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章 商道困局:楚地云梦泽畔的码头,向来是大秦南方最热闹的商埠。可这几日,码头上的气氛却有些沉闷。楚地最大的商队“楚风号”的掌柜周裕,正蹲在自家货船旁,对着账本唉声叹气。

“掌柜的,蜀郡那边又来消息了,说咱们运过去的织锦,除了蜀郡的入市税,还要再加收‘过境厘金’,这一趟下来,税钱比运费还高。”伙计匆匆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封染了尘土的信。

周裕猛地站起身,把账本往船板上一摔:“岂有此理!咱们在楚地刚交了‘出境税’,过南阳郡收‘途经税’,到了蜀郡还要交‘入市税’‘厘金’,这趟织锦运到蜀郡,怕是赚的钱还不够交税!”

码头上的其他商队也都愁云满面。西域商队的首领昆莫,正指挥着胡商们把一筐筐玉石搬上岸,脸上却没了往日的爽朗。“周掌柜,你们楚地到蜀郡还算好的,我们西域商队从于阗到楚地,要过敦煌、张掖、陇西、南阳四郡,每郡都要交税,有的郡还故意刁难,说我们的玉石是‘异域奇珍’,要加征‘特产税’。”昆莫说着,指了指身后的骆驼,“你看这些骆驼,驮的货物一半是税银,一半才是货物。”

不远处,蜀郡商队的头领赵山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磨损的算盘:“可不是嘛!我从蜀郡运漆器到楚地,沿途三郡,每郡征税三成,到了楚地还要交‘落地税’,去年一年,光交税就占了利润的六成。再这么下去,这买卖没法做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码头上的商人们也都围了过来,纷纷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有的商队因为税太重,已经停了生意;有的则减少了货物量,原本能装十车的货,现在只敢装五车,怕交不起税。

周裕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一阵发酸。他做了二十年生意,见证了楚地商道从冷清到热闹,可如今,这热闹却要被沉重的赋税压下去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找个人想想办法。”他喃喃道。

“找秦斩大人!”有人喊道。

秦斩是楚地郡尉,兼管商道治安,向来体恤商民,之前染料北运、织锦西销的事,都是他牵头解决的。商人们一听这话,纷纷点头:“对,找秦斩大人!他一定有办法!”

当天下午,周裕、昆莫、赵山三人就带着各商队的联名信,来到了楚地郡府。秦斩正在处理公文,见三人神色焦急,连忙请他们坐下。

“秦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周裕把联名信递过去,“现在跨郡贸易,重复征税太严重,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

秦斩接过信,仔细看了起来。信上详细写了各商队在跨郡贸易中遇到的征税问题,从楚地到蜀郡,从西域到中原,几乎每条商道都存在重复征税的情况。有的商队甚至算了一笔账,跨三郡贸易,赋税占比高达五成以上。

秦斩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知道,随着大秦跨地域协作越来越频繁,贸易量逐年增加,可赋税制度却跟不上,重复征税不仅加重了商队负担,还阻碍了货物流通,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全国的经济。

“你们放心,这事我一定会管。”秦斩放下信,语气坚定地说,“我这就写奏折,把这事上报咸阳,恳请朝廷制定新的商税制度。”

三人一听,激动得站起身:“多谢秦大人!要是能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我们商队一定多做买卖,为大秦创收!”

秦斩送走三人后,立刻提笔写奏折。他在奏折中详细阐述了重复征税的危害,建议朝廷统一商税标准,推行“一次征税,全国通行”的制度,并提出了初步的方案构想。写完后,他让人快马加鞭,把奏折送往咸阳。

第二章 咸阳议策

奏折送到咸阳时,恰逢朝廷商议全国经济治理之事。始皇帝看完秦斩的奏折,召集群臣议事。

“楚地奏报,跨郡贸易重复征税,商队负担过重,诸位有何看法?”始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群臣。

丞相李斯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秦斩所言极是。如今大秦疆域辽阔,各郡自行制定商税,税率不一,重复征税现象严重,确实阻碍了贸易发展。臣以为,当推行全国统一的商税制度,规范征税标准。”

户部尚书立刻反驳:“丞相所言虽有道理,可各郡财政依赖商税。若统一征税,恐影响各郡收入,引发郡府不满。”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支持统一商税,有的担心各郡抵触,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始皇帝沉思片刻,说道:“商税乃国家财政之重要来源,然过重赋税则伤商,商伤则民贫,民贫则国弱。此事需兼顾国家财政与商队利益,寻一折中之道。”他顿了顿,继续说,“传朕旨意,派户部侍郎王砚为钦差,前往楚地,联合楚地、蜀郡、南阳郡等贸易要道的郡官,与商队代表商议,制定可行的商税统筹方案。”

