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阳光已有了些许力度,透过教学楼旁高大香樟树新生的、嫩绿的叶片,在干净的水泥路面上投下细碎而晃动的光斑。周五下午的校园,空气里飘浮着一种周末将至特有的、轻快而松弛的气息。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悠扬地回荡,各个教室的门相继打开,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谈笑声、脚步声、书包拉链开合的声响瞬间充满了走廊。
高二(三)班的教室里,人群渐渐散去。林雪萍站在讲台边,不疾不徐地收拾着教案和生物课本,耳边听着学生们关于周末计划的零星讨论。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靠窗的那个位置。
江韵华正利落地将最后一本习题册塞进略显陈旧但洗得干净的书包,拉上拉链,动作干脆。他似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侧过头,对身旁正在仔细地将画笔一支支收入笔袋的许清瑶低声说了句什么。许清瑶今天扎了个清爽的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颈部线条,穿着一件浅杏色的针织开衫,闻言抬起头,嘴角弯起一个明媚的弧度,点了点头。
林雪萍看着这对年轻人,心里微微一动。自从上次在快餐店偶遇他们熬夜修改参赛方案后,她能感觉到,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那种默契,不再仅仅局限于学习伙伴或者工作搭档,而是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属于青春情愫的朦胧光泽。作为老师,也作为某种程度上看着他们成长的“姐姐”,她乐见其成。毕竟,江韵华的踏实专注,许清瑶的聪慧灵动,确实是相得益彰。
她拿起自己的东西,正准备离开教室,江韵华却和许清瑶一起走了过来。
“林老师。”江韵华开口,语气带着尊重,也有一丝熟稔,“周末……您和我哥,有安排吗?”
林雪萍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他们:“暂时还没有特别的安排。怎么了?”
许清瑶接过话头,声音清甜悦耳:“林老师,是这样的。下下周不是有校园开放日暨艺术节吗?我们学生会负责的一个互动体验区,想做一个‘微观世界’的主题,用超轻粘土制作细胞器、dNA双链模型什么的,让来参观的初中生和家长们动手参与。我们试做了几个样品,但总觉得……不够生动有趣。”她说着,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帆布包里,小心地拿出几个用透明小盒子装着的、色彩缤纷的粘土模型。有圆圆的线粒体,有内质网,还有一小段扭扭歪歪的dNA链。创意很好,手工也细致,但在造型和色彩搭配上,确实显得有些中规中矩,像是标准的教学模型,少了点吸引眼球的“艺术感”和“可爱度”。
江韵华补充道:“我哥……他不是学建筑设计的嘛,对结构和美感挺在行的。我们想,能不能周末请教一下他,看看怎么改进一下这些模型的外观?让它们看起来更酷、更吸引人一点。”他的眼神里带着期盼。许清瑶也用力点头,眼巴巴地望着林雪萍。
林雪萍看着两个孩子真诚又带着点忐忑的神情,不禁莞尔。她想起江明华书架上那些厚厚的设计图册,以及他偶尔兴致来了,会在速写本上随手画下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草图或产品造型。这点小忙,对他来说应该不算什么,而且,他大概也会很乐意参与这种充满创意和校园气息的事情。
“这个想法很好啊。”林雪萍笑着应允,“我晚点跟明华说一声。他明天应该没什么紧急的事。要不……你们明天下午来教工宿舍?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
“太好了!谢谢林老师!”许清瑶立刻笑逐颜开,几乎要跳起来,“我们去教工宿舍找您和明华哥吧?方便吗?我们可以带材料过去!”
“当然方便。”林雪萍点点头,“那就明天下午两点,怎么样?”
约定好时间,江韵华和许清瑶道谢后,并肩离开了教室,背影轻松雀跃。林雪萍看着他们走远,才转身走向办公室,心里盘算着晚上怎么跟江明华说这件事,顺便……或许可以一起准备些茶点。
回到家,林雪萍将这件事在电话里告诉了还在工作室加班的江明华。电话那头,江明华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声音里还带着笑意:“这两个小家伙,倒是会找帮手。行啊,正好我明天上午就能把图纸的修改稿搞定,下午有空。帮他们看看,也挺有意思的。”他似乎对弟弟和许清瑶的这个“项目”颇感兴趣。
“那……我明天上午去买点水果和点心?”林雪萍自然地接话。
“嗯,好。别太辛苦,简单准备点就行。我大概一点前能回来,帮你一起弄。”江明华叮嘱道,语气温柔。
第二天是周六,天气晴好。林雪萍上午去附近的市场买了新鲜草莓、橙子和一些口感松软的蛋糕坯。午饭后,她正在厨房清洗水果,门铃就响了。她擦擦手走去开门,门外站着提着大包小包粘土、工具和参考书的江韵华和许清瑶,两人脸上都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和兴奋的光彩。
“林老师下午好!”
