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麦映霞:大秦首届丰收庆典记
咸阳的风带着渭水的潮气,掠过三秦大地,一路向南,最终落在楚地连绵的田垄上。当那匹神骏的乌孙马踏着尘土,嘶鸣着停在楚地郡府前时,正领着村民查看粟苗长势的秦斩,远远便望见了使者手中那方鎏金的木匣——那是只有天子诏令才配用的规制。
“秦斩接诏!”使者勒住马缰,声线因连日疾驰带着沙哑,却难掩郑重。秦斩即刻率闻讯赶来的村民、织工、先生们跪拜于地,只见使者展开明黄绢帛,烫金的字迹在日光下熠熠生辉,“陛下听闻楚地带动全国民生改善,特命楚地牵头办大秦首届‘丰收庆典’,让各郡都来展示协作成果!”
话音落下,跪拜的人群中响起一阵抑制不住的骚动。楚地自归入大秦版图,不过数年光景,从前的贫瘠荒地,如今成了亩产超三石的良田;从前家家纺车闲置,如今织机声昼夜不绝,连西域商队都要绕道来此收购锦缎。这份由天子亲授的差事,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都起来吧。”秦斩起身时,指尖微微发颤,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激动的面庞——鬓角染霜的张阿伯,双手还沾着泥土;系着蓝布围裙的李婶,指尖残留着织锦的丝线;还有束着儒巾的新先生,手里攥着刚写了半页的教案。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庆典之事,关乎大秦民生脸面,需集众人之力。今日便在此议事,诸位有何想法,尽可直言。”
话音刚落,张阿伯便往前迈了一步,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擦了擦,率先开口:“要我说,这庆典得先把咱的‘家底’亮出来!去年从西域引的耐旱粟种,今年亩产比老品种多了两石;还有郡里铁匠改的短辕犁,女人家都能拉着耕地,一天能种十亩地!得把新粮种、新农具摆出来,让各郡来的人好好看看,咱楚地的收成是怎么来的!”
“张阿伯说得在理!”李婶跟着附和,眼里闪着光,“农耕要展,织锦也不能少!前阵子蜀郡的织工带着桑蚕种来交流,咱教她们用茜草染色,她们教咱提花技法,织出的‘蜀楚合欢锦’,连西域商队都抢着要。庆典上得办个织锦展,把楚地的稻鱼纹、蜀郡的云纹、西域的骆驼纹锦缎都挂出来,让天下人瞧瞧,咱大秦的丝路有多热闹!”
“还有学子!”新先生扶了扶儒巾,声音温和却坚定,“自‘书同文’推行,楚地兴办乡学,雁门郡的先生曾来交流教法,如今咱郡里的孩童,不仅能认‘粟’‘桑’,还能写规范小篆。庆典可设学子展区,让各郡的孩子比一比书法,演一演农事典故,彰显大秦教化之功。”
“医工也得参与!”人群后传来素问的声音,她刚从田间巡诊回来,药箱还挎在肩上,“去年桂林郡送来青蒿,酒泉郡传来防风种植之法,咱楚地的艾草与它们配伍,治好了不少风寒瘴气之症。庆典上设个义诊台,既给百姓看诊,也能展示各郡药材协作的成果。”
你一言,我一语,议事的人群渐渐热闹起来。秦斩站在台阶上,仔细听着每一条建议,手中的竹简很快记满了字迹。日头偏西时,他将竹简合拢,目光灼灼地看向众人:“诸位所言,皆合民生之本。我拟将庆典分为农耕、织锦、学子、医工、市集五大展区,再设庆典仪式与成果交流环节,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得院角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次日天未亮,秦斩便召来郡府的文书,依据昨日商议的结果拟定庆典方案。竹简上,农耕展区需备新粮种、新农具,还要搭建梯田模型;织锦展区要征集各郡锦缎,赶织一幅“大秦丝路图”长卷;学子展区需编排“书同文”情景剧;医工展区要筹备药材样本与防疫手册;市集展区则要划分区域,供各郡商队交易。
方案拟定完毕,秦斩点了四名精干的使者,各带一份文书,分赴四方各郡。使者们骑着快马,怀揣着楚地的邀约,向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往北,去上谷郡请他们带来耐寒麦种;往东南,去庐江郡取防涝梯田模型;往西,去酒泉郡收集药材样本;往东北,去雁门郡邀约学子与课本。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大秦十八郡。上谷郡的农官接到邀约时,正带着农户查看麦收,当即让人挑选最饱满的麦种,装了满满两陶瓮,还特意附上麦秸防寒的种植手册;庐江郡的水工听闻要展示防涝梯田,连夜召集工匠,用竹木搭建了一座缩小版的梯田模型,模型上的排水渠、蓄水池一应俱全,连田埂上的杂草都做得栩栩如生;酒泉郡的医工们筛选了防风、甘草等二十余种药材,仔细烘干后装入锦囊,还额外准备了当地特产的枸杞;雁门郡的学官则挑选了五十本最规范的小篆课本,又选了十名聪慧的孩童,准备带着他们去楚地交流学习。
不过半月,各郡的回信便陆续送到楚地。燕郡的使者更是亲自带着回信赶来,见到秦斩时,从马背上解下一个竹筐,里面装着嫩绿的粟苗,笑着说:“秦郡首,这是去年从楚地换来的粟种,在燕地试种成功,今年长势极好。此次庆典,我们特意带了这粟苗,要让天下人看看,跨郡协作能种出怎样的好收成!”
秦斩看着竹筐里生机勃勃的粟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领着燕郡使者走到村口,只见那棵百年老槐树上,早已挂起了村民们连夜缝制的红绸,红绸上用金线绣着“天下同庆”四个大字,风一吹,红绸便如火焰般舞动,映得树下忙碌的村民们脸上都泛着红光。
就在此时,一道无形的光晕在秦斩眼前闪过,一行清晰的字迹浮现而出——
系统提示弹出:“大秦丰收庆典筹备启动,楚地获‘庆典主办郡’资格,18郡确认参与并报送展示项目,解锁‘全国性民生成果展示’机制。”
秦斩抬手抚过老槐树粗糙的树干,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庆典,不仅是楚地的荣耀,更是大秦各郡同心协力、共促民生的见证。田埂上,张阿伯正带着村民平整土地,准备搭建农耕展台;市集旁,李婶领着织工们调试织机,要赶制那幅“大秦丝路图”;乡学里,新先生正带着孩子们排练情景剧,琅琅书声伴着蝉鸣,飘向远方的天际。
楚地的风,带着粟米的清香与锦缎的柔滑,正悄然酝酿着一场属于大秦的丰收盛宴。而那匹从咸阳来的乌孙马,此刻正悠闲地啃着路边的青草,仿佛也在等待着庆典那日,再次见证这天下同庆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