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带着戈壁滩特有的粗粝与苍茫,吹拂着上官乃大的衣袍。他站在被彻底封印的空间裂隙前,感受着那片区域终于恢复稳定的空间结构,心中一片澄澈空明。
双菱最后那模糊的轮廓与释然的眼神,如同一个轻柔的句点,为他与她之间那段充斥着怨恨、疯狂、无奈与一丝扭曲眷恋的过往,画上了终结。纠缠两世的因果线,在此刻悄然断裂,消散于北疆清冷的空气中。
没有怅然若失,只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轻松。他知道,这不是遗忘,而是真正的放下与超脱。
地阙宗与其他正道宗门的修士正在清理战场,加固周边的防护阵法。苏芸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那片已然平静的废墟,轻声道:“辛苦了,上官长老。此地隐患已除,多亏了你。”
上官乃大收回远眺的视线,对苏芸微微颔首:“分内之事。”他的语气平和,带着一种经历大风大浪后的沉稳,“此间事了,我便先行回去了。”
苏芸看着他眼中那不同于以往的、带着一丝归心似箭的柔和,心中了然,笑了笑:“去吧,宗门近期无事,你且安心……陪伴道侣。”她早已从上官乃大偶尔的传讯中,知晓了菱儿的存在以及那奇特的遭遇,如今见上官乃大心境圆满,也为这位师弟感到高兴。
上官乃大不再多言,拱手一礼,身形便化作一道不起眼的土黄色流光,悄无声息地融入天际,朝着南方,朝着那个有着灵泉小院、有着等待他归人的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归心似箭。
这一次,不再是担忧与焦虑,而是充满了期盼与温暖。他想立刻见到菱儿,告诉她,一切尘埃落定,他们的未来,再无阴霾。
……
静心居。
菱儿刚刚结束今日的吐纳修炼。她盘坐在灵泉旁的蒲团上,周身萦绕的淡淡灵气缓缓纳入体内。经过这些时日的修行,她已稳固了炼气期一层的境界,感知越发敏锐,身体也愈发轻盈。
她睁开眼,眸中清光流转,比以往更加明亮动人。她起身,习惯性地望向北方,那是夫君离去的方向。算算时日,夫君也该回来了。
心中并无多少担忧,只有淡淡的思念。不知为何,她近日心中总是格外安宁,甚至隐隐有种感觉,似乎某个长久以来存在的、细微的牵绊,悄然消失了,让她有种前所未有的完整与自由。
她走到那幅曾经爆发出惊天净化之力的巨型刺绣前,伸手轻轻抚过上面的纹路。如今这些符文在她眼中,不再神秘莫测,而是与她体内的灵气隐隐呼应,仿佛是她自身力量的一种延伸和表达。她开始尝试,不再仅仅用丝线,而是引导微弱的灵力,融入刺绣之中,制作出真正具有微弱安神、辟邪效果的“灵绣”。
正当她沉浸在对灵力操控的细微感悟中时,心中蓦地一动,似有所感地抬起头。
只见院中空间微微波动,一道熟悉的身影悄然浮现,风尘仆仆,却面带温暖笑意,不是上官乃大又是谁?
“夫君!”菱儿惊喜地唤出声,如同归巢的乳燕般扑了过去。
上官乃大张开双臂,将投入怀中的温软娇躯紧紧抱住,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清香,一路奔波的风尘与最后一丝残留的紧绷感彻底消散。“我回来了,菱儿。”
他没有立刻诉说北疆之事,只是静静地拥着她,感受着这份失而复得、且再无隐患的圆满。
良久,菱儿才从他怀中抬起头,仔细打量着他,柔声道:“夫君此行可还顺利?没有受伤吧?”
