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香道数字库”开放满一个月时,叶听晚收到了一份来自法国独立调香师协会的投诉函。
函中提到,有多位协会成员发现,某电商平台上出现大量标注“复刻日本御家流线香”“还原傣家雨林合香”的廉价香品,这些香品不仅香气刺鼻,还宣称“完全依据全球香道数字库技艺制作”,严重损害了传统香道的声誉。
叶听晚立刻让团队调查,结果令人气愤:这些廉价香品的卖家,正是通过数字库免费开放的技艺资料,简化配方、使用工业香精替代天然香料,以极低的成本批量生产。
更过分的是,有卖家还截取数字库中岩罕爷爷的视频片段,抹去水印后用作商品宣传,谎称“得到傣族老香师独家授权”。
“这些人根本不懂传统香道的精髓,只把技艺当赚钱的工具!”叶听晚看着调查报告,语气里满是愤怒。
数字库开放的初衷,是让更多人了解、学习传统技艺,而非成为滥用的捷径。
她立刻联系电商平台,要求下架所有侵权商品,并追究卖家的法律责任。
可问题远未结束。几天后,日本分会会长村田熏发来消息,语气焦虑:“叶小姐,京都‘御家流’的老香师们集体抗议,说数字库开放后,越来越多年轻人用机器批量制作线香,丢掉了手工揉制、自然阴干的传统工序,他们觉得‘御家流’的技艺被‘亵渎’了,要求我们关闭数字库中相关技艺的访问权限。”
一边是技艺被滥用,一边是传统门派的抵触,“数字存香”计划刚步入正轨,就陷入了两难境地。
叶听晚知道,若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让数字库的公信力受损,还可能引发更多传统门派的反对,甚至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她立刻召开全球香盟理事会,邀请各国传统香道门派代表、数字技术专家、伦理学者共同商议。会上,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檀香老香师卡皮尔率先发言:“传统技艺的灵魂,在于‘匠心’二字。数字库记录的是‘方法’,却无法传递‘心意’,年轻人只学技法不学心法,做出的香品自然没有灵气。”
巴西印第安合香师塔雅则提出:“我们不反对数字记录,但希望能对访问者进行筛选,确保他们是真正热爱香道、愿意尊重传统的人,而非只想牟利的商人。”
叶听晚认真倾听每一位代表的意见,最终提出“香韵守正”方案:一是升级“全球香道数字库”的访问权限,将技艺资料分为“基础普及版”和“深度传承版”——基础版开放给公众,介绍技艺历史与文化背景;深度版则仅对通过“香道诚信考核”的从业者开放,且需签订《传统技艺保护承诺书》,承诺不滥用、不商业化篡改技艺。
二是建立“数字香道伦理委员会”,由各国传统香师、伦理学者组成,负责监督技艺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滥用行为,立即取消访问权限,并在全球香盟官网公示,同时协助受害门派维权。
三是推出“传统与现代融合指导手册”,邀请资深香师编写,指导从业者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度融入现代技术(如环保蒸馏设备、精准控温工具),既提高效率,又不丢失技艺精髓。
方案在理事会全票通过后,叶听晚立刻带领团队推进落实。
数字库升级后,“深度传承版”的申请门槛虽高,却吸引了大批真正热爱香道的年轻人——他们中有想传承家族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后代,有致力于传统香道研究的学者,还有希望将本土香道推向世界的创业者。
日本“御家流”的老香师佐藤先生,在审核通过后,激动地给叶听晚发来邮件:“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学习手工线香的揉制技艺。昨天有位中国年轻人联系我,想拜师学习‘御家流’的阴干技法,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与此同时,“数字香道伦理委员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很快发现,之前在电商平台滥用“傣家雨林合香”技艺的卖家,竟试图冒用他人身份申请“深度传承版”权限,委员会立即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协助岩光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卖家不仅赔偿了经济损失,还公开道歉,承诺永不再滥用传统技艺。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时,季晴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听晚,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发来邀请,想让全球香盟以‘香韵守正’为主题,举办一场‘传统香道与现代设计’跨界展,展示那些在尊重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香品和设计作品。”
叶听晚欣然答应。展览筹备期间,各国从业者纷纷提交作品——有印度香师用现代环保材料制作的“檀香熏衣”香囊,既保留了传统熏香工艺,又解决了传统香囊易受潮的问题;有巴西印第安香师与现代设计师合作的“草药合香”香薰灯,灯体采用亚马逊雨林的可持续木材,香氛则严格遵循传统配方,实现了“文化、环保、实用”的三重融合。
展览开幕当天,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
叶听晚穿着一身融合了傣族织锦与现代剪裁的礼服,站在展台前,向观众介绍一件特殊的作品——由岩光和中国年轻设计师共同创作的“雨林合香”香盒。
香盒采用西双版纳的竹编工艺,内部嵌入微型显示屏,播放岩罕爷爷记录技艺的视频,香盒内放置的,则是岩光按传统配方制作的“雨林合香”香丸。
“这件作品,既是对岩罕爷爷的纪念,也是‘香韵守正’的最好诠释,”叶听晚拿起香盒,轻轻打开,清冽的香气弥漫开来,“它告诉我们,传统不是束缚,现代也不是背叛,只有在尊重中创新,才能让古老的香道,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展览结束后,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为全球香盟颁发了“文化传承创新奖”。颁奖仪式上,组委会主席说:“‘香韵守正’不仅守护了传统香道的灵魂,更为全球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范本。”
叶听晚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各国香师、设计师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感慨。
她知道,“香韵守正”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全球香盟始终坚守“尊重传统、适度创新”的初心,就一定能让传统香道的香气,在数字时代依旧纯粹、悠长,跨越山海,温暖人心。
返程的路上,叶听晚收到了岩光发来的照片——照片里,西双版纳的竹楼前,一群傣族年轻人围坐在竹席上,手里拿着“雨林合香”的原料,认真学习研磨技艺,岩光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岩罕爷爷的牛皮纸笔记本,脸上满是自豪。
叶听晚看着照片,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