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出来白玉珍也觉得自己和广东那边的人接触多了,出口不是秀逗要不就是说什么瓦特了。
一个好的科研带头人,你一个私营单位你就不能不考虑他一家人的生活问题,免除了人家的后顾之忧才可以让人家安心为你工作。
白玉珍在后排位置闭起双眼。
今后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福利待遇方面一定要加快改革,国内集团企业采用的还是国营单位通用管理机制明显的已经不满足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人事发展需求,内地这边必须加快学习香港和深圳达远贸易俞子峰那边的企业管理模式,要结合内地的实际情况,什么样的人才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都必须逐步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性文件,不能再大而化之了。
小公司,小企业前期可以依靠个人人格魅力靠几个人的聪明、靠勇气、运气发展起来。
大公司大集团不行,很多牵扯到每一个人自身利益方面的事情不可能由某一个人说了算。企业大了,不管是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滋生出一个个的小团体利益,滋生出山头派别来又会互相掣肘这样那样的内部相互消耗的现象。
集团化管理需要结合当时当下的社会环境制定出来。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集团内部规章制度直接按照公司制度执行就好,企业大了没有相对应的制度性管理方式会乱套的,没有如臂使指的管理流程的工作会把人累垮。
国内国营企业最大的问题不是其他,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机构人员臃肿,后勤负担太重,坛坛罐罐太多。
白玉珍整理了一下大衣,睁开眼眼望车窗外。
这么大的国家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还好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可是哪有那么容易,这么大的国家,从以前的全民所有制改革向着自由市场经济迈步,不是说不能够简单的一刀切,你说裁撤就裁撤,说起来容易,裁撤下来的人员如何安置,安置不好是会出大乱子的。
全国的重点国营企事业单位那么多,其中有那么多涉及到国防科技、军工、前沿科技。涉及到国防科技、军工、前沿科技的这些单位不但不能动,还必须加大投入整合。
不容易啊。
可改变哪个又是容易的。
改革的第一刀自然的落到了关乎民生的轻工业、食品等行业。不是说国家最先要拿这些企业开刀改革,原因是相对而言这些企业推向市场它们更容易适应市场,更容易参与到残酷的市场竞争当中,也更容易存活下来。
国家大中型企业改制,国防军工企业改制暂时你想都不要想,当下把他们推向市场,无疑是自乱阵脚,自毁根基的蠢蛋想法。
一帮子书生言论自认为是改革的专家,高谈阔论的说什么要学习西方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放开市场让我们国家参与到全球化的市场当中去。
哼,放开了,10亿人必然会沦为西方发达世界国家垃圾产品的倾销地,国家脆弱的科技、化工等制造业还没有真正起步就会被连根拔起。
国家大事是国家上层考虑的事。
国家也好个人也罢,改变自己的永远是以往记忆最深处最痛的痛点开始。
自家宫主要建立的科研单位人事方面要求相对比较单一,人员我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不需要那么多的弯弯绕。
白玉珍看向副驾驶位的小万,这丫头管人事负责上下联络才能足以胜任,还是尽快的把办公室主任给配备上才好,后勤一块她就不是那块料。
想到自己的两个孙儿,华子君得自己衣钵;华子军,看吧,这个孙子不可能成为集团公司核心成员,看他能力今后随他自己发展吧。
想到还很年轻的宗主白玉珍笑了。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这是1957年毛主席出访苏联接见近3000在苏留学生和实习生时说过的话。
是啊,一代人老去,新的一代人一定会撑起我泱泱华夏一片天。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老家伙们只要把前路哪怕是趟平一点也是好的。
--------
春风又绿江两岸。
燕京没有江,只有河。
燕京主要有五大水系,分别是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泃河。这些河流都发源于西北山地,流经燕京最终汇入渤海。
永航站着的地方是卢沟晓月的地方。
明清时,卢沟桥是进出京师要津,桥下水流滚滚,桥上过客如织。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明代诗人杨荣的这首诗描绘了当年“卢沟晓月”的美景。
如今,也就是自1985年8月24日起卢沟桥正式禁止机动车和畜力车通行,退出交通运输行列作为珍贵文物进行保护。
永定河自卢沟桥一路往下,从门头沟到大兴、房山、丰台、石景山五个区,永定河流过燕京流向渤海湾却并无多少水流。
水啊,从来都不会慷慨。
燕京城这几年几乎年年春天都要接受来自北方沙尘天气的洗礼。
沙尘漫天时,整个城市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黄的纱幕,街头的树木在风沙中隐隐约约,行人们也都掩面匆匆而过,尽量躲避着这恼人的沙尘。曾经那碧波荡漾的永定河,如今只剩浅浅的流淌。
“看到了什么?”
我能看到什么,弘通和尚今天又变得奇奇怪怪。
我知道这儿是日本鬼子当年全面入侵我华夏开始的地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发生于此。当晚,日寇以失踪一名士兵为借口,要过桥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二十九军守桥部队的拒绝。在此展开激战,守军挥舞大刀,寒光四射,日寇丧胆。)
难道在这儿你个老和尚还能看到当年抗击日寇时我华夏儿女的英魂不成。
老和尚佛口轻语: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
石桥马迹霜初滑,茅屋鸡鸣夜欲阑。
北上已看京阙近,五云深处是金銮。”
杨荣,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
这能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杨荣很牛。
杨荣你再牛你又不是侦察英雄杨子荣。
“小友不要看月,你看这太阳可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