“一切顺利,隐患已除。”上官乃大简略地说道,牵着她走到石桌旁坐下,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她,“而且,菱儿,有一件事,可以彻底告诉你了。”
他斟酌着词语,将北疆封印的过程,以及最后那仿佛幻觉又仿佛真实的一幕,缓缓道出。他告诉她,那个名为“双菱”的执念,或许真的已经放下了所有怨恨,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菱儿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惊讶,反而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平静微笑。她轻轻将手按在自己心口,轻声道:“怪不得,这几日我觉得这里特别轻松,好像一直压着的一块小石头不见了似的。”她看向上官乃大,眼神清澈见底,“夫君,这是好事。她解脱了,我们也轻松了。”
她的通透与善良,再次让上官乃大动容。他握住她的手,郑重道:“是的,都过去了。从今往后,只是你和我。”
尘埃落定,岁月静好。
接下来的日子,是上官乃大修行数百年来,最为惬意安宁的时光。他不再需要为沉重的因果牵肠挂肚,也不再需要暗中焦灼地寻找化解之法。他可以全心全意地,陪伴着他的道侣,指导她修行,与她分享修真界的趣闻轶事,亦或是仅仅是在这灵泉小院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菱儿的修行进境堪称神速。她心思纯净,悟性极高,加之魂魄被彻底净化滋养过,修行起来几乎毫无瓶颈。在上官乃大的悉心指导下,不过年余时间,她便已突破至炼气期三层,对灵力的掌控也越发精妙。她独创的“灵绣”,更是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修行方式与对敌手段,一针一线,皆可蕴含宁静、治愈乃至净化的力量。
上官乃大有时会想,或许这便是天道至公。夺走了她的平静,却又在她新生后,给予了如此惊人的修道天赋作为补偿。
这一日,上官乃大收到宗门传讯,并非任务,而是邀请。百年一度的“天阙法会”即将在地阙宗举行,广邀正道同门论道交流。作为宗门元婴长老,他自然需出席。
“菱儿,可想随我回宗门看看?”上官乃大询问道。他早已将菱儿视为道侣,带她回宗门是理所应当。而且,他也想让师尊和同门见见这个让他心境圆满的女子。
菱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也有一丝紧张。地阙宗,夫君的宗门,那该是何等气象?“我……我可以去吗?会不会给夫君添麻烦?”
“当然可以。”上官乃大笑笑,“你是我明媒正娶的道侣,回自家宗门,有何不可?何况,也该让你见见我的师长和同门了。”
他细心为她讲述了宗门的一些规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菱儿一一记在心里。
数日后,上官乃大携菱儿,驾驭飞舟,前往地阙宗。
地阙宗位于一片连绵的巨型山脉之中,宗门依山而建,殿宇楼阁鳞次栉比,笼罩在氤氲的灵气云雾之中,气势恢宏。飞舟穿过护宗大阵,降落在主峰广场之上,立刻有执事弟子迎上前来,恭敬行礼:“恭迎上官长老回宗!”
当弟子们看到上官乃大身旁那位身着淡青色衣裙、容颜清丽、气质温婉沉静的女子时,都不由得投去好奇的目光。这就是上官长老在凡尘寻得的道侣?果然气质不凡。
上官乃大坦然地向众人介绍了菱儿的身份,然后带着她,先去拜见了宗主苏芸。
苏芸见到菱儿,眼中亦是闪过一抹惊艳。她能感觉到,菱儿修为虽浅,但魂魄纯净无瑕,气息中正平和,隐隐带着一股令人心静的奇异力量,绝非寻常修士。她亲切地与菱儿交谈了几句,态度温和,让菱儿初时的紧张缓解了不少。
随后,上官乃大又带着菱儿拜见了自己的师尊,一位须发皆白、气息渊深如海的老者,地阙宗的太上长老之一。老者目光如电,在菱儿身上扫过,随即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对上官乃大道:“缘法奇妙,因果自成。此女心性纯良,福缘深厚,乃汝之佳偶,当好生待之。”并赐下了一对温养魂魄的灵玉作为见面礼。
得到师长认可,上官乃大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天阙法会如期举行,各方修士云集,论道、切磋、交易,热闹非凡。上官乃大作为元婴长老,自然需参与一些高层议事和论道环节。而菱儿则由几位性格温和的女弟子陪着,参观宗门胜景,见识法会盛况。
