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手里盛汤的勺子顿在半空。
她望着桌上几乎被扫空的三只鸭子,又瞧了瞧白峤面前堆起的鸭骨,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看着清瘦,饭量倒比寻常壮汉还厉害,这都吃了三只了,竟还要再打包两只烤鸭、一只酱鸭?
都给他打包走了她们几个岂不是又没得吃了?
嘀咕归嘀咕,客人的要求总不能不应。
鸢尾刚要应声,就见江茉从外面走出来,手里还攥着块擦手的粗布巾,围裙上沾着些酱汁的痕迹,却丝毫不显狼狈。
“既如此,便让孟舟再买两只鸭子烤了,酱鸭今日只剩最后一只,也一并包给大人。”
她语气平和,目光掠过桌上的空盘时,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自己做的吃食能被这般认可,总归是件舒心的事。
白峤嘴角终于绷不住向上弯了弯,还端着几分大人的架子,只淡淡“嗯”了一声,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
“算你识趣。”
话虽这般说,可那眼神分明多了几分期待。
等孟舟把打包好的烤鸭和酱鸭拎出来,白峤看着油纸包里渗出的油光,竟破天荒地说了句。
“下次若有新菜式,可遣人去衙门知会一声。”
说罢他拎着烤鸭匆匆离去,背影瞧着竟比来时轻快了几分。
鸢尾望着他的背影,笑出声。
“这位白大人,嘴上硬得很,肚子却诚实得很。”
江茉也笑了,将手里的布巾搭在肩上。
“爱吃是好事,说明咱们的菜合胃口。对了,明日起,土豆炖鸡就先停卖吧。”
“停卖?”鸢尾愣了愣,“姑娘,这土豆炖鸡不是卖得最好的吗?每日辰时开门,不到午时就卖光了,好些老主顾还特意早来排队呢。”
江茉走到窗边望着巷口来来往往的人。
“卖是卖得好,但我看地窖剩下的土豆大都发了嫩芽,发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有毒。与其到时候让客人空跑一趟,不如现在就停售,也好给新菜腾些功夫。”
那些发芽的土豆,她准备找几个农户,种进地里等丰收。
还有不少呢,丰收一定能收很多。
就是没几个懂种土豆的,她得费不少功夫教。
她顿了顿,又道:“再说,总卖一道菜,客人也会腻。得时常有新花样才好。”
鸢尾这才明白过来。
“还是姑娘想得周到。那明日开门,可得跟客人们说清楚,免得他们失望。”
次日一早,桃源居刚卸下门板,邻居王大叔就拎着菜篮子走了进来,嗓门洪亮。
“江老板,来一份土豆炖鸡,再要两个白面馒头,我家老婆子就好这口!”
江茉迎上去,笑着解释。
“王大叔,实在对不住,土豆炖鸡今日起要停售些日子,土豆断货了,得等新货到了才能再做。”
王大叔一听,脸立刻垮了下来。
“怎么就断货了呢?我昨儿还跟老婆子说,今日早点来,省得又卖光了。这可咋整?老婆子念叨了一晚上,就等着吃你做的土豆炖鸡呢。”
他旁边几个刚进来的客人也纷纷附和。
“是啊江老板,怎么突然停售了?我特地从城西过来的,就为这口土豆炖鸡。”
“这土豆炖鸡的汤,我家孩子能就着喝两碗粥,这一停卖,孩子怕是要闹脾气了。”
“江老板,就没别的办法了吗?哪怕少卖点也行啊。”
一时间,饭馆里满是惋惜的声音。
江茉耐心地跟大家解释了缘由,又道:“各位莫急,虽然土豆炖鸡停售了,但咱们今日有新菜上架,是脆皮烤鸭,各位不妨尝尝鲜。”
“脆皮烤鸭?”王大叔皱了皱眉,“我吃过街口张记的卤鸭,肉太柴,还没什么味儿。江老板,你这烤鸭,能有你做的土豆炖鸡好吃?”
旁边的客人也跟着点头,显然对鸭子没什么信心。
毕竟桃源居的土豆炖鸡,早已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名声。
金黄的土豆炖得粉糯,一夹就碎,吸满了鸡汤的鲜香。
鸡肉炖得酥烂,轻轻一撕就能脱骨,咬一口满是汁水,连骨头缝里都浸着味儿,汤里再撒点葱花,鲜得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
这般美味,新出的烤鸭,能比得过吗?
