颈窝。这一幕,让运费业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困惑地挠了挠头。
---
城外的演凌,目力极佳,远远看到了耀华兴抱起演验的一幕。他看不清细节,只看到那个据说曾“抱走”他孩子的官家小姐,此刻又将他的骨肉揽在怀中!一种自己的珍宝被他人染指的强烈愤怒和嫉妒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
“耀华兴!” 演凌的声音如同炸雷,充满了狂暴的怒意,直接越过城墙,精准地砸向那个抱着他孩子的女子,“你这恶女!快把我的孩子还给我!用你的脏手碰他!你若敢伤他一根汗毛,我必将你碎尸万段!” 在他眼中,耀华兴是夺子仇人,她的任何触碰都是玷污。
这充满恨意的吼声让耀华兴身体一颤,但她并没有如演凌所愿般惊慌失措地放下孩子。相反,她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怀中小孩的温热和那几声“姐姐”给了她一种奇异的勇气和……筹码。她抱着演验,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一个能让城下演凌看得更清楚,或许也能让城上田训听到的位置。
她运足了气,虽然不像演凌那般声震四野,但声音也清晰地传了出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演凌!你要你的孩子,可以!”
她的话让城上城下的人都是一愣。
“但是,” 耀华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强硬起来,“前提是,你们立刻停止攻击!你,还有南桂城,都必须停止冲突!” 她目光扫过城下的演凌和他身后的投石机,又瞥了一眼城头紧张备战的守军。“否则,我绝不会把他交出去!至少现在不行!”
她将怀中的演验稍稍抱高,让那小小的身影更加醒目。“如果你们不妥协,继续这样打下去,我宁愿就这样抱着他,在这南桂城里待上两三天!至少,我能让他不受风雨,得到片刻温暖安宁。而你们,”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谁也别想如愿以偿!谁也别想得到他!”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利用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切,以及一个守城者对城内潜在“人质”安全的投鼠忌器。耀华兴将自己置于风暴眼,用这个她曾抛弃的孩子作为盾牌和筹码,试图强行按下双方已然举起的屠刀。她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湿热的午后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演凌的暴怒似乎被这意想不到的反制噎住,城上的田训也皱起了眉头,审视着这个突然介入战局,并提出如此条件的吏部千金。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因为这稚子的一声“姐姐”和一个女子的挺身而出,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
---
记朝午后(公元7年8月19日下午,气温28c,湿度58%)
公元七年八月十九日的下午,记朝的天空依旧被一层挥之不去的阴翳所笼罩。气温较午前进一步降至二十八度,但湿度却攀升至百分之五十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雨后未干的、更为沉滞的湿润。风似乎彻底消失了,岭南大地上的万物都仿佛被这高湿度的空气粘附,动弹不得。都城广州的街巷间,积水未干的地面反射着灰白的天光,行人步履匆匆,不愿在这外湿内也粘腻的环境中多待片刻。而在南桂城,这种湿闷感更为具体,城墙上的砖石摸上去滑腻冰凉,守城兵士的皮甲内侧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汽,连呼吸都带着一股沉重的阻力。整个王朝,从北到南,都沉浸在这种午后特有的、令人筋骨酥软的潮闷之中。这天气,像极了此刻南桂城内外那僵持不下、湿重难解的局面,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仿佛在积蓄着一场更为剧烈的、不知是暴雨还是血雨的爆发。三百字的篇幅,捕捉的是记朝在一个特定时刻的整体氛围,粘稠,胶着,充满了山雨欲来的压抑。
---
刺客演凌那充满暴怒与不解的吼声,穿透了湿重的空气,直指南桂城头,更确切地说,是指向那个抱着他骨肉的女子:“耀华兴!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声质问里混杂着一个父亲看到孩子落入“敌手”的焦灼,以及对她反复无常(在他看来)行为的极度困惑。她先是丢弃(他尚不知情),如今又紧抱不放,提出条件,这女人究竟意欲何为?
城内的耀华兴,清晰地听到了这声质问。她抱着演验的手臂不自觉地又收紧了些,孩子温热的体温透过薄薄的衣衫传递过来,奇异地安抚着她狂跳的心。她深吸了一口湿凉的空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而坚决,向着城外的方向回应,声音不算洪亮,却足够让关心此事的核心几人听清:
“我并不想干什么!” 她先是否定了演凌的恶意揣测,随即清晰地、一字一句地抛出自己的条件:“我只要你,还有你带来的所有人,向后撤退!退到几百米之外!退出你那些投石机的有效射程!” 她的理由直接而现实:“只有这样,我才能确保将孩子安全地、不受干扰地交出去。否则,你们虎视眈眈,兵临城下,我一旦放开他,谁能保证不会发生意外?谁能保证你们不会趁机冲杀进来?”
她的逻辑严密,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冷静:“让你们进入南桂城?这无异于引狼入室!更何况,你之前还用投石机猛烈攻打我们,毁屋伤人,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她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雨点,敲打在演凌的心上,“在这种情势下,想要让我轻易地把孩子还回去?不可能!” 最后,她掷地有声地强调了双方最根本的立场:“更何况,别忘了,我们从本质上,还是敌人!我对你,毫无信任可言!”
