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他此刻内心的喜悦。”今日,寡人将为奇儿一家正名。”
他举手示意,另一侧。
李燕儿牵着两名幼童前来宗庙。
当看见嬴正与李奇时,孩子们眼中闪过兴奋,却因先前叮嘱未敢发声。”琪儿、熙儿,过来。”
嬴正招呼三人。
李燕儿小心地牵着孩子登上台阶。
此情此景,众人心中五味杂陈。”难怪大王如此厚待李奇一家,这份殊荣旁人难求。”
归根结底,大王早已知晓李奇乃其亲生子,李奇的后代亦是大王的子孙。
先前我们还误以为大王仅因李奇为秦国建功而格外垂青,实则不然。
唉,大王为何当初未曾言明?如今无论支持浮苏还是胡害,皆以失败告终,输得彻彻底底。
即便大王膝下子女众多,又有谁比得上李奇呢?百官目睹李家备受恩宠,心中无不酸楚。
今日商议立储,众人本信心满满,坚信自己支持的公子能登储位,执掌国正。
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即便心有不甘,面对李奇的声望,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奇位极人臣,掌控秦军重权,麾下百万将士心悦诚服,威名远播。
如今更被确立为嫡长子,试问谁能阻挡?那些公子相较李奇,实难望其项背。
浮苏与胡害争夺太子之位的努力至此化为泡影,只能默默旁观,内心波澜起伏。
不久后,李燕儿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嬴正面前。”奇儿,带他们去宗庙,在列祖列宗牌位前行礼。”
嬴正语气庄重。
李奇毫不迟疑,他深知此日对他意义非凡,将正式认祖归宗,成为嬴氏一脉,接掌秦国。”琪儿、熙儿,随爹爹来。”
李奇牵着两个孩子走到宗庙内已设好的灵位前,这些本是为浮苏或胡害准备的。
秦室宗祠内,香火袅袅。
牌位一字排开,从秦国始祖嬴非子开始,到后来的历代君王——孝公嬴渠梁、惠文王嬴驷、昭襄王嬴稷,直至今日的大秦之主嬴正,无一遗漏。”历史,大秦,天下。”
嬴正目光如炬,语气沉稳:“如今,我已不再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渺小存在,而是真正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大秦王族的一员,是大秦的继承者。”
李奇凝望着这些牌位,内心翻涌着难以言表的激动。
对于炎黄子孙来说,认祖归宗是一种深切的归属感,是心灵深处最本真的呼唤。
过去,失去母亲的他一度如飘零的浮萍,不知归处。
幸而李燕儿的到来,让他有了新的牵挂与延续,儿女的诞生使他的生命重获意义。
然而此刻,当他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根基。
他是嬴正的嫡长子,是未来的大秦继承人,是嬴姓李氏的血脉延续者。”琪儿,熙儿。”
嬴正站于牌位之前,声音洪亮,“今日,你们需向列祖列宗行三拜之礼。”
李奇毫不犹豫,示意身旁的儿女跟随自己一同跪下,恭敬叩首。
两位孩子虽年幼,却也模仿父亲的动作,认真地完成了仪式。”大秦列祖列宗在上,后世子孙嬴正拜见。”
嬴正缓缓俯身,庄重说道:“此子名奇,乃我嬴氏正宗血脉。
蒙天意垂怜,得以重归家族。
他还有两位子女,长女名为李氏赢钰琪,次子名为李氏嬴熙,皆为我族后裔。”
话音落下,这一家族的传承正式完成。”请大秦列祖列宗见证。”
嬴正面向祖宗牌位,恭敬行礼。
片刻后。”奇儿。”
“向列祖列宗行九拜之礼。”
嬴正沉声道。
李奇毫不犹豫,再次俯身九拜。
至此,仪式圆满结束。
随后,嬴正向身旁的寺人示意。
那寺人立即领会意图。
他手握诏书,朗声宣布:“大秦武安君李奇,携其长女李玉玺、子李熙,今日正式归宗,列入宗室谱牒,并获赐王族玉佩。”
“承蒙大王恩典,李奇公子今后将以君王玉佩为凭,纳入宗籍。”
“自此,认祖归宗之事告成。”
“李奇改姓嬴,称嬴奇;李钰琪改姓嬴,称嬴钰琪;李熙亦改姓嬴,称嬴熙。”
寺人清晰宣读完毕。
从此,李奇恢复嬴姓,此后皆以嬴姓称呼。”臣等祝贺武安君重归宗室,位列谱牒。”
“恭喜武安君。”
