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静禹回到学校,在小卖部的公共电话亭,给静安打电话。
接电话是丽丽。
冬儿耳朵灵敏,连忙走到丽丽跟前,说:“姐姐,是我老舅的电话。”
丽丽把电话交给冬儿,羡慕地看着冬儿。丽丽的父亲和其他亲戚,从来没有给丽丽来过电话。
冬儿拿起话筒说:“老舅,你啥时候回来?”
静禹一听到外甥女甜丝丝的声音,心都化了。
静禹说:“考完期末试就回去,没几天了。告诉老舅你想要啥,老舅给你买。”
冬儿很懂事,静安叮嘱过,不许跟任何人要东西,只可以跟妈妈要东西。
冬儿说:“妈妈说,不能跟老舅要东西。”
静禹哈哈大笑,跟孩子说话,你会发自内心地笑。
静禹说:“冬儿,老舅喜欢你,给你买啥都不心疼。快说,要啥东西,老舅给你买,不告诉你妈。”
冬儿往外面看了看,煤仓子里面透出灯光,妈妈在写作,不在身边。
冬儿小声地说:“老舅,我想要画本——”
静禹说:“冬儿你大点声,老舅听不清。”
冬儿又提高了点声音,电话里还是听不清。
丽丽在旁边大声地说:“老舅,她想要画本——”
一声老舅,把静禹感动到了。
静禹说:“好嘞,老舅知道了,你是谁呀,你想要什么,老舅也给你买。”
丽丽有点难过:“你不是我的老舅,我不能跟你要东西——”
冬儿连忙安慰丽丽:“姐姐,我让我老舅给你买,买画本,买糖,好不好?”
静禹在对话那头笑:“我记住了,买两本画本,买两包糖。你妈妈呢,我跟妈妈说两句话。”
丽丽往外跑:“我去叫小姨。”
二平从门外进来,跟丽丽撞个满怀:“跑啥呀,抢孝帽子戴!”
丽丽不知道二平的话是什么意思,反正不是好听的话。
丽丽冲仓房喊:“小姨,老舅电话找你——”
静安的小说快收尾了,一听弟弟来电话,想起好久没跟弟弟通话,她连忙撂下手里的活儿,到房间接电话。
二平把两个孩子归拢到厨房,刷牙,洗脚,上炕睡觉。
静安靠着桌子拿着话筒,一脸的笑容。
跟弟弟打电话,静安总是很愉快。弟弟就是一个太阳,他身上散发的光泽,能让接近他的人,感到快乐。
静安说:“你啥时候放暑假?”
静禹说:“快了,再有半个多月就放假。姐,告诉你两个好消息。”
看看,静禹都是好消息。静禹带来的就是快乐。
静禹说:“老师跟我说,基于我各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要推荐我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静安愣住:“啥意思?姐不懂,你说我能懂的。”
静禹说:“就是说,保送我读研——”
啊?静安乐得有点发蒙,还有这么幸运的事情?不用考试,直接念研究生?
静安惊喜地说:“真的假的?”
静禹说:“姐,你别跟旁人说,这件事还在推进当中,要明年才能落地。”
静安说:“跟妈爸能不能说?让他们老早高兴高兴。”
静禹说:“别说了,怕他们过早地散布出去,不好,还不是事实呢。”
静安说:“那你咋跟我说呢?”
静禹说:“我跟姐说,是想跟你商量商量,我不打算要这个名额,我想往北京考,到时候去北京念研究生。”
小城市的人物往北京看,那就是天!
静安急忙说:“老弟,我劝你别去北京,太远了,再说万一考不上呢,还白瞎了这个名额,不如稳当地保送吉大的研究生,多好啊!我们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
静禹说:“行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意思,跟妈爸的意思应该差不多,我考虑考虑。”
一个好消息说完了,还有另一个好消息呢。
静禹笑着说:“我帮老师干点活,挣了点钱,姐,你想要啥,老弟给你买。”
一种幸福的感觉包围着静安。
这个世上,谁跟静安说过这么宠溺她的话?
葛涛说过。
想到葛涛,也想起葛涛说他要离婚,要静安等三个月的事。静安连忙把这个想法推过去。
静安说:“老弟,你有这片心就行了,给妈爸买点东西吧,妈爸盼着你回来,你是咱们全家的骄傲!”