这番话,将个人情感(她的愧疚与不舍被她深深隐藏)与冷酷的现实局势彻底剥离。她不再是那个内心充满挣扎的少女,而是成了一个利用手中唯一筹码,试图掌控局面的谈判者。她把孩子变成了一个需要安全交接的“物品”,而交接的前提,是对方必须首先展示诚意,解除武装威胁。这道壁垒,由不信任和过去的攻击共同铸成,坚硬而冰冷,横亘在演凌与他的孩子之间。演验在她怀中安静地待着,仿佛感知到这紧张的气氛,不哭不闹,只是用那双过于沉静的眼睛,时而看看耀华兴紧绷的下颌,时而望向城外的方向。
---
耀华兴清晰而坚决的条件,像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演凌因看到孩子而燃起的急切火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慌乱。他意识到,对方是认真的。这个官家小姐,并非他想象中那般可以轻易吓唬或碾压。她握着他最致命的软肋,并且异常冷静地利用着这一点。
“她不肯还……她真的不肯还……” 演凌喃喃自语,额角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与潮湿的空气混在一起,更添黏腻。他惯常的思维是直接的刺杀或强攻,但这种投鼠忌器、需要精密谈判的局面,完全超出了他的经验范围。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每多耽搁一刻,孩子在那女人手中的变数就多一分。
“演凌!” 旁边的夫人冰齐双几乎要疯了,她用力抓住丈夫的手臂,指甲深深陷入他的皮肉,声音尖利得如同夜枭,充满了绝望的催促,“快!快想办法!无论如何!想尽一切办法!把我的孩子还给我!我要我的验儿!现在!立刻!” 她的理智早已被夺子之痛燃烧殆尽,只剩下最原始的母亲的本能——要回自己的孩子,不计任何代价。她的逼迫,如同鞭子一般抽打在演凌已然混乱的心上。
办法?还有什么办法?演凌的头疼得像要炸开。继续用投石机砸?不行!绝对不行!刚才的轰击已是冒险,如今孩子的位置更加清晰,哪怕有一块石头偏离目标,后果都不堪设想!他承担不起任何伤到演验的风险。
那么,独自一人凭借高超武功强行闯进去?这个念头刚一冒起,就被他自己否定了。南桂城虽非龙潭虎穴,但城墙高耸,守军戒备,更何况对方已知他的来意和实力,必有重兵布防。他回想起过去几次类似的任务,有时是潜入府邸抓人,有时是强行劫掠,并非每次都成功,也有过狼狈败退的经历。那时失败,最多是任务未完成,可这次若是失败……他不敢想象冰齐双会如何,更不敢想象孩子会面临什么。强攻不行,智取无门,后退不甘……种种念头在他脑中激烈碰撞,却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甚至连一个可行的险策都难以觅得。他站在原地,高大的身影在潮湿的午后竟显得有些佝偻,那是被父爱、焦虑、无力感和夫人的逼迫共同施加的重压所致。
---
与城外演凌的焦头烂额、城内耀华兴的紧绷神经以及公子田训的全神戒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公子运费业那近乎荒诞的淡定。
他肥胖的身躯挪动到一处相对干净、视野尚可(既能瞥见城头田训的背影,又能看到不远处抱着孩子的耀华兴)的墙根下。复杂的局势?紧张的对峙?孩子的归属?城池的安危?这些在他看来,远不如填饱肚子和补充睡眠来得重要。他那颗习惯于思考美食与睡姿的大脑,根本无法处理如此错综复杂、刀光剑影的信息。交出去?会不会引来更猛烈的攻击?不交出去?难道一直抱着?这些问题光是想想,就让他觉得耗神费力,食欲都受到了影响——当然,只是轻微的影响。
于是,在众人或紧张、或愤怒、或焦虑的目光中,三公子运费业做出了他认为最合理、最舒适的选择:摆烂。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衣袍下摆,然后像一尊弥勒佛般,“咕咚”一声直接坐在了地上,觉得还不够舒服,干脆向后一仰,躺了下去,后脑勺枕着交叠的双手,眯着眼睛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但这还不够。他从随身携带的、鼓鼓囊囊的锦囊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了一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甫一打开,一股极其霸道的、混合着油脂焦香与多种香料气息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空气中的湿霉味。那是一只烤得色泽金红、表皮酥脆欲裂的英州烧鹅!他毫不客气地撕下一条肥美的鹅腿,张开大嘴,狠狠地咬了下去。
“咔嚓……” 酥脆的外皮在齿间碎裂的声音异常清晰。
“嗯……咕噜……”咀嚼和吞咽的声音,在相对寂静的紧张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他就这样躺着,啃着香喷喷的烧鹅,时不时咂咂嘴,舔舔手指上的油渍,对周遭的一切仿佛充耳不闻。公子田训回头瞥见他这副模样,气得翻了个白眼,却也无可奈何。耀华兴偶尔投来无奈的一瞥。而运费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美食世界里,用最实际也最超然的态度,表达着他对这复杂局面的彻底放弃——天塌下来,也得等吃饱了睡醒了再说。这酥脆的咀嚼声,成了这紧张对峙中一段极不和谐,却又莫名真实的插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