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两兄弟不太相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看得明白,他们不愿意给刘海忠付钱,刘光奇更不可能。
当然,他们现在也不多说了,反正说了刘氏也不会信。
说不定又要被挤兑,甚至挨骂。
自然不想受这个气,去找了刘光奇就知道了。
现在说多了不好,万一真给了,谁知道刘光奇会不会头脑发热。
要是刘光奇不给,那就可以说了。
刘光奇的工作单位,刘光天两兄弟是知道的,毕竟也是他们爹介绍的。
刘光奇经常炫耀,逢年过节回来时总喜欢显摆。
平时根本见不到人,说是单位忙,在单位多重要,离不开。
刘光天和刘光福当然不信,要是真那么重要,工资才二十多块,到现在还是个打工仔,连个领导职位都没有,说不过去。
恐怕不是因为太重要了,反而是因为太不重要了。
害怕请假回家,让领导发现有他没他一个样,那就干脆不要了。
总之,刘光天兄弟俩就是这么看刘光奇的,三兄弟互相看不顺眼。
不过这时候也不方便说出来,谁让刘氏一直惦记着刘光奇。
现在刘氏也同意了,刘光天和刘光福去找大哥要钱,刘氏留下照顾刘海忠。
没办法,要是刘氏也去,医院又得安排护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医院离刘光奇的厂子有点远,走过去太浪费时间。
他们现在也没钱,再加上没有直达的车,所以只能回四合院了。
回四合院是为了借车,要是有自行车就方便多了。
他找到了赵年,谁让赵年是厂长,有钱又是大爷呢。
那时候有一辆自行车可了不得,比现在开豪车还要威风。
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小汽车,除了特别穷的地方。
但六十年代,不是人人都有自行车,能有一辆就是荣耀,直到八十年代才慢慢多了起来。
所以现在有人有自行车,那可是个宝贝,一般人都舍不得借,所以他只能找赵年。
赵年不在乎自行车,他还有不少自行车票,想买几辆就买几辆。
比如说他本来打算给秦京如买一辆,这样她上下班也方便些。
至于于海棠和冉秋叶,她们已经有自己的车了,自然不需要再买了。
不过不买自行车的话,就得买别的东西,得公平对待。
如果只给秦京如买东西,不给另外两个,那就说不过去了。
既然她们已经有了自行车,赵年就可以买点别的,这样也不会有问题。
……
只有这样,女人才不会心里不舒服,就算她们不说什么,赵年也得这么做。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赵年对自己的女人从不抠门。
她们曾经为他付出,所以他这样对待她们也是应该的。
而且,这三个女人也不是完全依赖他,她们也会回赠他礼物。
尽管她们没有赵年那么富裕,但她们的心意是真心实意的,毕竟没法跟他比,只能按自己的能力来。
他对女人挺好,但对其他人就得看情况了。
比如刘光天和刘光福来借车,赵年肯定会问清楚他们要干嘛。
要是车子借出去后出了事,怪到他头上怎么办?再说了,凭什么要把车借给他们?难道就因为他年纪大,或者因为刘光天在轧钢厂上班?
要是这样的话,那来借车的人就多了去了。
最关键的是要看他们要借多久,现在大家都没上班还行,但如果上班了也借车,总不能让赵年自己走着去吧。
刘光天兄弟把情况告诉了赵年,说医药费已经花了好几百,后面可能还得继续花。
如果刘海忠醒不过来,大概还得再花四百块左右,刘家已经没钱了,现在想找刘光奇把昨天骗走的一百多块要回来。
今天要是能用上,今天就能还。
既然如此,赵年也就把车借给他们了,毕竟人命关天,不借也不合适。
再说了,赵年心里还真希望刘海忠别醒过来,那样就少了个坏人,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反正也就半天时间,现在都下午了,正好也让大家知道赵年这个人好说话。
刘光天兄弟好不容易找到工厂,结果却没人上班。
他们四处打听,再加上之前刘光奇说过自己住哪儿,这才找到刘光奇。
刘光奇现在住在寡妇家里,正帮她在院子里忙活呢。
两兄弟说明了来意,刘光奇却明确说自己没钱,打死都不肯出钱救刘海忠。
两兄弟劝了好久,刘光奇就是死活不松口,东拉西扯的,最后甚至赶他们走,说自己钱已经花光了。
两兄弟也没办法,只好气呼呼地走了。
他们没有直接去医院告诉刘氏这件事,而是先回了四合院,准备把车还给赵年。
因为刘光奇住得远,再加上要钱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已经快五点了。
要是不赶紧还车,可能就得等到明天了。
要是先去医院,刘氏可能会唠叨几句,甚至他们几个人还会吵起来。
以两兄弟对刘氏的了解,她肯定不会骂刘光奇不孝,反而会说是他们俩说错了话,惹刘光奇不高兴了。
否则刘光奇那么孝顺,怎么会不肯出钱呢?
刘光天两兄弟真是气坏了,再加上晚饭都没吃,自然没心思还自行车。
既然答应了,结果却又把车还了,他们也不敢真的不讲信用,要是骗了赵厂长,以后在四合院还怎么混呢?
