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告辞出来,李宏伟去送她。
静安端详李宏伟:“小哥,你头疼好了?”
李宏伟皱了皱眉头:“前几天又疼了,但是不凶,小雨陪我去省城看病,也没检查出啥来。”
静安诧异地问:“医生咋说的?”
李宏伟说:“医生就是说别生气,多休息,不能熬夜。”
静安满脸狐疑:“就这些?”
李宏伟点头:“还有,不让我抽烟,酒也不让喝,我觉得跟抽烟喝酒没关系——”
静安说:“那跟什么有关系?”
李宏伟说:“跟生气有关,着急,上火,熬夜,也都有关。”
静安说:“田小雨知道吗?”
李宏伟苦笑:“她说纯是扯犊子,还认为我是装病。她体会不到我的疼。再说了,省城医院都没看出来啥,我说我有病,谁信?”
静安端详李宏伟,发现他两鬓竟然有了白发,她一惊,认真去看。
正午的阳光太烈,李宏伟眯缝眼睛站在门前,他穿了一条发白的牛仔裤,一件白底兰格的半袖衫。露出精壮的手臂。
手臂都晒黑了,脸庞也晒黑,大概是他在工地上忙碌的。
腰里挂着钥匙链,好像还是那个水粉色大虾的钥匙链。
脚上一双棕色的皮鞋,上面落了灰尘。
以往,李宏伟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爽利,但现在他皮鞋都有灰也忘记擦拭。
他的脸上倒是看不出啥,神色泰然,不过,眉宇间,似乎有隐隐的忧虑。
静安郑重地说:“小哥,省城的医院看来也不行,要不你到北京去看看,或者去上海。我还听说广州的医院也不错,你都去看看——”
李宏伟说:“现在忙,等过一阵再说吧。”
静安知道李宏伟没太当回事,只是说:“小哥,皮鞋该打油了。”
李宏伟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皮鞋上的灰,笑了。
静安走了之后,李宏伟站在门前晒太阳。
他眯缝眼睛,看着头顶的阳光,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散在阳光里。
田小雨不相信他有病,有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有病,还是幻觉呢?
头要是不疼,他就跟好人没两样儿。
午后没有什么事情,来了几桌客人,在包房里唱歌。
李宏伟顺着砖道往胡同里走。这条路原来是土路,下雨泥泞不堪。
田小雨穿高跟鞋在这条胡同崴脚之后,他把胡同铺了砖道。
父母家住在胡同里面,大哥二哥的房子还有父母的房子,都已经翻盖。
院子里很清净。父母的房间里,母亲躺在炕上午睡,他的儿子小飞睡在奶奶身旁。
深夜,李宏伟回到家,田小雨没有回来。
房间里很安静,墙上的挂钟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电视下面的鱼缸里,鱼在缓缓地游动。
李宏伟往田家老宅打个电话,小雪接的,把电话给了姐姐。
田小雨说:“忘记给你打电话,今天我在小雪这里睡,不回去了,你早点睡。”
李宏伟说:“好——”
他还想说什么,话筒空了,对方挂了电话。他拿着话筒缓缓地放下。眼神若有所思。
他躺在沙发上,有些疲倦,似乎一动也不想动,意识开始飘忽起来,他似乎进入了梦乡,又似乎遨游在太空之外……
这一天,田小雨很忙碌,白天上班忙工作,晚上抽空到婆婆那里,看看孩子,给婆婆带些水果。
婆婆照顾孙子尽心尽力,不用她操心。
小飞的眼珠乌溜溜的,盯着她看。
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儿子。不过,她还是不太适应现在的身份,已经成了一个妈妈。
她抱儿子的时候,忽然发现小飞的手臂上有一块红肿,她连忙问婆婆。婆婆说是蚊子叮的。
田小雨抬头看看纱窗,没问题,纱窗很严实。
她忽然看到门上没有纱窗,是挂的门帘。门帘一掀动,苍蝇蚊子都能进来。
田小雨说:“妈,让宏伟给你安个纱门。晚上别睡得太死,别让蚊子再叮小飞。”
婆婆心里不太高兴,但也没说什么。跟儿媳吵架的结果,就是儿子生气。
儿子的病不能生气。
婆婆说:“小雨,宏伟的病,你就让着他点,别跟他吵——”
田小雨淡淡地说:“我们什么时候吵架了,你放心吧,他有病没病,我都让着他!”