江茉不慌不忙,让孟舟把刚烤好的一只烤鸭端了出来。
烤鸭放在托盘上,浓郁的肉香就立刻弥漫开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只见烤鸭通体油亮金黄,鸭皮紧绷着,泛着光泽,表皮下的油脂还在微微颤动,偶尔有几滴油珠滚落,落在托盘上发出细微的滋滋声。
孟舟手里拿着一把薄如蝉翼的片鸭刀,站在桌旁,手腕轻轻一动,刀刃就顺着鸭皮划了下去。
咔嚓一声脆响,鸭皮应声而开,金黄的油脂瞬间溢出,香气更浓了几分。
他手法娴熟,片下的鸭皮厚薄均匀,边缘带着一圈淡淡的焦香,每一片都裹着晶莹的油脂,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片完鸭皮,再片鸭肉。
那鸭肉粉嫩得很,刀一碰到,就能看到汁水顺着刀刃慢慢渗出。
孟舟将片好的鸭皮和鸭肉分别码在两个白瓷盘里,鸭皮堆得像小山似的,鸭肉则透着淡淡的粉色,还带着果木的清香。
江茉端起一盘鸭皮,递给王大叔。
“王大叔,您先尝尝这鸭皮,不用蘸酱,直接吃,尝尝原汁原味。”
王大叔半信半疑地拿起筷子,夹了一片鸭皮放进嘴里。
刚一入口,鸭皮脆响。
那股子果木的焦香瞬间铺满整个口腔,紧接着,浓郁的油脂在舌尖化开,带着淡淡的清甜,一点都不油腻。
他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夹了一片:“哎?这鸭皮不错啊!脆得很,还不腻,比张记的卤鸭好吃多了!”
旁边的客人见他吃得香,纷纷围过来,江茉便让鸢尾给每人都递了一片鸭皮。
一时间,店里满是咔嚓脆响和赞叹声。
“这鸭皮也太脆了吧!”
“是啊,还带着甜味儿,真好吃!”
“没想到烤鸭的皮能这么香!”
江茉又让鸢尾端上蘸料和葱丝、黄瓜条。
蘸料有两种,一种是甜面酱,酱色浓稠,带着淡淡的酱香。
另一种是梅子酱,颜色鲜红,透着酸甜的气息。
“各位若是觉得鸭皮单吃有些腻,可蘸点甜面酱,裹上葱丝和黄瓜条,用鸭饼卷起来,解腻又爽口,若是喜欢吃甜口的,试试梅子酱,酸甜开胃。”
王大叔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片鸭肉,蘸了点甜面酱,又裹上葱丝和黄瓜条,塞进嘴里。
鸭肉的鲜嫩、甜面酱的酱香、葱丝的微辛、黄瓜条的清爽,在口中交织在一起,层次一下丰富起来。
他嚼了嚼,赞道:“这鸭肉也好吃!嫩得很,还多汁,裹着葱丝和黄瓜条味儿也足,江老板,你这烤鸭和土豆炖鸡各有千秋!”
这话一出,后面来看热闹的客人都来了兴致,纷纷点起烤鸭。
“江老板,给我来一只烤鸭!”
“我也要一只,再多要一份梅子酱!”
“我要半只烤鸭,打包带走!”
江茉笑着应下,让孟舟赶紧去后厨再烤几只。
不一会儿,后厨就传出香气,顺着窗户飘出去,引得巷口路过的人都停下脚步,探头往店里望。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众人犹豫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要不,进去看看?
来到就是缘分,哎,去就去吧!
其中一位是城南的李秀才。
李秀才是个爱吃的,平日里最爱四处寻摸好吃的,桃源居的土豆炖鸡他也常来吃。
今日一来,见大家都在吃烤鸭,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新菜?闻着倒挺香。”
江茉刚要解释,王大叔就抢着说道:“李秀才,这是江老板新做的脆皮烤鸭,可好吃了!你快尝尝,比土豆炖鸡还香!”
李秀才将信将疑,坐下点了半只烤鸭。
等鸭皮和鸭肉端上来,他先闻了闻,果木的清香混合着鸭肉的鲜香,让他瞬间有了食欲。
他夹起一片鸭皮,轻轻咬了一口,脆响过后,油脂的香甜在口中散开,他睁大眼睛。
“这鸭皮竟有这般风味!果木的香气很足,甜而不腻,不错不错。”
他又尝了尝鸭肉,蘸了点梅子酱。
梅子酱的酸甜中和了鸭肉的油脂,让鸭肉的鲜嫩更突出。
“这梅子酱配鸭肉,倒是新奇,很开胃。江老板,你这烤鸭的做法,怕是有什么讲究吧?”