旨意下达后,王砚不敢耽搁,带着几名户部属官,日夜兼程赶往楚地。

半个月后,王砚抵达楚地郡府。秦斩早已召集了楚地、蜀郡、南阳郡、敦煌郡的郡官,以及周裕、昆莫、赵山等商队代表,等候钦差到来。

商议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各郡郡官纷纷强调本地商税的重要性。南阳郡郡丞说:“南阳乃楚地通往中原的要道,每日过往商队数十支,商税占我郡财政三成。若统一征税,我郡收入必然大减。”

敦煌郡郡尉也附和道:“敦煌是西域商队进入中原的第一站,戍边军费全靠商税支撑。若是减少商税,戍边将士的粮草都成问题。”

商队代表们则坚持要降低税负。昆莫说:“我们西域商队,从于阗到楚地,要走两个月,沿途四郡征税,每郡收三成,到了楚地还要收落地税,有时赚的钱还不够交税。若是不能减少重复征税,我们只能减少贸易量了。”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王砚坐在主位上,仔细听着各方的意见,不时询问细节,却始终没有表态。

秦斩见场面僵持,开口说道:“诸位,朝廷派钦差前来,是为了寻找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而非让各郡互相争执。重复征税伤商,商路不通则各郡商税最终也会减少;可若不顾及各郡财政,方案也无法推行。不如我们换个思路,既保证商队税负降低,又确保各郡收入不受太大影响。”

他的话让众人安静下来。王砚点了点头:“秦郡尉所言甚是。本钦差有个想法,或许可行。商队在出发地一次性缴纳‘全国通行税’,税率按货物价值的一成征收,之后沿途各郡不再征税。所收税银,由户部统一管理,根据各郡过往的商税占比,以及商队途经次数,按比例分配给各郡。这样一来,商队税负降低,各郡也能获得稳定的税收。”

这个方案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楚地郡守算了一笔账:“楚地是南方贸易中心,过往商队最多。若是按途经次数分账,楚地分得的税银,或许比之前还多。”

南阳郡郡丞也琢磨着:“南阳虽然不再直接征税,但过往商队增多,贸易繁荣,其他税收或许能弥补商税的减少。”

商队代表们更是喜出望外。周裕说:“若是只交一成的通行税,我们的税负能降低五成以上,这样就能扩大贸易量了。”

昆莫也笑着说:“一成税,对我们西域商队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以后往返于阗和楚地,再也不用为交税发愁了。”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又对方案的细节进行了商议。确定了“全国通行税”的税率为货物价值的一成,税银由出发地郡府代收,每月上报户部,户部按各郡的“贸易贡献度”(包括商队途经次数、过往商税占比等)进行分账。同时,制作“通行税牌”,商队交税後凭税牌通行全国,各郡关卡见牌放行,不得再征税。

方案确定后,王砚立刻写奏折上报咸阳。始皇帝看后,龙颜大悦,下旨全国推行“跨郡商税统筹”制度,定于三个月后正式实施。

第三章 税牌初行

消息传到各商队,商人们都欣喜若狂。周裕立刻召集“楚风号”的伙计,盘点货物,准备在制度实施后,第一时间出发前往蜀郡。昆莫则派人快马加鞭赶回西域,让于阗的商队准备更多的玉石、香料,运往中原。

三个月后,“跨郡商税统筹”制度正式实施。楚地码头的税关前,挂起了“全国通行税征收点”的牌子。周裕带着一船织锦,来到税关前,成为第一个缴纳“全国通行税”的商队。

税官仔细核对了织锦的数量和价值,计算出应缴税额。周裕交了税银后,税官递给了他一块青铜打造的税牌。税牌正面刻着“大秦通行税牌”六个大字,背面刻着商队名称、出发地、目的地和纳税金额,还盖着楚地郡府和户部的印章。

“周掌柜,凭此税牌,你这船织锦从楚地到蜀郡,沿途各郡不得再征税。”税官笑着说。

周裕接过税牌,双手摩挲着,心里激动不已。他举起税牌,对伙计们喊道:“走,出发去蜀郡!”

货船驶离码头,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过南阳郡时,以往要停靠交税的关卡,如今只需出示税牌,关卡官吏核对无误后,便立刻放行。

“掌柜的,真的不用交税了!”伙计兴奋地跑过来报告。

周裕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江面,感慨道:“以前过南阳郡,要交两成税,还要耽误大半天时间。现在有了税牌,一路畅通无阻,这买卖终于能做了!”

