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对比弓箭和刀枪。
他却想着,褚清宁空间的弓弩更有胜算一些。
这个问题褚清宁也不知晓,她起身走到软榻边打开空间瞧了瞧,拿出了二十几把弓弩便拿不出来了。
仔细研究了一下,是她的等级不够,想要等级升级需要在古代生活更长的时间,或者帮助更多的人才能获得。
这样,他们想要从空间里拿弓弩抵抗外敌,便是来不及了。
褚清宁拿着弓弩在手里仔细的端详着,在空间里寻了一个螺丝刀,把弓弩拆开来......
弓弩的材质都是榫卯木质结构的 ,里面也没有什么前世的科技,把拆出来的零件一一摆放在小几上。
褚清宁研究下,觉得这东西他们在这个时代也能做。
两人又寻思了一会,直到半夜才回到了床上休息。
翌日早上。
二进院里,老太爷起床。
淮书,便把昨晚老太爷睡下后,孟林过来坐了半宿的事情,和老太爷汇报了。
老太爷听后,心情是暖暖的。
虽然表面上看来,老太爷和孟林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孟林还是对他这位伯祖父放在心上的。
可身边站着的淮书,却不这样认为。
大几千两的银子给出去,就算是一个陌生人也能生出几分真情实意来。
老太爷悠闲的坐在屋子里喝着茶水,享受着外孙子带给他的天伦之乐。
吃好早饭,孟林便带着吉泰出门。
陆暮白却是带着萧忍和杜浪,骑着马儿来到了孟家。
进门后,几人直接去了慕容老太爷的院子。
老太爷昨晚酒喝的多了,早上起来时没有什么胃口,此时正在屋里吃着,淮书给他特意准备的小米粥养养胃。
让萧忍和杜浪院子里守着,陆暮白火急火燎的进来时,老太爷都以为是佤赖人打过来了。
“陆大人,有什么事情坐下来慢慢说。”
陆暮白眼中带着不安,看向从容的老太爷,和在他边上服侍的淮书。
拱手行礼后,陆暮白坐在老太爷的对面,压低了声音的说道。
“老太爷,前几天送信去京城的手下,在路上遭到的埋伏,拼了命才逃回来。”
闻言,老太爷的神情肃的怔住,略深思了片刻问道。
“回来的人,说了什么?”
“对方五、六个人在去京城的必经之路上埋伏,看到送信人过来,装成了土匪抢劫。
对方招招致命,下着死手。把送信人身上的银子抢走后,还拿走了他身上的信件。”
老太爷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此说来,那些人便是冲着信来的,办成劫匪只不过是为了引人耳目而已。”
“是,可他们为什么这样做,难道朝廷增加赋税之事,其中还没有什么不为人知晓的秘密。”
陆暮白不解,他可是从京城而来,朝中自然是有人的。
就算有人想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做些什么,也不该选择庆元镇这个地方。
“不好说,历年来朝廷的确没有在,偏远经济落后地区增加赋税的先例。”
闻言,陆暮白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的不安涌上来没有了主意。
“老太爷,这事下官应该如何办?”
“敌人在暗你在明,且他们的目的你也不知晓,先静观其变吧!”
慕容老太爷和陆暮白如此说着,可等他带着侍卫离开院子,老太爷便表情严肃的和淮书说道。
“淮书,让带来的侍卫去调查一下,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淮书心思沉重的说道:“老太爷,会不会是冲着我们来的?”
“不好说呀!”
老太爷在朝中为官多年,得罪的人不计数,还真的说不好。
说不得,有那心怀叵测之人,动了什么颠覆朝堂的狠毒心思。
褚清宁在院里瞧着,陆暮白来去匆匆,也不好去老太爷那里去问个究竟。
便去了东院问问她娘,秦鸠言回来有没有说过什么。
褚秋月想了想:“秦先生回来说过,最近庆元镇局势不好,让我和孩子们都不要出去避着些。”
褚清宁听后摇头,觉得不是这些事情。
瞧着大闺女严肃的神情,褚秋月跟着紧张起来:“宁丫头,是哪里不对劲吗?”
褚秋月是个妇道人家,有事情便放在了心上,还是个爱哭的性子。
真要是有什么大事,生怕褚秋月跟着担惊受怕,秦鸠言未必和她娘明说。
“娘,没有不对的地方,秦先生说的对,现在人心慌慌的最近都不要外出了。有什么需要的物件便让下人去买,也最好别让他们单独行动,两三人一起出去有个照应。”
褚秋月点着头:“好,宁丫头你放心,娘和甜丫头哪都不去,只是锦哥他.......”
“这几天,鱼庄里也没有什么生意,干脆让他关上铺门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吧!”
“嗯。”
褚清宁没有在东院坐下,而是回到西院和陆惜吩咐着守好门户,让小福带着家丁看好两处院子。
注意院子边上,有没有可疑的人出现。
又去了小狸的院子,让她也别外出。
晚上孟林回来,说起了在镇上看到的场景,东西大街上很是萧条。
几家粮食铺子,已经有不少村民拿着家里的存钱开始买粮食了。
这是提前准备,怕饿肚子。
吃好晚饭,小两口来到了东院,商量一下接下来要如何应对。
临走时,褚清宁寻了机会,和秦鸠言打听了,衙门里这两日可有事发生?
秦鸠言自是和小夫妻两人明说,好让他们心里对庆元镇的局势有些算计。
第二日,吉泰和小福带着人便去了粮铺,可他们去的晚了。
几家粮铺的存粮,都被高价卖了出去。想要购买,只能等过段时间在运回来。
实际上是,粮铺掌柜想要在等等出售粮食卖个高价。
庆元镇的人动作之快,是褚清宁没有想到的。
好在,她有空间实在不行,她便从里面拿出来应急,可庆元镇家里没有粮食吃的百姓要怎么办?
幸好,现在官府还没有让上交粮食,地里的庄稼也快下来了。
想到秦鸠言说的话,官府怕增收赋税引起民怨,还在捂着密而不发罢了!
安稳的日子,不知还能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