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府有个叫柳青的落魄公子,祖上原是做过知府的,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偌大家业被他败得只剩一座破败的老宅。要说这柳青,文不成武不就,偏生迷上了斗蟋蟀,整日里揣着蛐蛐罐子往赌场里钻,家人劝他也不听,反倒说:“你们懂什么?这小小蟋蟀,能抵万贯家财!”
话虽如此,可他养的蟋蟀十斗九输,没半年光景,连老宅的家具都被他拆卖得差不多了。这日,柳青又输了个精光,垂头丧气地往家走,路过城西乱坟岗时,忽闻一阵清亮蟋蟀鸣叫,声如金玉相击,煞是不凡。
柳青顿时来了精神,循声而去,拨开乱草,见一青石缝中伏着一只蟋蟀。定睛一看,大失所望——这蟋蟀通体淡黄,个头不大,触须短小,看上去病恹恹的,与寻常野虫无异。
“罢了罢了,穷途末路,连你这小虫也来欺我。”柳青长叹一声,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今日是亡父忌日,心中一阵酸楚,对着坟岗方向拜了三拜。回头再看那蟋蟀,竟从石缝中跳出,落在他鞋面上,一动不动。
柳青觉得有趣,顺手将其收入怀中空罐,喃喃道:“你既跟我,便叫你‘常胜将军’吧,图个吉利。”
谁知这看似不起眼的小虫,竟真应了它的名字。三日后,柳青饥肠辘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赌场,结果“常胜将军”上场不过三招,便咬断了对手一条大腿。柳青赢了三两银子,喜出望外。
自此,“常胜将军”一路过关斩将,从未败北。更奇的是,这蟋蟀斗法与众不同,从不急于进攻,总是待对方扑来,才轻巧闪避,瞅准破绽,一击制胜。不出三月,柳青不仅赎回了老宅,还添置了新家具,衣衫也光鲜起来。
“柳公子的‘常胜将军’真是神了!”赌场里人人称奇。
消息很快传到了江宁首富赵百万耳中。这赵百万也是个蟋蟀迷,养着一只“黑阎王”,号称打遍江南无敌手。他派人请来柳青,开门见山:“听说你的‘常胜将军’很是了得,与我的‘黑阎王’斗一场如何?赌注一千两。”
柳青心中忐忑,但见赵百万盛气凌人,一时血气上涌,竟应了下来。
回家后,柳青对着“常胜将军”发愁:“那‘黑阎王’凶名在外,你可有把握?”蟋蟀在罐中轻鸣两声,似在回应。
三日后,赵家张灯结彩,江宁府的蟋蟀爱好者齐聚一堂。赵百万的“黑阎王”果然威风凛凛,通体乌黑发亮,个头有寻常蟋蟀两个大,触须如铁,鸣声震耳。
“‘常胜将军’危矣!”众人见状,纷纷摇头。
两虫入盆,“黑阎王”如闪电般扑向“常胜将军”,眼看就要得手,却扑了个空。“常胜将军”不知何时已转到它身后,轻轻一口,正咬在“黑阎王”后腿上。
“黑阎王”吃痛,暴怒转身,疯狂扑咬。“常胜将军”却总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宛若闲庭信步。十几个回合后,“黑阎王”气喘吁吁,动作渐缓。
突然,“常胜将军”凌空跃起,直取“黑阎王”脖颈,只听“咔嚓”一声,“黑阎王”身首分离。
满堂哗然。
赵百万脸色铁青,却不得不佩服:“果然是‘常胜将军’!这一千两,归你了!”
