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银针绣尽山河图(叁)
第三回 银针破迷障 素手启玄机(上)
书接上回!
姑苏城外的董氏旧宅,坐落在七里山塘的尽头。
这里本是董家三代居住的园林式宅院,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透着江南文人的雅致。
可如今,门前那一对明代初年的青石狮子,被换成了鎏金的狰狞石兽,朱漆大门上钉着碗口大的铜钉,门楣上悬挂着“周府别院”的烫金牌匾,处处透着暴发户的俗气。
董小宛的马车停在宅前时,正值午后。
斜阳照在斑驳的粉墙上,她恍惚看见九岁时的自己正在墙边追逐蝴蝶,母亲坐在紫藤架下绣花,父亲在书房里临帖……这一切,都被中门大开的声响打断。
数个身着锦缎的豪奴,拥着一个戴琥珀笠的胖子出来。这人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团团的脸上嵌着一双细长的眼睛,手指上戴满了各色宝石戒指,正是当地最大的盐商周奎。
他眯着眼打量董小宛,目光在她素净的衣裙上转了一圈,然后冷笑道:“董姑娘大驾光临,可是要回这宅子?”
董小宛福了一福:“周老爷明鉴。这宅子乃先父所遗,还望……”
“想要宅子?可以!”周奎打断她的话,从袖中掏出一卷泛黄的图样,“除非……你在三日内绣出这《璇玑图》!”
展开的图样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八百四十一个字,纵横各二十九字,五彩相间,熠熠生辉。这正是前秦才女苏蕙为挽回丈夫心意所织的回文诗锦,传说其中暗藏玄机,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冒辟疆上前一步:“周老爷这要求未免强人所难。《璇玑图》失传已久,便是当年苏蕙本人也织了三个月...”
“你是何人?”周奎眼睛一瞪。
“在下冒辟疆。”说完,作了个揖。
“哦,原来是你,世显贤侄来信提过你,久闻大名。”
“不过,这是鄙人和董小姐的私事,冒公子若是觉得为难,大可以带着美人回去。”周奎皮笑肉不笑,“只是,我听说董姑娘身怀‘灵纹绣’绝技,应该不会被这点小事难倒吧?”
董小宛心中一震,这周奎显然是有备而来。她的目光瞥过那张黄皮图样,竟然发现其中几处针法标注,会与家传的“灵纹绣”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我答应。”董小宛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三日后,在此交货。”
周奎哈哈大笑:“爽快!不过若是绣不成……”他老谋深算地看了眼宅院,“这宅子和宅子里的东西,可就归我了。”
就在此时,一个身着绛紫色长衫的中年文士从门内踱步而出,手持折扇,面带微笑。此人是周奎的幕僚陆先生,据说此人精通奇门遁甲,深得周奎信任。
“董姑娘果然爽快。”陆先生轻摇折扇,“不过,在下要提醒姑娘,这《璇玑图》可不止是绣工精巧那么简单。图中暗藏玄机,若是不能参透其中奥秘,恐怕绣成了也是徒劳。”
董小宛心中一动,隐约觉得这话中另有深意。
回城的马车上,冒辟疆忧心忡忡:“姑娘何必答应?这分明是个圈套。”
董小宛望着车外飞逝的街景,轻声道:“公子可注意到,那图样上有几处标记,用的是董家秘传的符号。我怀疑周奎手中,可能有我董家的遗物。”
马车行至山塘街,但见河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忽然,一个卖花的妙龄少女拦在车前,向董小宛递上一束玉兰花:“有位先生让我给董姑娘送花。”
董小宛接过花束,发现花中藏着一张小笺:“今夜子时,虎丘剑池一见。”落款处画着一枚小小的银针。
冒辟疆探身皱眉道:“恐怕有诈,小心为上。”
董小宛沉吟片刻:“既然对方知道银针标记,想必与我们董家有些渊源。无论如何,我要去一趟。”
冒辟疆知董小宛心意已决,说道:“好,我陪你一起去。”
“不……董公子,笺上虽没有明言,但此事如此蹊跷,怕人多了对方会有戒心,反而坏了事儿。”
当晚,他们下榻在观前街的云来客栈。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庭院深深,很是幽静。冒辟疆取出随身携带的《璇玑图》残本,二人挑灯研读。烛光摇曳,将他们的身影投在窗纸上。
“你看这里。”董小宛指着图中一处,“‘仁智怀德圣虞唐’这句,若是倒读便成了‘唐虞圣德怀智仁’,意境全然不同。”
冒辟疆赞叹:“果然玄妙!不过最难的还是要用五彩丝线表现出这些变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觉已到亥时。期间,冒辟疆时不时的看着时间。
董小宛起身,冒辟疆再次提出相陪,但董小宛还是坚持一个人去赴约。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
董小宛独自一人,依约来到虎丘剑池。
月色下的剑池泛着幽光,四周古木参天,显得格外阴森。一个黑影从树后转出,竟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来人,可是董家后人?”老者声音沙哑。
小宛福身行礼:“晚辈董小宛,不知前辈是……”
“老夫姓程,大家都叫我程老七,是你祖父的故交。今日冒险与你相见,是要告诉你,那《璇玑图》中藏着大明龙脉的秘密。周奎背后,另有其人。”
说完,老者从怀中取出一枚银针,与董小宛随身携带的那枚一模一样。
话音刚落,忽然破空声至,数支弩箭从暗处射来。程老七一把推开董小宛,自己却中箭倒地。
“快走!”程老七口吐鲜血,“去找……找青云子……”
董小宛还待施救,却见更多黑衣人从四面围来。
她捏紧程老七趁乱塞给他的一张小笺,含泪离去。
回到客栈,小宛将经过告知冒辟疆。二人正在商议,忽然屋顶传来一声轻响,说时迟那时快,一支弩箭破窗而入。冒辟疆纵身将董小宛扑倒,左臂被箭矢划出一道血痕。
“公子!”董小宛惊呼,急忙扯断袖口为他包扎。鲜血浸透了青衫,她却发现伤口处的血色发暗。
“箭上有毒!”
银针在烛火下淬出寒光,董小宛手法如飞,在冒辟疆臂上连扎数针,黑色的毒血顺着银针滴落。“他们越怕,我越要绣成此图。”她咬牙道,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