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你是支持刘威铭的?”
“肯定支持啊!在前些年,那么多先进的尖端项目下马,是因为国家穷,要集中有限的资金来搞经济基础建设,现在部队自己有钱,如果不搞这些项目,会被国家进一步削减经费……人家美帝一年军费将近3000亿美元,苏联军费更是占整个国家Gdp才超过15%,而我们的军费不足60亿美元!再降,部队还怎么发展?”
王立新脸色神色严肃。
从改革开放开始,部队就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而现在,完成了百万大裁军后,有一些领导觉得部队经费应该进一步削减!
无他。
反正现在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为零,不打仗了,自然没有必要往国防上投入太多。
只有部队的高层们清楚,一旦国防建设跟不上,敌人的欺负也就随之而来了。
落后,就要挨打!
曾经的满清,巅峰时期经济一度占到世界经济比重超过35%;而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满清的经济占世界比重,从35%降至1870年的17%,发动鸦片战争的日不落帝国,Gdp占世界比重直接跃升至24%……
如果把那些赔款的钱拿来建设国防,哪里至于?
“唉!”
曹副总叹了口气,“接下来,先看看刘威铭的动作吧。”
要支持619的发展,直接给钱不现实,何况人家619手里的资金比部队小金库还多。
“配套的技术跟项目!”
“陈为民在联系一重跟二重,并且请出了去年已经离休的沈鸿部长,准备搞6.5万吨的大型模锻机跟吨的自由锻压机……”
王立新说道。
“哦?”
这事情,曹副总还真不知道,“秦浩然那家伙,现在什么都不向上面汇报啊!”
在曹副总看来,这肯定也是619所需的配套。
当初在解决了吨液压模锻机后,因为国家穷,资源有限,大压机团队就没有继续研究更大吨位的模锻机——那时候也用不上。
一直到运-10这款110吨级大飞机项目进行生产制造才发现,没有更大吨位的大压机,大飞机的结构强度无法保证。
“运-9现在已经进入地面滑跑试验,预警机的设计跟测试一直都在同步进行……刘威铭当初就提出,运-9的大梁也必须用锻压机一体成型……”
“关注一下。”
曹副总觉得,既然是刘威铭重视的事情,那就肯定不只是为了大飞机。
很多装备都用得上。
虽然他不是很懂工业,但是他懂人心。
另一边,陈为民跟已经83岁的沈鸿顾问到了蓉城。
“陈司长,您怎么能让沈老亲自来蓉城!打声招呼,我亲自去见老爷子啊!”
看着已经83岁的沈老依然身体硬朗,刘威铭松了一口气,不过也有些不爽陈为民居然让沈老亲自来蓉城!
眼前这位大佬,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亲手组织全国技术大攻关,从1961年到1973年跨度12年时间,在苏联撤走援助、美帝跟西方封锁的情况下,独立自主搞出了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国宝级九套成套大型设备!
如此大佬,刘威铭怎么敢怠慢?
“小刘同志啊,你就别怪为民了,是我主动要求来蓉城的。跟你聊聊后,顺便再去二重那边看看。”
沈老急忙开口,帮着陈为民解释。
“让二重那边的相关人员去见您老啊。”
刘威铭可不希望因为自己,就把沈老给累到了。
“行了,说说你的想法吧。从目前的吨模锻机,直接跳到6.5万吨,技术难度可不是一点小,当年攻关的大压机团队,全部都解散了……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建造大压机的经费……”
来之前,沈老就已经清楚619的目的。
国家目前最大吨位的大压机,就只有吨,很多大型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无法生产。
“资金的问题目前对我们来说是最不重要的。”
刘威铭疑惑地看向陈为民。
难道陈为民没有告诉沈老,619所在大型模锻机方面可以不计代价投入?
“按照你们的要求,6.5万吨大压机的制造成本跟配套建设,加起来将会超过30亿的投入……”
这是沈老主动来找刘威铭的原因。
要不是之前陈为民找了他多次,加上航天系统新设计的运载火箭对大压机有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3.35米主体直径跟更大直径的火箭需要使用的巨型铝合金锻环,都必须用更大压力的模锻机一次锻压成型。
美帝最大锻压机只有吨,而苏联最大的大压机压力直接达到了吨,这就导致了在航天技术领域,苏联拥有让美帝都眼馋的技术——一直到刘威铭离开他原本的世界,美帝依然在从老毛子手里进口Rd-180发动机用于宇宙神5系列。
而更大直径的核电、水电发电机组所需的零部件,同样需要更大压力的模锻机。
明知道这玩意儿耗费巨大,资金回收周期非常长,刘威铭依然坚持要先搞大压机。
“我们可以投入40亿专项资金!”
刘威铭一脸严肃地告诉沈老,“现在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设计、制造出来。”
“这么多?”
沈老都被刘威铭的大手笔震惊了,“可别影响你们单位的发展。”
来之前,他就从陈为民口中了解到了一些619的情况。
原本以为619通过出口“一些”武器装备搞了一些经费,能投入到大压机研发建设的经费,最多也就几亿。
根本没想过,刘威铭这样的年轻人,一出手就是40亿!
“军工厂有这么赚钱?”
沈老疑惑了。
眼前的刘威铭,真能做主?
“沈老,越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利润也就越大。”
刘威铭并不愿意向沈老过多介绍619出口的武器装备,倒不是说沈老的级别不够,无法接触这样的机密,而是这容易让老爷子担心——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自己部队都没有用上,先给卖出去了。
万一沈老觉得会危害国防安全,又得进行一系列的解释。
“如果能给40亿,咱们可以直接搞8万吨的大压机!比苏联的7.5万吨大压机还多5000吨。”
沈老没有追问,而是认真地说道。
“那就搞八万吨的吧。越大越好。”
之前选择先搞6.5万吨的,是刘威铭担心技术储备不足,难度太大。
甚至考虑到如果不行,就先建造4.5万吨的大压机应急,然后保留大压机开发团队,继续设计研发更大吨位的模锻机。
这些方面,要等国家有钱投资,还要等差不多20年!
619给钱,有着全国工业系统的支持,再有沈老这样的大佬来主持工作,自然不需要去等。
在体制内最大的好处,从这些方面就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