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色能量漩涡的致命涟漪逐渐在身后平息,如同巨兽缓缓合上了眼睑。“星槎”悬浮在相对安全的废墟边缘地带,林黛的心跳却许久未能平复。刚才那并非针对性的能量冲击,更像是一种无差别的、区域性的“消杀”机制,目的似乎是清除或标记任何闯入此地的“异物”。
她看着扫描界面上那片巨大的空间站残骸,以及其中若隐若现的微弱信号,眉头紧锁。直接靠近风险太大,谁也不知道那片残骸内部是否隐藏着更致命的陷阱,或者刚才的冲击是否已经惊动了什么。
“星槎,对信号源区域进行深度被动扫描,分析其加密模式和能量背景。”林黛下达指令,同时将飞船的隐身模式和护盾维持在最高等级。她不敢再主动发射任何探测波,生怕引来更猛烈的反应。
【执行深度被动扫描……分析中……】
【信号加密模式确认,为努纳星环末期使用的‘曙光’协议变体,混杂大量自定义扰码,破译难度极高。】
【信号能量背景分析:来源深度位于残骸内部约三点七公里处,周围存在强烈的金属屏蔽及能量吸收现象,疑似人为构建的安全层。】
【未在信号源周边检测到近期大规模能量活动或生命体征排放(可能被屏蔽)。】
人为构建的安全层?林黛精神一振。这进一步印证了幸存者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躲藏在废墟深处,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
但如何接近?强闯显然不明智。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被锁在屏蔽盒里的“遗民之钥”上。夜枭说过,这是识别“非敌意潜在接触者”的凭证。或许……它不仅仅是钥匙,也是一个信号发生器?
犹豫再三,林黛还是打开了屏蔽盒,取出了那枚木质纹理的徽章。她没有立刻激活它,而是先让“星槎”对其能量输出模式进行了一次极其精细的、低功率的模拟分析。
【分析完成。该密钥核心蕴含一种独特的生物谐振频率,输出功率极低,作用范围有限,预计有效半径不超过五百米。其频率与努纳星环早期生态维生系统中使用的‘自然共鸣’技术存在高度同源性。】
作用范围只有五百米?林黛微微皱眉。这意味着她必须驾驶“星槎”非常靠近那片残骸,甚至可能需要进入其内部结构,才能让密钥生效。这无异于将自身置于险境。
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
她操控“星槎”,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再次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片巨大的残骸滑去。这一次,她更加谨慎,沿着残骸外围的阴影区移动,利用各种扭曲的金属结构和冻结的碎片作为掩护,缓慢而坚定地接近信号源的大致方位。
残骸内部如同一个被撕裂的钢铁迷宫,通道扭曲变形,随处可见爆炸熔融的痕迹和漂浮的杂物。“星槎”体型相对娇小,勉强能在一些较大的裂隙和破损的管道中穿行。林黛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每一次轻微的碰撞(尽管有护盾缓冲)都让她神经紧绷。
终于,在导航系统显示距离信号源直线距离不足六百米时,她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固的、通往残骸更深处的巨大破口,像是一条被撕裂的动脉血管。破口内部幽深黑暗,只有远处偶尔闪烁的应急灯光和能量泄露的电弧,提供着微弱的光源。
不能再前进了。再往里,飞船的机动性将受到极大限制,一旦遭遇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林黛将“星槎”稳稳地停泊在破口外侧一个相对隐蔽的金属支架后方,深吸一口气,将“遗民之钥”握在手中。
“启动密钥生物谐振频率,最低功率输出。”她下达指令,同时将飞船的外部传感器灵敏度调到最高,密切监控着周围任何一丝能量或质量的变化。
徽章在她掌心微微发热,一种极其细微的、如同心跳般规律的波动,以她为中心,向着幽深的破口内部扩散开去。
一秒,两秒……十秒……
毫无反应。只有废墟死一般的寂静,以及远处能量电弧偶尔炸响的噼啪声。
就在林黛开始怀疑这钥匙是否真的有用,或者夜枭是否欺骗了她时——
突然!
“星槎”的被动传感器捕捉到,在破口深处约四百米的位置,一处原本毫无异常的、覆盖着厚重碳化痕迹的金属墙壁,表面如同水波般荡漾了一下!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边缘极其光滑的圆形洞口,悄无声息地滑开,露出了后面更加深邃的黑暗。
几乎同时,那个一直微弱且断断续续的加密信号,陡然变得清晰、稳定了一瞬!虽然依旧被层层加密,但信号的强度提升了数倍,并且带着一种明确的、引导性的脉冲节奏,指向那个刚刚打开的洞口!
密钥起作用了!“遗民”们接收到了信号,并且为她打开了入口!
林黛心中一阵激动,但随即又被更大的警惕所取代。这入口后面是什么?是幸存者的避难所,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夜枭那0.7%的关联度,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她心头。
她看着那个幽深的入口,又看了看手中微微搏动的“遗民之钥”。
进去,可能找到真相,也可能万劫不复。
不进去,所有的线索都将在此中断。
没有太多时间犹豫。她很清楚,刚才密钥的激活和入口的开启,很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存在的注意。必须速战速决。
她检查了一下随身装备:轻便护甲、非致命能量手枪、多功能生存工具,以及最重要的——“方舟”系统的全力支持和与“星槎”的紧急传送链接(虽然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成功率未知)。
准备就绪。
林黛操控“星槎”伸出连接臂,在洞口边缘固定好。她最后看了一眼飞船主控屏上稳定的各项数据,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了连接臂形成的临时气密通道,走向那个未知的洞口。
就在她的身影即将被洞口内的黑暗吞没时,“星槎”的被动传感器再次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不同于“遗民之钥”频率的能量波动,从残骸的更深处一闪而逝。
那波动……带着一丝熟悉的、令人不安的暗紫色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