“明华哥回来了吗?”
“快进来吧,他刚到家,在换衣服。”林雪萍侧身让他们进屋。
江明华从卧室出来,已经换上了居家的棉质t恤和长裤,少了几分工作中的严肃,多了几分随和。他笑着跟两个年轻人打招呼:“这么积极?材料都带齐了?”他的目光落在他们带来的那一大袋五颜六色的超轻粘土和各种塑形工具上。
“齐了齐了!”许清瑶迫不及待地把东西在客厅的茶几上摊开,色彩斑斓的粘土瞬间让素雅的客厅活泼起来。江韵华则把几本厚厚的生物图册和艺术造型参考书也搬了出来。
四个人围坐在茶几旁。阳光透过阳台的玻璃门洒进来,在地板上铺开一片暖融融的光毯。林雪萍端来泡好的花茶和切好的水果、蛋糕。
江明华先拿起他们之前做的几个模型仔细端详,又翻看了一下图册上标准的细胞结构图。“想法是好的,方向也对。”他先肯定了他们的基础,然后指出问题,“但你们看,这些模型太‘标准’了,像教科书上的插图。要想吸引人,尤其是吸引 younger 的学生,需要加入一些‘变形’和‘趣味性’。”
他拿起一块蓝色的粘土,手指灵活地揉捏着,一边讲解:“比如这个线粒体,它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我们可不可以用更动感的流线型来表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椭圆。这里可以捏出一点凹凸,像是能量在流动的感觉。”说着,他手下很快出现了一个造型别致、充满力量感的“线粒体”,虽然还是那个结构,但看起来生动多了。
“还有色彩,”林雪萍拿起一块红色和一块黄色的粘土,将它们轻轻揉在一起,产生柔和的橘色渐变,“不一定非要严格按照图谱上的颜色。可以尝试用渐变色,或者更明快、更梦幻的色彩组合。比如叶绿体,除了绿色,可以加一点点鹅黄色,显得更鲜嫩,像春天的新芽。”
许清瑶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对哦!我怎么没想到!还可以给它们加上表情!比如这个核糖体,小小的,可以做成可爱的机器人模样?”她立刻拿起一小块白色粘土,尝试着捏了一个圆头圆脑、带着微笑表情的小小“核糖体”。
江韵华受到启发,拿起工具刀,小心翼翼地在一个捏好的“高尔基体”模型上刻划出更精细的层状结构,让原本扁平的结构立刻有了立体感和层次感。“这样是不是更像一摞叠起来的囊泡?”
