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嬴庆的话,种光道一愣,立即明白前者是看出了他为王二报仇的心思。
仔细思量一番,他开口说道:“大帅,如今我们大军一万六千多人,一旦动起来,必然被对方察觉动向!”
兵马过万,无边无沿!
以秦义军如今的规模,哪怕是晚上行动,也是动静颇大。
无论是刘应遇部明军,还是杨鹤部明军,在察觉他们的动作后,都能及时的做出应对,或退或结寨防守以待支援。
嬴庆点了点头,觉得确实不太好办,他们如今的随军物资颇多,不可能轻易舍弃。
黎熵突然站出来开口说道:“大帅,军师,能否效仿击败黄乾那次,明面上安营休息,实则大军趁夜离营,绕道偷袭?”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法?!”种光道加入秦义军后,便询问过关于击败黄乾的细节。
他仔细思量一番,对着嬴庆拱手:“大帅,或可利用饥民难民做文章!”
“军师,说仔细些!”嬴庆开口。
种光道整理了一下心中的想法,然后开口说道:“大帅,我们给饥民难民些吃的,将我们多余的兵器发放,让其佯攻耀州城,趁机让我们的人,在甲胄外套上饥民难民的衣物混入其中。
然后,再找理由将饥民难民驱赶进山安营,如此,即便饥民难民中有明军哨探,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让一大批人离营,然后趁夜离开饥民难民的队伍!”
嬴庆脸上浮现喜色:“好一招金蝉脱壳之计!”
说着,他站起身来,下令道:“传令,让伙房熬粥赈济饥民难民,多设赈济点,前、后、左、右四军,以及中军火器营携火铳,扮作饥民难民,混入流民队伍!”
“谨遵大帅令!”章腾等人拱手领命。
嬴庆看向种光道:“军师,各项细节由你把控,然后你也跟着混入流民队伍,指挥调度四军,连夜奔袭刘应遇部明军!”
种光道愣了愣,随即郑重拱手:“谨遵大帅令!”
嬴庆继续说道:“中军游将嬴安、女营副游将李静、少年营游将刘浩,你们各自从队伍中分出一部人手,充入前、后、左、右四军营地中,故布疑阵,以免明军哨探察觉!”
由于江瑶接近二胎临盆,离开黄龙山时,就被安排在了后营村,目前女营暂时由大嫂李静率领。
“谨遵大帅令!”被点名的三人站出来,拱手领命。
宋杰突然站出来说道:“大帅,我骑营需要实战检验,请大帅安排骑营出战!”
嬴庆看向宋杰,认为宋杰所言有道理,在略微思考一番后说道:“骑营于夜晚,分批跟随夜不收离营,然后于军师他们会合,听从军师的安排!”
“谨遵大帅令!”宋杰拱手领命。
目光扫过众将,嬴庆一摆手:“好了,各部立即去安排!”
于是,秦义军各部开始行动。
由于缺少饥民难民的衣物,种光道让人将军中布匹剪成布块,然后粘上泥土做旧。
接着,随军伙夫利用大口的行军锅熬煮稀粥,赈济愿意攻城的饥民难民,并将秦义军中多余的次等兵器分发。
当各项准备齐全,已经是下午时分,嬴庆立即率军催促饥民难民进攻耀州城。
混入的秦义军士兵的流民队伍,对耀州城发起了进攻,但接近城墙后,装作被守军弓弩射的败逃而回。
嬴庆继续让人组织流民队伍进攻,败逃情况再次出现。
如此往复三次,时间便来到傍晚。
嬴庆再度让人施粥赈济,然后将流民队伍安排到山中安营,并告知明日一早还会赈济。
饥民难民听说明日还会有粥水吃,自然听从秦义军的安排,老老实实地的进山休息去了。
混进流民队伍中的秦义军士兵,处于进山休息的流民队伍边缘待着。
等到夜晚之时,陆陆续续的、轻手轻脚的离开。
直到半夜,混在流民队伍中的秦义军士兵,才全部脱离流民队伍,于数里外的山中会合。
种光道让各部清点人数无误后,立即率军在山中穿行,前往先前选好的伏击地点,路线早有秦义军夜不收摸清。
后半夜,秦义军队伍都在赶路,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抵达埋伏地点。
大军先是潜藏于埋伏地点之外,等刘应遇部明军探路的哨探过去之后,才迅速摸向埋伏点。
于中午时分,刘应遇部明军进入秦义军的埋伏点。
当队伍通行一半之时,秦义军突然从山中杀出,将刘应遇部明军拦腰截断,使明军守卫不能相顾。
紧接着,秦义军四军六千五百多人,分为两部,前军和右军进攻明军前段,后军和左军进攻明军后段。
秦义军本就占着伏击的优势,又将星夜兼程的明军分为了两部,明军很快就出现了溃败。
刘应遇组织八九百明军反击,却被使用鸳鸯阵的秦义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见无力挽回之后,刘应遇立即带着几十名亲兵骑马逃遁。
然而,种光道早就想给王二报仇了,怎么可能让刘应遇有机会逃脱。
在山上高处观察战场的种光道,在见到一队骑兵逃遁之后,立即转头看向身边令旗手:“打出旗语,令骑营追击那队骑兵,将其驱赶到火器营的埋伏点!”
令旗手立即按照种光道所说,打出旗语。
在明军前进方向等着的宋杰,得到观旗手汇报后,立即带着骑营从从山中杀出,侧面杀向明军骑队。
刘应遇见对方有一支骑兵杀来,面色剧变,连忙指挥着队伍往其他道路逃。
而刘应遇的这个选择,彻底断了自己的逃生之路。
当刘应遇带领亲兵逃进一条两山之间的道路时,火铳之声响彻,将刘应遇手下冲在前头的十多名亲兵打落下马。
看着两边山上硝烟弥漫,火光吞吐,刘应遇汗毛倒竖,连忙勒住缰绳。
紧接着,他看到两边山上藏着的人现身,不下数百人,人人手中都是端着火铳。
山上,一名身穿黑色山文甲的秦义军将领,大声喊道:“不想死的,下马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