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尧倒是想和齐兰好好谈,但问题是齐兰听不进去呀。
总算是开学了,季晚再三叮嘱田姨一定要照顾好爷爷奶奶,这才去上学。
陆玖从后视镜里注意到季晚还有些担忧,便笑着提醒:“小姐,不必担心的。田姨也是从乡下出来的,知道乡下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而且她本身的性格就很好,一定可以照顾好二老的。”
季晚笑一下:“嗯,是我多虑了。”
季爷爷和季奶奶一开始的确是不适应,总觉得这么好的房子,这么贵的生活用品,哪里是他们这样的乡下人可以用的?
但是两天下来,二老就不再胆战心惊的了。
田姨带着他们去市场上买了种子回来,然后就开始种一些青菜和蔬果。
“可惜呀,要不然种上一棵苹果树,既吉利,而且还好吃。”
“是呀,这里种不出好的苹果树来,不过等来年,可以试着种一些草莓,听说草莓的生长周期短一些,再不然种一棵杏树呢?”田姨也开始参与意见。
“杏树也可以,不过不能多吃,晚晚这孩子小时候就爱吃杏儿,结果好几次吃得流鼻血,后来还是药疯子给她扎了几针后,吓唬她一顿,这才不敢再猛吃杏了。”
田姨听了之后先是有些心疼,之后又有些宽慰。
季晚小时候,也是经历了大多数孩子们都可以拥有的童年。
“桃树的话,估计也就只能是看看花了。回头试着种一棵桑葚呢?我记得晚晚爱吃那个,但是这东西市面儿上好像没有卖的吧?”
“好像是。但是在沪市能长活吗?”
老两口开始琢磨着种什么,既能长的好,还得是季晚喜欢吃的。
一旁的田姨就静静听着他们讨论,不能看得出来,二老是真心把季晚当成了亲孙女疼的。
想想也是,之前的十八年,他们是真以为季晚就是他们的亲孙女,哪里想到会是别人家的孩子呢。
钟叔弄着一袋子的泥土回来了,身上还蹭到了不少。
田姨回头看他,略有几分嫌弃:“怎么这么慢呀?”
“我去的时候,人家还没开门呢,只能又等了会儿。这土是人家给拌好的,里面加了一些锯沫和一些沙子,种花是最好的。”
“那不行,咱们要是种菜可不能用这样的土。”季奶奶上前瞅了一眼,一脸不认同。
钟叔笑道:“婶子别急。这土是用来养花的。您要的那种有养料的土,还在车上呢,我现在就去弄来。”
在这里,肯定是不能用那种乡下的有机肥,不然味道太大了。
所以,钟叔弄来的有养份的土,其实也是经过处理的。
四个人开始忙碌,别看院子不大,但是收拾起来还挺费时间的。
主要是都想弄得好看又实用,而且围墙那里,钟叔还特意栽了月季。
“小姐喜欢花,不过今年是来不及了,等明年的,到时候您二老再看,这满墙都是五颜六色的月季花,漂亮得很!”
四个人除了琢磨种菜之外,钟叔还教二老怎么养花。
季爷爷对此不感兴趣,但是老太太喜欢呀。
“哦,还要这样啊!我就说同样是那个文竹,怎么我养一盆死一盆,敢情这水不浇不行,浇多了也不行!”
“那是。您放心,等回头我再跟您讲讲牡丹、山茶这些花怎么样,等到了冬天,屋子里暖烘烘的,放着几盆鲜红的花,多喜庆!”
季奶奶听着都觉得美。
“说的对!尤其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屋子里有几盆红艳艳的花,想想都高兴。”
除此之外,田姨还教老太太怎么做海鲜,老太太教田姨怎么做农家的大锅菜,钟叔和季爷爷则是除了聊聊种地之外,就是下下棋,再胡侃一通,相处得格外融洽。
每隔两三天,钟叔就开车载着他们去外面走一走,比如说东方明珠,再比如说是某个公园、新开的游乐场等等。
总之,这日子过得是丰富多彩,一点儿也不单调。
饶是如此,季爷爷和季奶奶在住了半个月之后,也还是想着回家了。
季晚舍不得他们走,还想留一留。
“等下个月吧,正好我哥下个月要过来,到时候让他陪着你们一起回去,这样我也放心。”
季奶奶伸一下脖子:“你哥?”
“啊。就是季锋呀!我跟爸说了,让哥下个月初过来,正好有几分一直合作的外贸公司的人跟他见个面,这样能增加他们之间的信任度,而且还能让他们给我哥多讲讲这进出口方面的一些事。”
季奶奶心里头熨贴,脸上的笑也更热切了:“晚晚呀,你跟我说实话,你哥这工作到底咋样?我只知道他转到业务部了,具体能挣多少钱?”
“奶奶放心吧!我哥现在做的挺好的,今年上半年,应该就得赚了有十万以上了。不过这种事,不能急不能燥,生意嘛,要想长久得做下去,你就得一直掌握着核心竞争力,不能只凭运气。”
太深奥的话,老太太也听不懂。
但是季晚说的这个,她大概能明白七八分。
“对对对,挣钱不能急,也不能只盯着钱,还是得往长远里发展。”
“您说的是。所以我就想着让哥出来走走看看,多学些东西。而且也得让他知道知道真正的贸易工作人员是什么样的,不能因为挣了一些小钱就飘起来,得意洋洋了。”
季奶奶点头,一旁的季爷爷也觉得这话有道理。
事实上,季晚也是因为听季衡说现在季锋的一些日常开销以及平时的生活作风后,才会有这个担忧的。
钱来得太快了。
季锋一时间把持不住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种狂或者是飘,不能持续得太久。
否则,是会坏大事,且影响他整个的运道的。
季晚把人叫过来,就是想让他亲眼看看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而季锋自以为的那些所谓暴富,在她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唯有如此,才能把季锋的那点傲气给打回去。
人外有人的道理,总得让季锋亲身感受一回,才能真地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