“对,就是这样!”江明华赞许地点头,“抓住每个细胞器最核心的特征,然后用艺术的手法去夸张、去美化。既不能失去科学性,又要充满想象力。”他拿起许清瑶做的那个“微笑核糖体”,笑道:“这个想法很大胆,很有趣。可以做一个系列,叫做‘忙碌的细胞工厂员工’。”
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四个人仿佛组成了一个临时创意工作室。江明华主导大的造型和结构思路,林雪萍负责色彩搭配和科学性把关,并提供各种生物细节的建议。江韵华动手能力极强,耐心地将想法一步步实现。许清瑶则天马行空,不断抛出各种新奇可爱的点子,并且她的美术功底最好,负责最精细的修饰和表情刻画。
阳光缓缓移动,客厅里充满了轻声的讨论、偶尔爆发出的灵光一现的欢呼、以及粘土被揉捏的轻微声响。空气里混合着水果的清香、花茶的淡雅,还有一种专注而愉悦的创作气息。
林雪萍看着身旁的江明华。他微微低着头,鼻梁挺直,眼神专注地指导着江韵华如何将一段dNA双螺旋的旋转姿态塑造得更加优美而富有动感。他的手指上不小心沾上了一点粉色的粘土,却浑然不觉。这一刻,他不是那个在工地上审视蓝图、与客户沟通方案的设计师,而更像一个充满童心的大男孩,沉浸在这种简单的手工创造带来的快乐中。她注意到,他看向弟弟和许清瑶时,眼神里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宠溺和鼓励,就像……就像一位兄长,看着自家孩子展现才华时的那种欣慰。
她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这种平淡温馨的周末午后,亲人爱人相伴,为了一个共同的小目标而努力,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创作气息,比任何轰轰烈烈的浪漫都更让她感到踏实和幸福。她悄悄拿起手机,对准正低着头,和江韵华一起小心翼翼地将一段精美的“dNA链”安装到底座上的江明华,按下了快门。照片里,他侧脸线条柔和,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与温柔。
“大功告成!”许清瑶举起一个被她赋予了“害羞”表情的、粉嫩可爱的“液泡”模型,得意地宣布。
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茶几上摆满了一系列焕然一新的细胞模型。原本呆板的细胞器们,此刻个个造型生动,色彩和谐又富有创意,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充满动感,组合在一起,俨然一个充满生机与趣味的“细胞卡通王国”。比起之前的样品,简直是天壤之别。
“太棒了!这样拿去展示,肯定能吸引好多人来玩!”许清瑶看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兴奋得脸颊红扑扑的。
江韵华也难得地露出了轻松而满足的笑容,看向许清瑶的眼神里,带着清晰可见的欣赏和一点点骄傲。
“辛苦了,喝点水,吃点蛋糕。”林雪萍笑着将点心往他们面前推了推。
江明华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看着弟弟和许清瑶,笑道:“效果不错。下次可以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粘土,或者加入荧光材料,晚上看效果会更梦幻。”
“对哦!明华哥你太厉害了!”许清瑶满眼崇拜。
夕阳西沉,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江韵华和许清瑶小心地将所有成品打包好,再三道谢后,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兴奋告辞离开。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满桌的狼藉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粘土味道。林雪萍和江明华相视一笑,开始一起收拾。
收拾妥当,两人并肩站在水池前洗手。五彩的粘土痕迹顽固地留在指缝间,需要细细揉搓才能洗净。温热的水流冲刷着皮肤,也洗去了一下午的疲惫。
“没想到,陪孩子们玩粘土,也挺有意思的。”江明华一边用毛巾擦手,一边笑着说,语气带着一种放松后的慵懒。
“是啊,”林雪萍抬头看他,窗外落日的余晖恰好映在她的眼底,波光流转,“而且,认真的江设计师,你捏粘土的样子,还挺帅的。”她的语气带着一丝俏皮的揶揄。
江明华微微一怔,随即失笑,伸手轻轻揽住她的腰,将她带向自己,低头在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那……以后要不要经常请我当你的‘艺术顾问’,林老师?”他的气息温热,拂过她的耳廓。
林雪萍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霞,如同天边最绚烂的晚霞。她没有挣脱,反而将头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肩膀上,感受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温暖和力量。厨房的窗开着,晚风送来楼下花草的清新气息。
“饿不饿?晚上想吃什么?”江明华低声问,“冰箱里还有菜,我给你做?还是出去吃?”
“在家吃吧。”林雪萍的声音闷在他的肩头,带着满足的鼻音,“简单做点就好。想吃你做的西红柿鸡蛋面了。”
“好。”江明华应着,手臂收紧了些,“那就西红柿鸡蛋面。不过,我得先收点‘顾问费’。”说着,他笑着低头,轻轻吻了吻她泛红的耳尖。
林雪萍痒得缩了缩脖子,心里却像打翻了蜜罐,甜得发腻。这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是暖的,粘土是五彩的,蛋糕是甜的,而身边这个人的怀抱,是世界上最安稳的港湾。那些微观世界的细胞器们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他们平凡的爱情,也在这些琐碎而温暖的日常互动中,悄然生长,枝繁叶茂。
夜色温柔地降临,将小屋包裹。厨房里很快响起了切菜的笃笃声,和油锅滋啦的欢快声响,食物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与午后残存的粘土味、水果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真实、最温暖的人间烟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