“贺嬴奇长公子。”
众人齐声恭贺。
在这热烈的氛围中,嬴奇凝视着祖宗牌位,内心既激动又深感肩负重任。”列祖列宗在上。”
“请你们安心。”
“既然我已认祖归宗,便当秉承先辈遗愿,壮大大秦,使其千秋万代绵延不绝。”
“如今虽已一统六国,但这并非终点。”
“未来,我要让大秦更加辉煌,甚至成就凌驾诸天万界的仙武盛世。”
嬴奇目光坚定,默默立誓。
往昔,嬴正登基,继承先祖宏图伟业,以统一天下为目标。
而今,嬴奇回归宗室,身份确定,同样肩负起这一使命,继承先辈遗志,振兴大秦。”娘。”
“若你在天有灵,也该看到奇儿了吧。”
“父王从未让你失望,当年他对你的承诺都已实现,如今你已成为王后。”
“再稍待片刻,奇儿很快便会将你的陵墓迁往王陵,让你安息其中。
待将来我成仙成神之时,必定复活你。”
嬴奇内心充满笃定。
成仙、成神、永生不死,这是他的追求;然而,复活母亲,则是他最大的心愿。
他渴望的不仅是权力,更是一家人永远相伴。”奇儿,起身吧。”
嬴正慈祥地看着儿子与孙子。”多谢父王。”
嬴奇恭敬回应。
这是他首次以“父王”
称呼嬴正。
这一称呼令嬴正眼眸微动,心中激荡不已。”今日,父王将履行昔日诺言。”
“奇儿,这大秦江山,未来属于你。”
嬴正面露笑意,随后转身,恢复一贯的威严姿态。”继续宣读诏书。”
嬴正沉声下令。
寺人立即领会,展开另一份诏书朗声宣读:“嫡长公子嬴齐已认祖归宗,恢复嬴姓,列入宗谱。”
“嬴齐公子战功卓着,助大秦灭六国,天下无人可及,封爵彻侯,统领大秦军权,受百官敬仰,为天下勇士所尊崇。”
“今。”
“册封嬴奇为太子,大秦储君,赐东宫居所,赐太子印信,赐冕服、金冠、玉带,授予东宫文武全权,赐监国之权,节制百官,准许先斩后奏。”
此番封赏让宗庙内外朝臣无不震惊。
要知道,以往太子虽有职权,却仅限于代理正务。
而嬴奇所得权柄,远超历代太子。
嬴奇不仅掌握了监国之权,还能节制百官,甚至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这种权势,无异于一个现代版的秦王,足以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就在这一片惊叹声中,系统的提示音在嬴奇耳畔响起:\"宿主认祖归宗,加入宗族,触发隐藏奖励《天恩赐福》。
该奖励将随机赋予宿主与其身份相符的福利,并伴有天恩神迹。
是否领取?\"
嬴奇心中暗喜,他本就位高权重,若再加上神迹加持,更能震慑群臣。
于是他果断回应:\"领取天恩赐福。”
系统立即确认:\"宿主指令受理,奖励发放中……\"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气氛因寺人的话语变得紧张起来。
然而,还未等众人完全消化这一消息,天穹之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晴空中骤现雷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天意昭示?\"
\"难道是祖先显灵,承认嬴奇为正统?\"
晴雷乍响,让人心生敬畏。
自古以来,人们对鬼神之事深信不疑,此刻更是如此。
紧接着,更加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雷声过后,五彩祥云从天而降,环绕着秦国宗庙所在的天空,景象壮丽非凡,连远处的咸阳城都能清晰看见。
五彩霞光骤现,宛若天降异象,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聚集到宗庙。
一声龙吟凤鸣,回荡云霄。
天穹之上,金龙与金凤的虚影浮现,围绕着霞光旋转,神圣不可方物。
宗庙前众人皆为之震撼,连嬴正也不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奇儿恢复身份,这是神迹吗?还是祖先显灵?”
嬴正内心惊疑不定,思绪翻涌,“当初我归于大秦时,可从未见过这般景象。
难道奇儿真是天命所归?”
宗庙内的文武百官更是神情激动,有人高呼:“此等神迹,亘古未有!奇公子成为太子,实乃天意!”