柳青自此名声大噪,家产越积越厚,竟比祖上最风光时还要富裕。可他渐渐发现,“常胜将军”每斗一场,次日便显得疲惫几分,心中隐隐不安。
这年秋天,京城来了位王爷,听闻“常胜将军”威名,特来江宁,要与柳青一较高下。
王爷的蟋蟀名唤“金翅大王”,据说是御苑中所得异种,通体金黄,双翅如金片相击,已连胜四十三场,未尝败绩。
“本王与你赌全部家产,”王爷笑眯眯地说,“你若赢了,本王赏你黄金千两,保举你个官职;你若输了,家产尽归本王。”
柳青本欲推辞,可王爷势大,不敢得罪,只得应下。
决战前夜,柳青对着“常胜将军”喃喃自语:“明日一战,凶多吉少。我知你通灵,若不愿战,今夜便自行离去吧。”
次日清晨,柳青打开罐盖,“常胜将军”仍在其中,振翅轻鸣,似在鼓舞。
赛场设在江宁府最大的酒楼,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王爷的“金翅大王”果然非同凡响,甫一出场,便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这般威势,‘常胜将军’怕是难敌啊!”有人低语。
两虫入盆,“金翅大王”立即发起猛攻,快如闪电。“常胜将军”勉力躲闪,却显得颇为吃力。
“今日这‘常胜将军’怎么不如往日灵活?”观战者疑惑。
柳青心中明白,连日征战,“常胜将军”已是强弩之末。
果然,三十回合后,“常胜将军”动作渐慢,被“金翅大王”一口咬在左腿上,顿时踉跄后退。
“完了!”柳青心头一紧。
“金翅大王”乘胜追击,眼看就要咬住“常胜将军”脖颈。千钧一发之际,“常胜将军”突然跃起,不偏不倚,正落在“金翅大王”背上,一口咬向其颈项。
“金翅大王”拼命挣扎,却甩不脱背上的对手。两虫在盆中翻滚,金翅拍击声、嘶鸣声不绝于耳。
突然,一切静止。
“常胜将军”摇摇晃晃站起,它的左腿已断,浑身是伤,却仍昂首挺立。身旁,“金翅大王”仰面朝天,已然气绝。
“赢了!‘常胜将军’赢了!”观众沸腾。
柳青却一个箭步冲上前,小心翼翼捧起“常胜将军”。小虫在他掌心轻鸣一声,声音微弱,随后缓缓倒下,再也不动。
“常胜将军...力竭而亡了!”有人惊呼。
王爷见状,长叹一声:“好一个忠勇的蟋蟀!宁可战死,不肯败北。柳公子,赌注照付,你好生安葬它吧。”
柳青捧着“常胜将军”的尸身,泪如雨下。
三日后,柳青在乱坟岗旁择一风水宝地,为“常胜将军”修建了一座小坟,立碑曰:“义虫常胜将军之墓”。下葬那天,不少受过柳青接济的穷苦百姓自发前来送行。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柳青果真金盆洗手,再不斗虫。有人重金请他出山,他皆婉拒:“世间再无‘常胜将军’,柳某亦不再斗蟋蟀。”
他在老宅旁开了一家学堂,免费教导贫苦子弟读书识字。每逢清明,必带香烛果品,去“常胜将军”墓前祭扫。
这年清明,柳青照例前去扫墓,却发现墓前坐着一位白发老翁。
老翁见他,笑道:“柳公子别来无恙?”
柳青诧异:“老丈认得柳某?”
老翁捋须微笑:“公子可还记得,当年在此偶得‘常胜将军’之事?”
柳青点头。
老翁道:“实不相瞒,那‘常胜将军’并非凡虫。它本是天上星官,因犯小错被贬下界,需助一位有缘人重振家业,方能重返天庭。它选中了你,却见你日渐沉迷赌斗,心中忧虑。那日决战,它本可活命,但知此战关系你的全部家产,宁可耗尽元神,也要保你周全。”
柳青闻言,怔在原地,许久才道:“原来...它竟为我付出如此...”
老翁点头:“它临终前有一言托我转告:赌斗终是虚妄,济世方得长久。望公子谨记。”
言罢,老翁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不见。
柳青对着“常胜将军”的墓碑重重磕了三个头,泪流满面。
此后,柳青广行善事,修桥铺路,扶危济困,成为江宁府有名的大善人。每年蟋蟀鸣叫的季节,他仍会去“常胜将军”墓前坐坐,但手中捧着的,不再是蛐蛐罐,而是一卷诗书。
有人说,曾在月明之夜,见一青衣童子立于柳青窗外,聆听他教孩子们读书,模样竟与当年那只蟋蟀有几分神似...
而那“常胜将军”的故事,也在江宁府代代流传,提醒着后人:万物有灵,莫欺微小;赌斗伤身,行善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