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夏嫣儿三个月不嫁就会有性命之忧的签文,还是金佛寺出来的签文,姬珩很快就让钦天监挑了一个黄道吉日。
腊月二十,刚好在在三个月里面。日子刚一确定,姬珩便让秋喜给明元公主和夏嫣儿分别送去了八十八抬嫁妆,另外又给太子妃夏小梨追加了六十八抬,一妃二妾同时入门,这在北幽也算是个大热闹了,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谈论着这场热闹。
而夏小梨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她依旧每日安静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但只有她自己知道,
内心的波澜早已被压制到最深处,她的灵魂深处果然还是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梨儿,这件绣品不是放在这里的?你又走神了?”
因为太子要娶太子妃的事,她们绣楼的生意都好了不少,程微看着她心不在焉的样子,有些担忧,“你是不是有些不舒服?”
夏小梨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程姨,我没事,你瞧,她们都挺高兴,太子能在同一天娶妻纳妾,多么美好的事呀!。
”她说完,又低下头继续摆弄手中的绣品,却始终无法集中精神。
程微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和心疼,“梨儿,没事的,总会过去的,你要是真的放不下,趁着太子对你还有几分情谊,生个孩子,以后也是能过的。”
夏小梨的手微微一顿,她不敢想象在那样的地方,守着一个孩子过一辈子,那不就是四四方方的牢笼吗?
她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学习,岂不都白费了?
“程姨,我不愿,你懂我的。”
程微看着夏小梨那张倔强又苍白的脸,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个孩子心里装着太多东西,可如今的局势,又有谁能真正替她做主呢?
沉默片刻后,程微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梨儿,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无法选择每一步该怎么走,但至少要学会保护自己。”
夏小梨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继续摆弄手中的绣品,指尖微微发颤。她明白程微的话是为她好,可这些安慰却像针一样扎进她的心里。
如果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那么所谓的安稳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吧,”夏小梨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但我还是希望,有一天能为自己活一次。”
进来一批买绣品的客人,终结了她们的多愁善感的心思,等到晚上关了铺子回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太子府的人来给夏嫣儿送聘礼。
看着足足有一百多抬的聘礼,一瞧就比夏小梨的多,大夫人简直乐的合不拢嘴了,她没想到太子能这般重视,聘礼都越过了夏小梨。
程微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深怕夏小梨情绪不好,想要拉着她走开,免得看着闹心。
夏嫣儿却是不放过她,“大姐姐,对不住了,我也没想到太子给的聘礼居然比你的多,你可不要多心。”
夏小梨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一抬抬聘礼,仿佛在看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东西。
她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但这笑意并未抵达眼底。“嫣儿妹妹,”她轻声说道,“你的福气,我替你高兴。”
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波澜,却让站在一旁的程微更加担忧。
大夫人见状,连忙打圆场,拉着夏嫣儿的手笑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咱们家以后可真是要风光无限了!”
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片附和声,唯独夏小梨沉默不语,像是一尊精致却冰冷的雕像。
程微忍不住靠近一步,低声劝道:“梨儿,别看了,回房休息吧。”然而夏小梨只是摇了摇头,眼神依旧停留在那些耀眼的聘礼上,似乎透过它们看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大夫人还在兴致勃勃地指挥下人清点聘礼,嘴里念叨着各种吉祥话,完全没注意到夏小梨的神情。
夏嫣儿则是像欣赏战利品一样的,眼中全是得意之色。
虽然她的聘礼没有大雁,那又如何,她可是比夏小梨整整多出六十八抬的聘礼,那是太子对她的重视。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仿佛一根细弦随时可能绷断。夏小梨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堆满院子的聘礼,唇角微微动了一下,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像是不甘,又像是某种深藏的决绝。
程微看着她的侧脸,心中隐隐升起一阵不安。“梨儿,太子也是看重你的,这个时节还能弄来活的大雁,已经很难得了。”
另一边,夏嫣儿的声音忽然拔高了几分,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就是,我怎么可能越过姐姐去,无论太子看重的是我还是姐姐,我们都是夏家的女儿,想必姐姐不会生气的。”
她的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在人群中激起层层涟漪,却没有人上前说些什么。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热闹将毫无波折地继续下去时,夏小梨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得让每一个人都听得真切:“福气?或许吧。但真正的福气,从来不是靠别人给的。”
这时,太子府派来送聘礼的管事,拿着礼单,道:“这六十八抬聘礼是太子给太子妃的添妆!”
管事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的气氛似乎瞬间凝固了一般。
夏小梨的目光依旧平静,却透着一股冷冽,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一般。
夏嫣儿却是脸色一变,“什么?管事,你是不是弄错了,今日是给我送聘礼,怎么还会给姐姐送添妆?”
管事看了单子后,十分肯定的说道,“太子给两位侧妃的聘礼都是八十八抬,这六十八抬就是给太子妃的添妆。这可是大事,奴才定不会弄错的。”
大夫人的脸色不太好了,之前给夏小梨下聘就是一百二十抬的聘礼,这后面又添了这么多,还在嫣儿下聘这天,这不是在打嫣儿的脸嘛?
可太子做事都是按照规矩来的,这回他送来的不是聘礼,而是私下给的添妆,并没有逾越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