看到刘光福两人把车送回来,赵年就知道事情没办成。
很简单,两人脸色都不好看,肯定就是没成功。
赵年也想听听情况,看看别人的事,乐呵乐呵也挺有意思的。
到了四合院,赵年就变成了看热闹的,谁让这儿娱乐活动少,电视信号也不好。
最主要的是,他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
听到赵年问起,刘光天和刘光福就说起了他们去找大哥的事情。
现在是春节,还没上班,刘光奇正在寡妇那儿呢。
他们俩也顾不上这些,直接找上门要钱,结果刘光奇就是不给。
“大哥,你这样可不对,爸到现在还没醒,医院费用还差八十多呢,你昨天从家里拿的钱该拿出来给爸治病吧!”
“对,大哥,你拿了上百块,不说全交出来,至少这次的医药费得补上,家里真的没钱了!”
刘光天和刘光福一边劝一边说,他们还是有点怕大哥,毕竟刘光奇的脾气太火爆了。
要是他们拿走了家里一百多块钱,肯定还得全部还上,甚至还要倒贴。
但现在是他们的大哥,只要能补上医院的费用就行。
“爸得了什么病?怎么需要这么多钱?”刘光奇反问。
他虽然问了病情,但重点是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明显就是不想出钱。
“大哥,你还好意思问什么病,就是因为你骗了爸,说拿钱买自行车,还跟寡妇断了关系,结果一大早就带着钱跑了!”
“就是,现在还跟寡妇在一起,爸被气得脑溢血住院了,直接动了手术,到现在都没醒!你还是人吗?”
“如果不是你,咱爸也不会这样,你总得把钱给我们,好交医院费,我们还欠着八十多呢,你昨天可是拿了上百块!”
“……”
刘光天和刘光福一边指责一边说,反正就是要把责任推到刘光奇身上,让他出钱。
也不能说是道德败坏,毕竟是一家人,而且刘海忠确实是因为刘光奇才出事的。
当然刘光天两兄弟也有责任,他们在刘光奇跑掉后,也去逼迫刘海忠,导致他情绪激动,最后晕倒。
总之这事他们都有份,但这种话他们肯定不会提。
“跟我有什么关系?肯定是你们气的爸,我拿点钱怎么了?是他同意的,你们把他气进医院,竟然还来找我!”刘光奇一脸不在乎地说道。
他对父亲住院一点不关心,反而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是两兄弟害的。
听了刘光奇的话,两兄弟气得直跳脚。
但他们不敢动手,这么多年一直被大哥压着,已经习惯了害怕。
两人还在争辩,刘光奇直接威胁他们,说这事和自己无关,让他们赶紧走。
刘光天和刘光福当然不能走,要是走了,钱谁来出?他们不敢再提是谁的责任,两兄弟只好服软。
“那就不管是谁的原因,现在医院的费用还差八十多,这钱大哥你先垫上吧?”
“我们是真的没钱了,爸妈的钱都给你了!”
刘光福和刘光天再次要求刘光奇出钱。
“没有,我没钱!”刘光奇直接拒绝。
“你怎么会没钱,爸妈给你的那一百多块呢?”刘光天马上追问。
“我都花完了,现在只剩五块,你们拿去吧!”刘光奇一边说一边掏出五块钱。
听到这话,刘光福两兄弟愣住了,昨天还拿了一百多呢,今天竟然说没钱了。
亲爹生病了,不出钱也就算了,还把钱拿走不还,而且昨天说好的是借的,要还的。
没想到一天没到就变卦了,要说买了自行车也就算了,明明没买车,钱肯定还在刘光奇手里。
两兄弟自然不愿意,要是拿不到钱,医药费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来出吧?
刘海忠要是醒不过来,也没人赔钱,别人肯定会找他们俩。
谁让他们还住在四合院里?刘光天要是急了,还能走,甚至断绝关系,反正他不住那儿。
两兄弟说了半天,刘光奇就是说没钱,已经全部用完了。
要是再不走,连五块钱都没有了。
刘光天和刘光福没了辙,只能回来,把自行车归还给赵年,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
赵年心里早就有数,刘光奇会这样做,但没想到他会做得这么绝。
这次好歹给了八十多块,以后倒也省心了。
怎么说也是从刘海忠那儿拿了上百块钱,这人真是太不像话了。
真是不孝顺,刘海忠教育儿子真是一塌糊涂。
要是刘光福和刘光天这样做,还能理解,毕竟刘海忠对这两个儿子不好。
但对刘光奇那可是真的好,可刘光奇做的事简直连禽兽都不如。
现在刘家没钱了,刘氏又能怎么办呢?恰巧赵年也知道了这事。
于是两兄弟就请赵厂长帮忙出个主意,看看怎么才能度过难关,不然时间一长,医院的钱不给,不是坐牢就是逃跑。
“你们逃跑没必要,不如把房子卖了,卖了房子肯定够付医药费,就是做第二次手术也够了!要么就报管,逼着刘光奇出钱。”赵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