鸢尾竖着耳朵听到,不禁撇撇嘴。
一看就是不经常来吃的,她们老板做饭,哪怕一碗粥都讲究的很,不然哪能做出这般美味?
“确实有几分讲究。这烤鸭处理的时候,要先用香料熬成的水给鸭子浸泡两个时辰,让香料的味道渗进鸭肉里。泡好后,再用糖和白醋调成的水,均匀刷在鸭皮上,晾干后再放进烤炉。”
江茉心情好了也乐意解答客人的问题。
“烤炉里用的是果木,果木燃烧时,会散发出淡淡的果香,烤出来的鸭子,也会带着果香。烤的时候,要控制好火候,先用大火将鸭皮烤脆,再用小火慢慢烤,让鸭肉熟透,还能锁住汁水。这样烤出来的鸭子,皮脆肉嫩,还带着果香,味道自然就不一样了。”
李秀才人都听傻了。
万万没想到,一只鸭子而已,做起来也这样复杂,这算是这只鸭子的鸭生巅峰了吧?
“原来如此!江老板对吃食这般用心,难怪做出来的菜这么好吃。这脆皮烤鸭,比京城的烤鸭还要地道几分!”
这话可不是夸张。
李秀才曾随父亲去京城办事,吃过京城有名的烤鸭,可那烤鸭的皮虽脆,却少了几分果香,肉质也有些柴。
而桃源居的脆皮烤鸭,皮脆得恰到好处,还带着淡淡的果甜,肉质鲜嫩多汁,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哦?京城也有卖烤鸭的?”江茉来了几分兴致。
李秀才见江茉感兴趣,放下筷子侃侃而谈。
“可不是嘛!京城最有名的‘福兴楼’,专卖烤鸭,每日排队能排到巷尾。只是他们用的是枣木烤,虽也香,却少了几分清甜味儿,而且鸭皮烤得偏硬,咬着费劲儿。”
他咂咂嘴,回忆起当年的味道。
“还有那鸭肉,总觉得差了点嫩劲儿,吃多了就腻得慌,哪像你这烤鸭,皮脆得像酥糖,肉嫩得能掐出水,连吃半只都不觉得腻。”
江茉听着,指尖轻轻摩挲着。
她虽没去过京城,也知道各地吃食各有讲究,能让吃过京城名店的李秀才这般夸赞,倒也算是对自己手艺的认可。
“各地口味不同,做法自然也有差异。我这烤鸭,是想着咱们这儿的人偏爱鲜润口感,才特意在火候上多琢磨了些,让鸭皮脆而不硬,鸭肉嫩而不柴。”
李秀才竖起大拇指。
江茉弯弯眉毛,正要说什么。
大橘从外面跳上窗台,盯着李秀才碗里的鸭子看。
李秀才:“???”
他来了趣儿,小声逗弄着大橘。
“怎么,你也想吃烤鸭吗?”
大橘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尾巴尖儿轻轻勾了勾窗沿,琥珀色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那片裹着梅子酱的鸭肉,连耳朵都竖得笔直。
它往前凑了凑,爪子搭在窗台上,鼻尖几乎要碰到桌面。
那模样活像个讨食的孩童,惹得店里客人都笑了起来。
江茉无奈地摇摇头,从柜台给客人品尝的碟子里夹了一小块没蘸酱的鸭肉,放在掌心递到大橘面前。
大橘立刻凑过来,小心翼翼地用舌头卷走鸭肉,细嚼慢咽几下,又抬眼望着江茉,尾巴摇得更欢了,显然是没吃够。
“这猫倒是机灵,还知道挑好吃的要。”李秀才笑着放下筷子,看着大橘赖在窗台上不肯走,“江老板,这猫是店里养的?”
“是啊,这可是我家的招财猫。”江茉摸了摸大橘的脑袋,大橘舒服地眯起眼睛。
她失笑。
想到这小家伙难得有点喜欢吃的食物,低声跟大橘说:“去后院找孟舟,让他给你和雪团一人一根烤鸭腿。”
大橘嗖一下就没了影子。
这话给旁边的食客听见了,酸溜溜道:“当江老板的猫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