蒙骜双手举过头顶,仰望天空,龙翔凤舞的奇观让他激动不已。
文武百官无不凝神注视,有人感叹:“嬴奇获封太子,竟有此神迹,难道真为天命所钟?”
“前所未有的奇景,这或许是上苍对大秦的启示,奇公子日后登基,定能助大秦更盛。”
“奇公子无疑为天命之选,他征战六国、奠定大秦基业,无人能及,如此天象,正是证明。”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众皇子公主也面露谦逊之色。”大哥,我确实不及他。”
皇子们低声叹息,自愧不如。
李奇被立为太子,连苍天似乎也为之显灵。
或许,这就是天意。
浮苏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却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
他本就不喜争斗,只是因师长与朝臣的期望,才不得不走上这条路。
得知李奇是自己的亲兄长后,他终于放下心头重担。
也许,他确实不适合继承大统,也不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
胡害却愤怒地低吼,眼中满是怨恨与不甘。
他咬牙切齿,恨声道:“这太子之位本该属于我!凭什么让给他?他凭什么夺走父亲的宠爱?我绝不会饶恕他!”
他对所谓的祥瑞嗤之以鼻,“那些虚妄之言,我根本不信。”
韩非与屠睢望着天空,眼神中既有敬仰又有期待。
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君主并非凡人,而是降临人间的仙神。
当年君主承诺,若能竭尽忠诚,便能获得无上的权势和永生之机。
此刻见到这般异象,他们虽感震撼,却并不意外。
在他们心中,这一切不过是君主力量的体现。
天空中,突然浮现出一枚散发着金光的印玺,仿佛从天而降。
紧接着,一条金龙与一头金凤显现,围绕着印玺护送其缓缓下降,最终稳稳落在李奇面前。
众人惊叹不已,齐声高呼:“果然,奇公子乃是天命所归!”
龙章凤姿间,印玺悬浮于嬴奇眼前,金龙金凤盘旋飞舞,仿若赋予他无上的天命之威。
这般异象,令满朝文武无不震惊。”加入宗族,天恩降临。”
“此情此景,倒像游戏中入派时的神圣仪式。”
“我是诸天万界唯一的玩家,这是独属于我的荣耀。”
“即便在没有修炼的时代,这亦堪称奇迹。”
“以往或许有人对我心存忌惮,却仍执念旧主。
如今,他们眼中只剩敬畏。”
“此乃天威之力,何人敢违?”
“日后掌天下,此神迹必能让万民归心。”
嬴奇暗自思忖。
从炎黄岁月起,诸多帝王皆自称天命所归,借神鬼之说巩固权位。
至秦末,刘邦斩白蛇起义,亦被视为天意。
然彼时仅有传闻,未得见证。
而今,满朝大臣、禁军乃至咸阳百万百姓亲见嬴奇受天眷顾,此神迹必将广为流传。
待其册封太子,天下皆知嬴奇为天命所钟。
此刻文武百官的表情已说明一切。
先前对嬴奇夺嫡的不满,已被深深的敬畏取代。
古往今来,天威之下,谁能不折服?
未知之人竟获此殊荣,令太子受此天眷?这般奇迹再现,众人无不震撼。
在所有人的崇敬目光中,嬴奇双手接过太子印玺,神情庄重。
他高举印玺,面向满朝文武,朗声宣告:“今时今日,吾为大秦太子,承天之明鉴,得此玉玺,必以监国为任,使大秦日益强盛。”
印玺光芒映照下,一股磅礴威势弥漫宗庙前方,笼罩全场。
几乎所有的朝臣皆露狂热敬仰之色,齐声高呼:“参见太子殿下!”
数千禁卫军及众多将领、官员纷纷跪拜,就连几位公子和公主亦不例外。
唯有嬴正与嬴奇的两名幼子依旧站立。
嬴正望着长子,感慨道:“奇儿,你真是天命所归。
冬儿,你为我们诞下如此出色的后嗣,实乃幸事。
他天赋异禀,难怪能通仙法,令人叹服。”
他眼中既有满足也有希冀,“若有一天你能唤醒她,我们一家便可团圆了。”
想到此处,嬴正内心充满柔情,既期待儿子未来的成就,也憧憬阖家欢聚的场景。
对于嬴奇在声望与权力上的崛起,嬴正毫无嫉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