与此同时,西域商队的昆莫,也在楚地税关缴纳了通行税,拿到了税牌。他的商队有二十峰骆驼,驮着玉石、香料和西域地毯,准备返回于阗。

商队从楚地出发,向西而行。经过陇西郡时,以往总要刁难他们的税吏,看到税牌后,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不仅没有征税,还主动指引商队走最近的路线。

“昆莫首领,这税牌可真管用!”一名胡商笑着说。

昆莫拿着税牌,哈哈大笑:“以前交的税比赚的还多,现在有了税牌,做买卖更省心了!这大秦的新制度,真是太好了!”

商队一路西行,经过张掖、敦煌,每到一处关卡,只需出示税牌,便能顺利通过。以往需要一个月才能走完的路程,这次只用了二十五天就到了于阗。

于阗国王听说昆莫的商队顺利返回,还带回了大量中原的织锦、瓷器,立刻召见了他。昆莫把税牌献给国王,讲述了大秦的“跨郡商税统筹”制度。

国王看着税牌,感叹道:“大秦的制度如此先进,以后西域与中原的贸易,必然会更加繁荣。你立刻组织更多的商队,带着西域的特产,去中原贸易!”

昆莫领命,当天就开始筹备新的商队。

而在蜀郡,赵山的商队也凭借税牌,顺利将漆器运往楚地。以往要交四成税,现在只交一成,利润大增。他回到蜀郡后,立刻扩大了漆器工坊的规模,雇佣了更多的工匠,准备加大贸易量。

第四章 商路繁兴

“跨郡商税统筹”制度实施三个月后,楚地码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每月过往商队不过五十支,如今增加到了八十多支,码头里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货船和骆驼商队。

楚地的织锦、瓷器,蜀郡的漆器、茶叶,西域的玉石、香料,中原的粮食、铁器,在码头上源源不断地装卸、转运。码头上的店铺也多了起来,饭馆、客栈、杂货铺,一家挨着一家,生意兴隆。

周裕的“楚风号”商队,原本每月只往返蜀郡一次,现在增加到了两次。他算了一笔账,实施新税制后,每趟的利润比以前增加了五成。他用赚来的钱,新造了两艘货船,扩大了贸易规模。

“秦大人,您看这码头的热闹景象,都是托了新税制的福啊!”周裕带着秦斩巡视码头,笑着说。

秦斩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心里十分欣慰。他指着远处的西域商队,说道:“你看,西域的商队也越来越多了。昆莫告诉我,他这次带来的玉石,比上次多了一倍,很快就被楚地的商人抢购一空。”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赵山的商队到了,船上装满了蜀郡的新茶和漆器。赵山看到秦斩,快步走过来,笑着说:“秦大人,新税制实施后,蜀郡到楚地的商队增加了三成,我们的漆器在楚地卖得越来越好,很多商人还预定了明年的货。”

秦斩点了点头:“这就是朝廷推行商税统筹的目的,商路通,则贸易兴;贸易兴,则国家富。”

与此同时,在咸阳的户部衙门里,王砚正在查看各地上报的商税数据。数据显示,实施新税制三个月来,全国跨郡贸易量比以前增加了四成,税银总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贸易量的增加,比以前增加了一成。

“太好了!”王砚激动地说,“这‘一次征税+分账’的模式,果然可行。各郡分得的税银,虽然单支商队的税收减少了,但因为商队数量增加,总体收入基本稳定,有的郡甚至还增加了。”

他立刻写奏折,向始皇帝禀报新税制的实施成果。始皇帝看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秦斩、王砚等人,并下令在全国各郡设立“通行税征收点”,进一步推广“跨郡商税统筹”制度。

消息传到各地,商人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原本因为税负太重而停止贸易的商队,纷纷重新组建;一些原本只做本地生意的商人,也开始涉足跨郡贸易。

西域的于阗、龟兹等国,派出了更多的商队前往中原;南方的百越之地,也有商人带着香料、象牙,通过楚地商道,运往中原和西域。大秦的商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连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

昆莫的商队,现在不仅往返于于阗和楚地,还把中原的织锦、瓷器运往西域各国,再把西域各国的特产运回中原,成为了大秦与西域贸易的重要纽带。他在楚地定居下来,娶了楚地的女子为妻,还在码头附近开了一家西域商品店,生意十分火爆。

周裕的“楚风号”,则开通了楚地到江南、中原的贸易航线,把楚地的织锦卖到了更广阔的地区。他还与蜀郡的赵山合作,互相代理货物,楚地的织锦通过赵山的商队运往蜀郡,蜀郡的漆器通过“楚风号”运往楚地和中原,实现了互利共赢。

第五章 通衢天下

一年后,秦斩奉命前往咸阳述职。他骑着马,沿着驰道而行,沿途所见,皆是繁荣景象。驰道上,商队络绎不绝,有的赶着马车,有的牵着骆驼,车上装满了各地的货物。驿站里,商人们歇脚喝茶,谈论着各地的商机,欢声笑语不断。