她温和的性情、不俗的谈吐(得益于上官乃大平日的教导),以及那手神奇的“灵绣”技艺,很快便赢得了不少同门的好感。甚至有位精通符箓的长老,在见识了她的灵绣后,大感兴趣,与她探讨起将符文之力与不同载体结合的可能性,相谈甚欢。
法会期间,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暗中的打量与议论。有关上官乃大凡尘渡劫,与一位身份特殊女子结为道侣的传闻,早已在宗门内小范围流传。但亲眼见到菱儿后,那些原本或许带有几分审视的目光,大多都化为了欣赏与认可。她的纯净与安宁,本身就具有一种无声的说服力。
法会最后一日,有一场针对低阶弟子的小型切磋交流会。在地阙宗几位师姐的鼓励下,菱儿也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技艺展示”环节。
展示台上,菱儿并未施展任何攻击法诀,只是平静地取出绣架丝线,当场刺绣。她素手翻飞,灵力随着针线悄然流转,不多时,一幅小小的、绣着复杂安宁符文的帕子便已完成。
她将绣帕拿起,对着台下微微一展。一股无形却真实的平和气息以她为中心扩散开来,仿佛春风拂过湖面,让台下原本因比试而有些躁动的低阶弟子们,心神不由自主地宁静下来,连呼吸都变得平缓。
没有炫目的光华,没有强大的威压,但这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却让在场的几位金丹乃至元婴修士都微微动容。
“以艺入道,心净通明。上官师弟这位道侣,了不得啊。”一位长老抚须赞叹。
上官乃大在台下看着,眼中满是骄傲与温柔。他的菱儿,正在以她自己的方式,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法会结束后,上官乃大和菱儿并未在宗门久留,辞别师长同门后,便返回了静心居。对他们而言,那里的清静与自在,才是他们最喜欢的归宿。
岁月悠悠,如同静心居旁的灵泉,潺潺流淌,宁静而绵长。
上官乃大的修为在心境圆满后,稳步提升。而菱儿,则在修行路上高歌猛进,加之有上官乃大这位元婴道侣的全力支持和自身卓绝的天赋,数十年间,便已成功筑基,寿元大增,真正踏上了长生仙路。
她依旧喜爱灵绣,其作品不仅在地阙宗内颇受欢迎,甚至在一些修真坊市中也有了名气,被称作“净心绣”,价值不菲。但她制作灵绣,更多是出于喜好与修行,所得资源,也多用于与上官乃大一同游历、探寻秘境,增进见闻。
他们携手游历四海,探访名山大川,古迹秘境。曾在东海之滨观日出,聆听鲛人歌唱;曾在西域大漠寻古城,破解远古禁制;也曾深入南荒雨林,采集稀有灵植。他们是道侣,是师徒,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与知己。
那角属于双菱的黑纱,一直被上官乃大小心保存。在菱儿筑基成功的那一日,他带着她,来到一处风景绝美的雪山之巅。
他将那角黑纱取出,握在手中,对菱儿道:“这是前尘往事的最后一点痕迹。今日,便让它随风而去吧。”
菱儿看着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上官乃大运起灵力,黑纱在他手中化作点点晶莹的光粒,如同黑色的雪花,随风飘散,融入这洁净的雪山与浩瀚天地之间,再无踪迹。
最后一丝牵绊,也彻底释去。
很多年后,地阙宗的典籍中,关于上官乃大长老的记载里,多了这样一笔:“……长老于人间渡劫,勘破情关,化解宿世因果,终得道侣菱仙子。菱仙子性善敏悟,以绣入道,创‘净心’一脉,辅佐道侣,福泽宗门,传为佳话……”
静心居内,灵泉依旧汩汩流淌。院中,一株他们共同栽种的灵茶树已亭亭如盖。
树下的石桌旁,上官乃大和菱儿对坐品茗。岁月似乎并未在他们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上官乃大依旧是那般沉稳俊朗,而菱儿,在修为滋养下,容颜更胜往昔,气质愈发温婉出尘。
“夫君,昨日我偶有所感,对那‘净灵符文’又有了新的理解……”菱儿放下茶杯,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上官乃大含笑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落在他们身上,静谧而美好。
红尘渡劫,因果轮回。始于毁灭与怨恨,终于救赎与新生。这条路他们走得很长,很艰难,但最终,他们握住了彼此的手,也握住了属于自己的道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