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看着策马远去的嬴庆等人,心下很是无奈。
今日不仅没能将嬴庆劝降,反而在言语交锋之下,处于绝对的下风。
嬴庆此人的表现,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在他让人收集过嬴庆此人的信息,后者出生于澄城县南乾庄的一户穷苦百姓之家,起义前未曾读过书,虽有些小聪明,但也达不到精明的地步。
然而,他刚刚接触过后,发现嬴庆此人眼界不凡,言语间也能听出,嬴庆是读过书的。
听到洪承畴发问,杨鹤收回目光,长叹道:“唉~!此人劝降不得!”
洪承畴闻言,皱眉说道:“大人,难道一镇总兵都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还想封侯不成?”
“封侯?呵呵……”杨鹤摇头苦笑:“他若是有条件,本督倒也有周旋的余地!”
洪承畴愕然:“这……他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杨鹤略显无力的说道:“他说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是穷苦百姓出身!”
闻言,洪承畴瞬间瞪大了眼睛。
他万万没想到,嬴庆此人,手中兵马不过万余,竟真的敢做这种改朝换代的美梦!
“当真是狂妄之徒!”洪承畴忍不住的开口讥讽。
大明建国以来,想要造反当皇帝的,也不是没有,但最终都被朝廷大军剿灭。
”杨鹤开口问道:“彦演,如今我们收拢了刘应遇部溃兵,与庆贼交战的胜算有多少?”
洪承畴仔细思量一番,开口说道:“大人,我们现在虽有九千多兵丁,但收拢的一千多溃兵,士气低迷,难堪大用……”
杨鹤抬手打断:“彦演,本督不想听这些,你直说胜算有多少?”
洪承畴说道:“若正面而战,当有五五之数!”
他们已经让哨探摸清楚了秦义军的大致情况,除了秦义军本部,嬴庆手下还有女营和少年营,总兵力在一万六。
但真正的战兵,只有秦义军本部八千余人,其中半数是这一两个月聚集的青壮,训练时间尚短,称不上精兵。
女营和少年营也一样,有半数以上是新兵,且女子与少年在战场能有多大用处?
所以,他结合双方的情况判断,双方正面而战,当为势均力敌。
杨鹤连忙问道:“如果加上随军劳役一千多人,我们便有万余兵力,胜算大于大于五五之数?”
洪承畴略微犹豫后说道:“大人,劳役未经训练,对付毛贼尚可,但与庆贼所部反贼作战,用处不大!”
说到这儿,他连忙问了一句:“大人,何必如此冒险?”
杨鹤解释道:“庆贼所部若不抑制,等勤王兵马赶回,新加入的贼兵便会成为可战之兵,说不得到时同等兵力的边军精锐,都奈何不得庆贼!”
洪承畴闻言,点了点头,认同杨鹤所言。
他们明军,先后有数部人马败于秦义军手中,遗失的甲胄武器,足以让近万兵马全副武装。
如此规模的着甲大军,纵然只是贼寇,也不可小觑。
要知道,明军边军的着甲率,也就蓟辽那边高些,普遍达到八成以上,其中铁甲占据三分之一。
而其余各边镇的着甲率,普遍只有五成上下,其中铁甲更是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内地各镇兵马,着甲率更低,能达到三成的,少之又少。
也就是说,若秦义军的着甲率,按照除蓟辽之外的边军标准,将达到两万可战贼兵。
见洪承畴点头,杨鹤下令道:“传令,各部立即备战,明日对庆贼所部发起进攻!”
他目光看向洪承畴:“彦演,若庆贼正面接战,由你全权指挥调度,本督从旁协助!”
洪承畴眉头紧皱:“大人,这……”
杨鹤抬手打断:“有什么后果,本督一力担之,你放心施为便是!”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洪承畴只好拱手领命:“是,大人!”
见洪承畴答应,杨鹤翻身上马,带着众人返回营地。
秦义军这边,看到嬴庆等人安全回来,所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就怕明军有什么阴谋诡计。
嬴庆回到中军大帐,种光道立即闻讯寻来:“大帅,情况如何?”
“与我们之前猜的一样,杨鹤想要劝降!”嬴庆坐下后开口说道。
“明军没有必胜的把握,劝降是必然!”种光道开口,随即话头一转:“大帅,刚刚得到消息,杨鹤派人收拢了刘应遇残部一千六百多明军,上午会到了杨鹤营中!”
嬴庆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问道:“我们准备的如何了?”
自从知道杨鹤率军往耀州而来,他们就开始了备战,并制定了正面作战的计划与安排,如今已有四五日时间。
种光道拱手回道:“回大帅,已经准备妥当!”
“报~!”
一名夜不收进入大帐内,拱手说道:“禀报大帅,杨鹤等人回营后,明军没有拔营的动作,似乎还在备战!”
“好!”嬴庆一拍桌案,站起身来。
种光道笑着说道:“大帅,看来杨鹤是准备与我们正面一战了!”
“明日就让杨鹤好好喝上一壶!”嬴庆满脸自信的笑容。
随即,他对帐内传令兵吩咐道:“传令,让伙房多杀牲畜,今日让军中各部兄弟姐妹吃好吃饱,早早休息,今晚三更造饭,四更整军,五更全军出发,与明军正面一战!”
(pS: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说着,他目光看向种光道:“军师,你去安排各部,到时按照我们之前定下的排兵布阵之法整军!”
“是,大帅!”种光道拱手领命,随即匆匆离开大帐。
而明军营地中,杨鹤也几乎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三更造饭,五更拔营。
三更时分,本该如同往日一般十分安静,但秦义军和明军的营地中,确是一片忙碌。
伙夫生火造饭,士卒穿甲配刀。
黑夜之下,双方的夜不收、斥候于两营之间往返,不断将敌方的动作汇报给己方将官,若是碰上,则是一场厮杀。
五更时分,秦义军和明军,似乎带着默契般,同时离营,然后相互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