到了咸阳,秦斩先去户部拜见王砚。王砚见到他,笑着迎了上来:“秦郡尉,你来得正好。陛下正要召见你,询问楚地商路的情况。”

两人来到皇宫,始皇帝正在御花园散步。看到秦斩,始皇帝笑着说:“秦斩,你在楚地推行商税统筹,成效显着。朕听说,如今楚地商路繁荣,贸易量倍增,各郡税银也稳步增长,真是功不可没。”

秦斩躬身行礼:“陛下,这都是陛下英明决策,钦差王大人统筹有方,各郡郡官与商队通力合作的结果。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始皇帝点了点头:“你不必过谦。商税统筹制度的成功,不仅推动了贸易发展,更让大秦各郡联系得更加紧密。以前,各郡自给自足,贸易不畅;如今,商路通衢,货物往来,各郡互通有无,这才是大秦一统天下的景象。”

他顿了顿,继续说:“朕打算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商税制度,设立‘商路驿站’,为商队提供住宿、补给、护卫等服务,让商队行商更加安全便捷。同时,鼓励各郡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商路运往全国,促进各郡经济发展。”

秦斩听后,心中激动不已:“陛下圣明!若是能设立商路驿站,加强商队护卫,大秦的商路必将更加繁荣,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述职结束后,秦斩返回楚地。他按照始皇帝的旨意,在楚地商道沿线设立了十处商路驿站,每处驿站都配备了士兵护卫,提供粮草、饮水补给,还设有医馆,为商队成员看病。

商路驿站的设立,让商队行商更加安全。以往商队担心的盗匪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昆莫的商队在经过陇西郡时,遇到了小规模的盗匪,驿站的士兵及时赶到,击退了盗匪,保护了商队的货物。

“有了驿站护卫,我们行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昆莫对秦斩说,“我打算明年组织一支更大的商队,把西域的特产卖到中原的每一个郡县。”

周裕和赵山也扩大了贸易规模。周裕的“楚风号”商队,已经拥有了五艘货船,贸易路线覆盖了南方各郡;赵山的漆器工坊,雇佣了上百名工匠,生产的漆器不仅在中原畅销,还通过西域商队,卖到了西域各国。

楚地码头的热闹,已经蔓延到了全国。中原的洛阳、临淄,南方的长沙、番禺,西方的敦煌、酒泉,北方的蓟城、代郡,到处都是繁忙的商队,到处都是互通有无的货物。大秦的商路,如同一条条血脉,将全国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一天,秦斩站在楚地码头的最高处,望着往来的商队和繁忙的码头,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一年前,商人们因重复征税而愁眉苦脸的样子,再看看如今的繁荣景象,不禁露出了笑容。

“秦大人,您看,那是来自辽东的商队,第一次来楚地贸易!”身边的侍从指着远处的一支商队,兴奋地说。

秦斩顺着侍从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支满载着皮毛、人参的商队,正缓缓驶入码头。商队首领看到秦斩,快步走过来,恭敬地行礼:“秦大人,我们是辽东的商队,听说楚地商路繁荣,特意赶来贸易。有了朝廷的商税统筹制度,我们从辽东到楚地,一路畅通无阻,真是太方便了!”

秦斩笑着点了点头:“欢迎你们来楚地。大秦的商路,对所有商人开放。只要你们诚信经营,就能在这里赚到钱,把楚地的货物带回辽东,让辽东的百姓也能用上南方的特产。”

商队首领连连称是,立刻指挥伙计们卸货,准备与楚地的商人交易。

秦斩望着眼前的一切,知道大秦的商路,已经正实现了“通衢天下”。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一次对重复征税的改革,始于朝廷对商民的体恤,始于各郡与商队的通力协作。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码头上,给往来的商队和货物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楚地商道上的车轮声、驼铃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繁荣的乐章,响彻大秦的天空。秦斩知道,大秦的繁荣,才刚刚开始;这通衢天下的商路,必将带着大秦,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正良缘杨辰秦惜打怪爆率太高,开局转职武神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御兽:开局觉醒双灵环回到92:开局被俩大舅哥投河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对手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绝代掌教贵女奸商丫头,悔婚无效韩娱之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农门长姐有空间第39次相亲春闺密事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校花的透视高手农家后娘巧种田步步高升V5宠婚:鱼精萌妻,要乖乖凰妃倾天下超级保安在都市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姑苏伊梦夜倾城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大国体育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大时代1994闺门荣婿重启1986我在豪门当夫人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道门小天师雄起,我洗鞋子养你少年风水师,出生就和白虎定亲辞金枝凤策长安农家团宠六岁半贪财王妃太嚣张甜宠娇妻无下限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之得意人生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鉴芳年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玫瑰戟她算哪门子表姑娘婉风沉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与病弱兄长共梦一鸣江山定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