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太一看,还是那身半旧不新的衣裳,顿时不乐意了:“那能一样吗?挣了钱就知道瞎霍霍,也不知道给自己捯饬捯饬!白长这么俊一张脸了!”
好好好,真不知道她奶是骂她还是夸她呢。
沈穗穗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穿啥都一样,咱花钱都是花在刀刃上。”
她没说供销社的布料,大多都是硬挺耐磨的布料,不仅不透气,看起来还灰扑扑的,她不喜欢。
“嘿!你这丫头,跟我抬杠是吧?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是正理!”沈老太叉腰道。
小老太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孙女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这出门在外,还是要穿的体面点,哪能老穿成这样。
沈穗穗看着她奶那副又要开始长篇大论的架势,果断选择转移话题。
“还真别说,这褂子颜色真衬你啊,奶!”
这话精准地命中了沈老太的命门,果然立刻被带偏了注意力,也顾不上数落孙女不懂打扮了,美滋滋地对着窗户玻璃模糊的倒影照了照。
嘴上还硬撑着,“就知道拿好话糊弄我……”
一边说,一边却忍不住往自己屋里走,看样子是迫不及待要关起门来好好欣赏了。
-
木兰县的天气说变就变,这才刚入九月,就有些凉意上来了,红旗大队瞬间进入了最紧张忙碌的抢收阶段。
地里的莜麦必须赶在霜冻前全部颗粒归仓,否则一年的辛苦和期盼就可能大打折扣。
整个大队都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弹的,全都扑在了田地里,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
就连平日里大多忙活自己事情的沈穗穗,这次也被沈老太亲自督阵,拎着耳朵拉下了地。
“别整天琢磨你那些铁疙瘩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赶紧的,拿上镰刀,跟我打莜麦去!”沈老太塞给她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沈穗穗力气远超常人,虽然不常干农活,但上手极快,收割起来速度竟不比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慢多少,那利落劲儿看得旁边的村民们暗暗咂舌。
要不说人家厉害呢,真是干啥像啥。
抢收的日子,时间就是粮食,就是命。大家伙儿加班加点,中午干脆都不回家吃饭了,生怕耽误功夫。
大队部的院子里支起了几口大铁锅,炊事班的人负责蒸窝窝头、熬着没什么油星的大锅菜,全队的人就在地头或者大队部院子里,或蹲或站,狼吞虎咽地凑合着吃一顿,吃完抹抹嘴,抄起家伙什又接着干。
这天中午,沈穗穗端着个粗瓷碗,正面无表情地吃着碗里水煮白菜配窝窝头,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周围歇着的人群。
忽然,她的视线在院子角落顿了顿。
别人都在抓紧时间吃饭、打盹、恢复体力,鼻涕虫儿的奶奶却坐在一个小马扎上,佝偻着背,低着头,手里飞快地动作着。
她身边堆着些泡软的柳条,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异常灵巧地穿梭着,一个巴掌大小、精巧结实的柳编小筐已经在她手中初具雏形,纹理细密均匀。
沈穗穗看过去,眼睛突然亮了,紧接着便大步走了过去。
“赵奶奶,你这小筐给我看看呗。”
她声音没什么情绪,却把正埋头苦干的赵奶奶吓了一跳,手里的柳条差点掉地上。
赵奶奶抬起头,见是沈穗穗,更是局促,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沈、沈家丫头啊,这破筐有啥好看的……”
沈穗穗没理会她的局促,已经蹲下身,拿起那个编了一半的小筐仔细端详。手指摩挲着细密均匀的纹理,又捏了捏筐沿。
“编的还挺好看。”
赵奶奶受宠若惊,搓着粗糙的手,讷讷道:“就是瞎编,混几个工分。我想着多凑点,入冬前好给狗蛋扯尺布,添件厚实衣裳。孩子长得快,去年的袄子袖子都短了一截了……”
她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辛酸。
鼻涕虫儿大名叫赵狗蛋。
儿子儿媳去得早,就留下这么个孙子跟她相依为命,祖孙俩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全靠她这点手艺和队里分的口粮撑着。
老太太见沈穗穗拿了有一会儿,还以为她喜欢,就道:“等这个筐编完,赵奶奶送你!”
沈老太过来了,酸溜溜道:“不用你编,我闭着眼睛都会编,丫崽儿你要这个干啥?”
这种柳编筐只要长了手都会编,简单的很,是个村里人都会的东西,她家孙女凭啥用别人的筐?
她莫洪明又不是不会!
“奶,你也会做这个?”
沈穗穗随口问了句,她也想起来了,确实见过家里有不少筐,连她常用的小背篓,都是柳编的呢。
沈老太没好气地瞪了眼,还哼了声,“这种小东西我闭着眼睛,一只手都能做出来!”
沈穗穗嘴角抽了抽,这就有点夸张了。
沈老太又问:“你要这个干啥用?”
都有布包了,谁出门还要背个筐啊!
“奶,村里人都会做这个柳编筐子”沈穗穗问。
“对!”
沈老太虽然不明白孙女的意思,但还是回答了。
沈大山脑子灵活,跟着蹲在旁边,很快就想到了关键,惊喜问道:“穗穗,这柳编筐是不是有好事?”
这丫头肯定不会无缘无故问一个柳编筐子,难道是有啥打算了?农机厂也用不到这个吧?
村民们都顾不上吃饭,也都围了过来,眼巴巴地看着沈穗穗。
“没,就是看着喜欢。”
沈穗穗一句话像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村民们眼里刚燃起的小火苗。
“嗐,我就说嘛,这破筐能有啥名堂……”有人失望地嘟囔。
“散了散了吧,赶紧吃饭,下午还得干活呢!”
人群嗡嗡地议论着,渐渐散开,虽然有点小失落,但想想也是,这家家户户都会编的玩意儿,能指望它变出啥花样?
沈穗穗没理那群人,等人都散了,便对赵奶奶说:“您这几天要是有空,就照这样,再编几个小巧结实、样子好看的筐,大小不一,我都要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