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自己青梅的话,只有一米五几的沈素素抬头看了一眼,见沈幼鱼的目光正低头看着自己。
至于低着头在看哪里,她不想说。
右脚微微的跺了跺,有些气急,傲娇的说道:“怎么?是不够可爱吗?!”
【臭幼鱼,明明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哼!我记住了!】
“啊......不是,不是。”沈幼鱼立马将目光移回自己身前,目视前方。
“我只是觉得,你都这么大了,这些是小孩子才喜欢穿的......”
越说到后面,沈幼鱼的声音越小,因为她突然想起,白丝好像并没有规定是大人穿还是小孩子穿。
只不过大人普遍穿黑丝或者其它颜色的丝袜而已,只有萝莉才穿白丝多一点。
“哼~幼鱼,你就嘴硬吧。”沈素素并没有计较这些小事,她才不会因为这点事而闹的两人都不愉快。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口不应心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叫你口不应心、叫你口不应心!】
两人穿过竹林,默契的各回各家,沈幼鱼朝着坐在主房门口的婆婆打了声招呼,正准备推开自己侧房的房门时,许意芳开口了:
“鱼娃,你有两个快递,我给你放在电视机下面了。”
她对探索秘密兴趣不大,尤其是在去年经历过那一次失败的跟踪以后,她就看开了。
反正自己孙女对这个家的爱是真的,还有那发奋读书也是真的。
每逢农历的三六九赶场的时候,自己偶尔都会去学校看一看,每次都能看见孙女在座位上看书。
有时候她都想劝劝,不要看这么多书了,偶尔出去和朋友们玩玩。
因为孙女除了在学校里学习以外,回来还要看书看到十二点以后,一副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样子。
可是每次话到了嘴边,她都说不出口。
儿子把他女儿交付给自己看管,自己不督促孩子学习,反而还让她出去玩。
这也太不像话了一点。
而且,家里是什么样子她自己也知道,称一句家徒四壁也不过分,没有贵人,没有天降横财,除了努力读书别无它法。
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路径了。
自从想明白这一点后,许意芳就再也没管过沈幼鱼了,哪怕是周六周日睡懒觉,睡到九点,十点钟,她也不管。
沈幼鱼闻言身躯一顿,表情有些疑惑,自己最近没买过什么东西啊。
电池方面的知识自己才刚开始看而已,哪怕是后期学完了,自己也不打算在老家组装实验室。
深市那边的手机工厂就有一套现成的,自己到时候招几个研究生助手,视频远程控制就行了。
所以按理说,这时候她不应该有快递啊。
人事任命的文件,一般只有在月底才会统一邮寄过来,到时候自己才签字盖章。
沈幼鱼没有过多犹豫,转身便进了主房,从电视机下面抱起一个大纸箱。
【不重,大概只有十斤左右的样子。】
砰!
重新放在地上后,沈幼鱼看着上面的标签。
发件人:鱼素科技。
【是蓉城那边的。】
深市那边的叫素鱼科技,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区别很大。
“原来是这个啊。”
打开箱子,映入眼帘的便是三个月饼礼盒,虽然下个月月初才是中秋节,但是作为什么事物都抓的老板,这点小事自然也要过目。
正好,自己一份,素素一份,林慕婉一份。
......
晚上七点钟,太阳已经彻底落山,暮色已经逐渐蔓延至田地间,陈欣秋这才回到了家。
她可没有在路上玩,由于自己和林慕婉身高较高,腿也比较长的原因,走路的速度比跟着沈素素她们时,还要快一些。
半小时前在七大队与林慕婉分别后,自己又走了半小时,才回到了家。
虽然两个大队是挨着的,一个七大队,一个八大队,可是中间隔了一座大山,而乡村地区修的路可没钱遇山开山,所以只能绕路。
一座山的距离,足足是绕了一个大弯,让她多走了半个小时。
“奶奶,我回来了。”
她奶奶以前是城里下乡的知青,是属于有文化的那一种,所以和别人叫的不一样,叫的是爷爷奶奶。
而同地区的大部分人,父亲这边叫的公婆,母亲那边叫的是外公外婆。
至于爷爷奶奶,那是城里人才有的叫法。
“欣秋,你回来了啊,快进来,饭早就做好了。”
她们八大队的孩子,年纪小的很早就放学了,下午只上三节课,基本四点多放学,六点出头就能到家。
而再大一些孩子,直接就住校了,毕竟八大队确实离学校有些远了,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
七点钟其他的同学可能还在睡觉,她们这边的早就吃完饭,背着书包趁着雾气就要出门了。
而她们家的家庭条件还不错,儿子是大学毕业,儿媳是大专,都在蓉城做小领导,每个月都会打钱回来供养孙女读书。
想到这里,老人心中也是一阵奇怪,自从有了第四节课以后,晚上的放学时间变晚了近一个小时。
她爸就给孙女涨零花钱了,每天从一块变成了两块,就是为了让她能晚上坐车回来。
坐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家了,不至于摸黑。
平时还好,万一下雨呢?
所以孙女拿着比同龄人高很多的零花钱,她们两个老人也没什么异议,毕竟一半都是车费钱嘛。
孙女一开始还会坐车回家,但是在几个学期之前,不知为什么,就不坐车了,天天走路。
零食也很少吃了,一块两块的存,不知道存起来干嘛。
饭桌上,陈欣秋夹了一块腊肉,这是她爷爷在上个月做的,只因她想吃,所以她爷爷便做了。
“奶奶,我们下周要上晚自习,多上两节课,上到晚上八点多,快九点钟。”
“那时候晚上都没车了,我要是走路回来,恐怕都晚上十点了。”
两个老人也是一愣,孙女不说,他们几乎都快忘了。
忘了这个阶段学校要多加两节课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