静禹笑了:“姐,你是我的骄傲。”
静安笑了,眼里含着眼泪:“你净说笑话,姐姐啥也不是,婚姻也弄没了,自己带着孩子过——”
静禹说:“姐,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榜样,小时候你在家带我,帮我洗衣服,帮我打架,还教我学拼音。”
静安说:“你都记着呢——”
静禹说:“我怎么不记得?谁对我好,我都记得。姐,让人痛苦的婚姻,就是错误的婚姻。能从错误的婚姻里挣脱出来,那就是成功。”
静安很感动,弟弟是理解她的。
过去,她把弟弟看成亲人,现在,弟弟不仅是她的亲人,还是她的挚友。
静安也把自己的好消息,跟弟弟说。她收了几个学生,参加两个比赛。
静禹说:“没了?还有呢?”
静安问:“还有什么?”
静禹说:“跟侯大哥呢?我给妈打电话,妈说侯大哥去咱家,妈爸都满意,你也见过侯大哥的父母,人家是有文化的,你跟侯大哥的婚事近了吧?”
静安笑了:“没那么快,我还没见过他儿子,他也没正式地跟冬儿聊呢。”
两人要挂电话的时候,静禹忽然说:“姐,小雪的姐姐今天来了,问我和小雪是咋回事——”
静安连忙问:“你咋说的?”
静禹说:“我和小雪就是兄妹关系,我也告诉她,小雪现在自己能照顾自己,我暂时就不去医院了。”
挂断电话,静安心里暗想,但愿如静禹所说,他跟小雪没什么其他感情。
静安想回到仓房继续写作,一回头,差点踩到女儿。
冬儿站在静安身后,小声地说:“妈妈,我跟老舅要画本了,还要糖——”
静安抚摸女儿光滑的脸蛋:“这次你主动承认错误,不说你了,下次不能要。”
冬儿懂事地点点头。
静安把冬儿抱起来,冬儿软塌塌地靠在静安的怀里。
静安真不想去煤仓子写作,真想跟女儿搂在一起,睡个踏实觉,但一想到征文的日期逼近,还是狠下心。
静安说:“冬儿,你先睡,等妈妈写完就陪你。”
冬儿小声地说:“妈妈快点回——”
女儿,就是静安努力的动力。她要做一个让女儿引以为傲的妈妈。
本来,这个周日,侯东来要跟静安和冬儿吃个饭,但因为农民受伤的事情,侯东来一直守在医院里,没有时间和静安见面。
静安也忙,这一天,她要辅导四个孩子写作文,还要写小说。
一直到晚上,小说才写好。
静安又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小说修改好,重新誊写一遍,算是彻底完稿。
这天下午,跟李科长请个假,她带着稿子出了大院,进了斜对面的文化馆,去创作室找崔老师。
崔老师正忙着审稿呢,以前他不参与这些,后来稿子多,忙不过来,他也加入其中。
慢慢地,崔老师发现不会写作,不等于不会审稿,他也有艺术细胞,欣赏水平他还是有的。工作也就捋顺过来。
静安把厚厚的一沓稿子递给崔老师。崔老师笑着说:“快坐快坐,屋子里热吧,不敢开风扇,那就把稿子都吹飞了。”
房间里的桌子上,都摆着一沓一沓的稿子。有的掀开了,有的放到一旁。好几位老师在审稿。
静安看到这么多稿子,有些惊讶:“这么多稿件呢?”
她心里没底,怕自己的小说份量不够。
崔老师说:“这次比赛稿件超乎我们意料的多,但好文章少,你的小说如果好,就可能冲出去!”
静安笑了:“借您吉言!”
过了几天,却听办公室的高伟说,这次文学大赛也有人赞助,人家手里有名额,可能第一名已经内定。
原来,比赛也可以这样啊?
这些规则静安都不懂。她想起歌手比赛,电视台的乔丽丽跟她说过,赞助商是啤酒厂的厂长。
看来,歌手比赛,第一名也可能内定。
她不禁对比赛缺少了敬畏之心,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心情,第二天,她就睡了一个懒觉,没有去东江湾练歌。
静安太单纯了,总是认为世上都是好人,不好的人只有九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