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林素素肚子里那娃满了三个月,好家伙,那胃口是真开了闸了!
吃啥都香。
以前闻着油腻味就想吐,现在看见安母做的红烧肉,林素素的眼睛都放光。
脸蛋子也红扑扑的,皮肤细腻得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整个人看着就滋润。
可这舒坦劲儿里头,藏着事儿呢。
林素素摸着自己微微鼓起来的小肚子,心里直打鼓。
“娘,青山,我觉着快藏不住了。今儿个去店里,隔壁那老板娘盯着我瞅了半天,问我是不是最近伙食管得太好,长肉了。”
安母凑近了仔细一瞧,眉头就皱起来了。
“可不是嘛!又显了点!你这身子骨本来就不显胖,这稍微一鼓溜,明白人细瞅准能看出来!”
安青山握着媳妇儿的手,感觉她手心有点潮,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安母和张振邦开了口。
“娘,我跟素素琢磨好些天了。这孩子在县城生,太扎眼!街道上那些人的眼睛都跟探照灯似的。我俩想着去海市生!”
“去海市?!”
安母一听就急了。
“那么老远!人生地不熟的,你俩咋弄啊?”
张振邦吧嗒了两口烟,慢慢点了点头。
“青山和素素想的没错。留在县城,人多嘴杂,保不齐哪个环节就漏了风。去海市那边,能松快不少。我在海市还有几个老伙计,联系医院啥的都能搭把手。”
他顿了顿,看向安青山和林素素。
“你们在海市不是有处小房子吗?收拾收拾也能住,比租房子强,更自在。”
见张振邦也这么说,安母这心就算悬着,也只能先往下放放。
可她又发愁另一件事。
“去海市是好,可这一大家子咋整?”
她是发愁这整天跟开了锅似的家。
“辰辰和悦悦还离不开人,安安他们四个上学吃饭也是一摊子事。就我们这两把老骨头,伺候六个小祖宗,恐怕顾不过来!”
这正是安青山和林素素最头疼的地方。
六个娃,四小只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辰辰悦悦更是离了人不行。
光靠俩老人,真忙活不过来。
安青山眼神挺坚决,看样子是铁了心了。
“娘,爹,就是因为家里离不开人,我俩才想了另一个招儿,咱家得请个保姆!”
“请保姆?!”
安母声儿都变了调,眼睛瞪得溜圆。
好像听见了啥天方夜谭!
这年头,谁家敢想雇保姆这事儿啊?
那得是啥样的大户人家?
“青山!你你钱多烧的啊?那得花多少票子?再说,找个外人来家里,底细不清不楚的,能放心吗?”
安青山赶紧解释。
“娘,钱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早点铺还有素素那俩服装店生意还成,也挣钱了,雇个保姆的工钱还出得起。
关键是只有这样,我跟素素去海市心里也踏实。
不然我们在外头,光惦记家里,素素这胎也养不好。”
林素素也软声劝道。
“娘,我知道雇保姆是笔大开销,也怕请来的人不地道。可眼下没更好的法子了。总不能把六个孩子都扔给你们二老,那也太累了。
咱找个老实巴交、手脚麻利的,主要帮你搭把手干家务、看着辰辰悦悦,你也能腾出空来歇歇,顺带盯着点就行。”
张振邦在旁边开了腔。
“青山和素素说的在理。咱不能光盯着那点钱看。孩子们都小,得精心照看。咱俩这精力,管好六个娃的吃喝拉撒、上学下学,就顶天了。
素素去海市生产是大事,不能让她在后头扯着心。雇个保姆,花了钱,但买了咱全家安心,买了素素能稳稳当当养胎,值!”