婆婆没再说什么,田小雨也不愿意跟婆婆多说。婆婆总是偏向她的儿子。
婆媳之间,无话可说。
从婆婆家出来,田小雨骑着摩托去了老宅。
妹妹小雪大病痊愈,不能干重活。
田小雨买了一些麦乳精,奶粉,蛋糕,水果,有的放到冰箱,有的放到柜子上。
她叮嘱妹妹每天按时吃药,每天也要吃营养品。
她扎上围裙下厨,麻利地做了两道菜。端到饭桌上,跟妹妹边吃边聊。
小雪穿了一条淡青色的吊带裙子,长发梳起来,在头顶上随意地盘了一下。露出光洁的肩膀。
肩膀有点瘦弱。
田小雨把头发剪短,不再梳过去的马尾,她把头发梳在脑后,用一个翡翠色的卡子,把头发卡住。
她穿着米色的连衣裙,小翻领,裙子到膝盖,白色的半高跟凉鞋,衬托得她的身材很婀娜。
田小雨打量妹妹,小雪也打量姐姐。
小雪笑了:“姐,你一点也不像结过婚的女人,一点没有妈味。”
田小雨遇到不懂的事情了:“什么是妈味?”
小雪说:“就是张口闭口都是孩子,要不然就是婆婆丈夫——”
田小雨笑:“我的嘴里都是妹妹味——”
吃过晚饭,田小雨买了礼物,骑着摩托车驮着妹妹,穿过长长的街道,去李校长家。李校长是小雪调到城里二小学的校长。
田小雨认为校长家里要拜访一次,让校长对小雪有个好印象。
李校长家住在罐头厂家属房,跟静安家住一趟房。
在校长家坐了一会儿,两人告辞出来。小雪又在小铺买了一些礼物,推开陈家的大门。
这天,有点不巧,静禹被同学找走,家里只有父亲和母亲。
得知小雪从农村调上来,分到二小学,母亲也替小雪高兴。
母亲说:“在农村就可能把你的婚姻耽误了,这回调到城里找个好对象。凭小雪的条件,安城的小伙你随便扒拉。”
田小雨听到母亲夸奖小雪,她很高兴。
她打量陈家。发现陈家跟她第一次来这里,完全不一样。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多,陈家的摆设变了,14寸的黑白电视变成了大一圈的彩色电视。
厨房里多了两个门的冰箱。
姐妹两人坐着说了一会儿话,见静禹一直没回来,就告辞出来。
田小雨打量着陈家的院子,一条干净的红砖甬道,一根草屑都没有。
甬道两侧,一侧是篱笆围着的菜园,里面的蔬菜绿油油的,长得特别茂盛。
甬道另一侧,是一排四个仓房,两个低矮的仓房是煤仓和柴禾仓房,还有两个装杂物的大仓房。
小院子四四方方,收拾得干净利索,打理的井井有条,一看这院子,田小雨就能知道,这家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
两人回家的路上,田小雨说:“你听见了吧?你干妈干爸在市场上出摊,每月挣的不少。”
小雪没把姐姐的话往心里去,她在懊恼,这次没看到小哥静禹。
田小雨说:“你真的很喜欢静禹?”
小雪羞赧地笑了:“姐,回家吧。”
田小雨看着妹妹娇俏的模样,嫁给静禹倒也不吃亏。
静禹将来毕业,能进大院工作,静禹父母都能挣钱,也能给妹妹看孩子。
就是静安名声不太好,脾气也不怎么样,不过,静安对小雪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