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是那个百岁的老人,他变回了那个十五岁的少年林楚生,
穿着一身几乎快要散架的破旧军装,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从怀中掏出那把跟随他多年的盒子炮,熟练地压满子弹,“咔嚓”一声,将枪栓拉开,子弹上膛。
“跟我来!”
他用稚嫩却又掷地有声的话语,向着身后的弟兄们发出了怒吼。
然后,他第一个跃出了战壕,向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点,发起了决死冲锋……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卧室。
林念北像往常一样,轻轻推开父亲的房门,准备伺候老人家起床。
“爸,该起了。”他轻声唤道。
床上的人,没有任何回应。
林念北心中微微一紧,快步走到床边。
只见林楚生安详地躺在床上,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仿佛只是沉沉睡去。
被子盖得整整齐齐,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姿势一如往常。
“爸?”林念北又唤了一声,声音有些发颤。
他伸出手,轻轻碰了碰父亲的脸颊。
冰冷。
没有一丝温度。
林念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探向父亲的鼻息……
没有呼吸。
他又去摸父亲的脉搏……
一片死寂。
“爸——!”
一声凄厉的呼喊,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这位戎马一生,创造了无数战争奇迹,被誉为“军神在世”的共和国传奇将领,
龙国的奠基人之一,在度过了他百岁寿辰的那个夜晚,在那个回到了青春与战火的梦境中,安详地与世长辞。
他走得那样平静,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仿佛完成了他所有的使命,
终于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去与那些阔别已久的战友们团聚了。
林念北扑倒在床前,紧紧握住父亲那冰冷的手,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他想起了父亲对他的教诲,想起了父亲对他的期望,想起了父亲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付出的一切。
他知道,父亲这一生,太累了,太苦了,也太辉煌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林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向了共和国的最高层。
共和国的天,仿佛在这一刻,塌了一角。
那颗指引着无数人方向的将星,陨落了。
林楚生逝世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惊雷,迅速传遍了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也震动了整个世界。
京城,乃至全国,都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痛氛围之中。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所有媒体平台都在第一时间中断了正常播报,转为播放林楚生生平事迹的纪录片和悼念专题。
无数民众自发地走出家门,聚集在广场、公园,手捧鲜花,点燃蜡烛,默默地为这位传奇元勋祈祷,寄托哀思。
“林帅,一路走好!”
“您是龙国的脊梁,我们永远怀念您!”
“没有您和那一代人的浴血奋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网络上,无数的留言如同潮水般涌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林楚生的敬仰与缅怀。
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颤抖着双手在键盘上敲下对老首长的追忆;
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则通过父辈的讲述和历史资料,了解了这位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同样表达着深切的哀悼。
自发的哀悼活动,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
许多城市降下了半旗,公共娱乐场所也自觉停止了营业。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高敬意。
数日后,林楚生的追悼大会在燕平隆重举行。
共和国的重要人物悉数出席,各国政要和国际友人也纷纷发来唁电或派代表参加。
追悼会结束后,便是送灵。
当覆盖着鲜红旗帜的灵柩,在林念北等亲属的护送下,
缓缓从会堂抬出,安放在灵车上时,长安街两侧,早已被前来送行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自发前来的民众,从清晨便开始聚集。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兵,胸前佩戴着已经褪色的军功章,颤巍巍地举手敬礼;
有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手持白菊,稚嫩的脸上写满了肃穆;
有普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他们从共和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只为送别这位他们心中敬爱的林帅最后一程。
人群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没有口号,没有喧哗,只有压抑的啜泣声和相机快门轻轻的咔嚓声。
当灵车缓缓驶过,无数朵洁白的鲜花,如同雪片般撒向灵车,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
“敬礼——!”不知是谁,在人群中用沙哑的声音高喊了一声。
唰!
所有佩戴过军衔、穿过军装的人,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
都下意识地并拢双腿,挺直腰杆,举起了右手,向着灵车,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那一个个标准的军礼,汇聚成一片钢铁的森林,表达着共和国军人对这位老统帅最崇高的敬意。
火化的那一天,燕平市的天空有些阴沉,仿佛也在为这位巨星的陨落而垂泪。
长街之上,送别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他们默默地目送着这位百岁战神的灵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国际社会也对林楚生的逝世表达了高度关注和深切哀悼。
联合国总部及多个国际机构,都史无前例地降下半旗,以示对这位为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传奇军事家的敬意。
许多国家的驻龙国使馆和外交部,也纷纷降半旗致哀。
一些曾经在战场上与林楚生交过手,甚至是被他打得丢盔弃甲的对手国家,
其退役将领和学者,也公开发表文章,承认林楚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和“天才的军事家”。
白头鹰国的《时代周刊》更是用整个封面刊登了林楚生年轻时戎装策马的黑白照片,
标题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位传奇的永生”。
林楚生的人生画卷,虽然在百岁高龄时缓缓合拢,但他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所立下的不朽功勋,
他那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他那铁血丹心的家国情怀,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他的故事,被编入史册,被拍成电影,被万口传颂。
他的军事理论,特别是晚年提出的“合成化、信息化、空地一体”的建军思想,
早已成为共和国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深刻地影响了共和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
他那句在黑虎山起事时喊出的“跟我来!”,
更是成为了一种精神图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国的后辈儿孙,
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勇往直前,不懈奋斗。
岁月流逝,英雄不朽。
林楚生的传奇,与他所深爱的这个国家,一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