安母听着儿子、媳妇和老伴你一言我一语,心里的那股子别扭劲儿慢慢下去了,开始琢磨这事的可行性。
她瞅瞅身边睡得呼呼的辰辰悦悦,再想想白天那几个放学回来就跟孙猴子似的大的。
安母不得不承认,光靠他们老两口是真够呛。
尤其青山和素素要是不在家……
她叹了口气,算是松了口。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这保姆,上哪儿找去?得知根知底、老实可靠才行啊!这年头,人心隔肚皮。”
见娘松了口风,安青山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娘,你放心!这人选,我跟素素也寻思了。不能找那太精明的,就得找本分、能吃苦、话不多的。最好是附近知根知底的。”
“反正还有时间,先打听着。”
林素素接话道。
听到儿媳妇这话,安母也没再说啥了。
几天后,安红英回家吃饭听说了这事儿。
“我这儿倒是有个人选,你们瞅瞅行不?”
几双眼睛都看向她。
“就咱寨子村,村西头那老王家的媳妇,王秀娥,还记得不?”
“哦,记得!从前和你关系还挺好?”
安红英从前没结婚的时候和王秀娥经常一块玩。
安红英说。
“她男人去年在矿上出事没了,家里就剩她一个,带着个十来岁的儿子上高中天天在学校也不经常回家,婆婆前年也没了。
她那人,没别的,就是勤快,老实得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在村里,谁家忙不过来喊她搭把手,她从不推辞,干活利索,也不嚼舌根子。
就是命苦,家里没个顶梁柱,日子过得紧巴。要是请她来,她一准儿乐意,咱也放心。”
安母眯着眼想了一下。
“王秀娥是不是那个个子不高,见人就低头笑,不太爱说话的那个?”
“对对对!就是她!”
安红英赶紧点头。
“她闺女也懂事,不闹人。要是她来咱家,咱管吃管住,再开份工钱,指定比她一个人在村里土里刨食强!”
安青山和林素素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人选靠谱。
王秀娥是本村人,底细清楚,人老实勤快,家里又确实困难,肯定会珍惜这活儿。
“我看行!”
安青山拍了板。
“姐,那你这两天有空回趟寨子村,私下问问王秀娥的意思。她要愿意,就把人接来。工钱就按县城里的规矩给,咱不亏待人。”
安母见人选落到了知根知底的王秀娥身上,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秀娥那孩子是个老实干活的人。让她来,我放心。”
事情定下后,安青山心里还搁着一件事。
他瞅了个空,对安母和张振邦说。
“张伯娘,我跟素素这趟去海市,估摸着得小半年才能回来。临走前,我想带着孩子们回村一趟,去给我爹上上坟,跟他说说话。”
安母听了,眼眶一下子就有点湿润了,点了点头。
“是该去告诉你爹一声,让他也高兴高兴。”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张振邦放下手里的烟斗,很自然地接话道。
“我也一起去。得去跟青山爹念叨念叨,让他放心,家里一切都好,孩子们都好。”
他这话说得平静,却让安母和安青山心里都热乎乎的。张振邦这是真把自个儿当成了安家的一份子了。
于是,挑了个周末,安家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地回了寨子村。
正值农忙,村里倒是没遇到几个人。
都在田里干活。
这倒是让安母松了口气。
一伙人回到从前的老房子。
安母带着闺女准备上坟用的东西。
一行人来到村后的山坡上,安父的坟前很干净。
安母摆上准备好的点心、水果,烧了纸钱。
安青山带着安安、欣欣、全全、康康,还有懵懂的辰辰悦悦,齐齐跪在坟前。
“爹,我们来看您了。”
安青山声音有些哑。
“家里都挺好的,娘也好,我和素素又要给您添个孙子或孙女了。我们得去海市生,等孩子平安生下来,再带回来给您看。”
四小只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小声说。
“爷爷,我们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
张振邦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等安青山他们都磕完头,他走上前,对着墓碑郑重地鞠了三个躬。
“青山爹,我是张振邦。你在那边放心,家里有我看着,孩子们都有出息,青山娘我也会照顾好。
青山和素素这回去海市,是好事,为了孩子平安。你在天上,多保佑他们顺顺利利的。”
山风吹过,纸钱烧得很旺,灰烬打着旋儿往上飞。
安母看着这一幕,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心里却觉得无比安慰。
林素素轻轻扶住婆婆的胳膊,心里也满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