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2015年 12月 3日的晨光,带着初冬特有的柔和,透过非遗调研工作室的玻璃窗,在摊满资料的木桌上投下菱形光斑。林微言刚把同德堂门楣的 1:20模型放在桌中央,模型上的牡丹雕花还沾着细木屑——这是她和沈知行熬了两个通宵完成的,每片花瓣的弧度都严格参照激光测距数据,榫卯连接处甚至能灵活拆卸。

“快看群消息!校学生会发文化节通知了!”李姐举着手机冲进工作室,帆布包上的徽章叮当作响,“12月 20号举办,每个院系要出特色项目,还能申请专项经费!咱们非遗调研团队正好能借此宣传老巷修复!”

工作室瞬间热闹起来。顾屿背着相机凑过来,屏幕上的通知标题格外醒目:“‘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节暨非遗推广周”。他快速滑动屏幕,眼睛亮了起来:“能申请舞台、展区,还能邀请校外嘉宾!咱们可以搞个非遗主题晚会,效果肯定比单纯摆展板好!”

沈知行正用细砂纸打磨模型的飞檐,闻言抬头,指尖还沾着木粉:“晚会?太耗费精力了。咱们的核心是古建调研,不如设个古建模型展,把同德堂门楣、老戏台的模型摆出来,再放些榫卯互动装置,让同学直观了解传统工艺。”他放下砂纸,指着桌上的模型,“这个门楣模型花了两周,细节都经得起看,比晚会更能体现调研成果。”

“模型展太静态了!”顾屿立刻反驳,打开相机里的相册,里面是之前拍的张师傅木雕视频,“你看张师傅刻牡丹的镜头,要是在晚会上直播,再配上郑大爷讲老巷故事的录音,肯定能打动观众。文化节要的是传播力,晚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说不定还能拉到企业赞助,支持后续调研!”

林微言握着模型的手指顿了顿。她看着顾屿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沈知行认真的侧脸——顾屿的方案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热烈而吸引眼球;沈知行的方案则像老巷里的青石板,扎实而贴合调研核心。两者似乎都有道理,却又各有顾虑。

“晚会准备周期太长了,”沈知行放下手里的工具,拿出祖父的古建笔记,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页,“现在离文化节只有 17天,找场地、排节目、联系嘉宾,时间根本不够。而且咱们团队人手有限,既要准备晚会,又要兼顾调研,很容易两边都做不好。”他指着笔记里的榫卯结构图,“模型展不一样,现有模型稍作完善就能用,还能加个‘榫卯拼装体验区’,让同学自己动手,比看晚会印象更深。”

“时间紧才要高效利用资源!”顾屿拿出平板,快速调出一份 ppt框架,“我已经跟学生会的朋友打过招呼,礼堂可以优先给咱们用;节目不用多,就三个核心环节:张师傅木雕表演、老巷故事纪录片播放、微言朗读口述历史,简单又有感染力。赞助方面,我爸妈认识的文化公司说不定愿意支持,比申请学校那点经费靠谱多了。”

李姐抱着问卷表凑过来,有点犹豫:“其实两个方案都好……晚会能扩大影响力,模型展更专业。要不咱们投票?”她看向其他成员,有人点头,有人皱眉,显然也拿不定主意。

林微言拿起模型的牡丹花瓣构件,指尖拂过细腻的木纹——这是沈知行用老榆木手工刻的,光打磨就花了三个小时。她又看向顾屿 ppt里的节目单,“老巷故事纪录片”那栏还标着“待补充素材”,正是上次在老巷拍的郑大爷讲“同德堂药柜”的片段。突然,一个想法在她心里慢慢清晰。

“其实……咱们不用非要选一个。”林微言放下构件,看向两人,“可以把晚会和模型展结合起来,白天搞模型展,晚上办小型非遗晚会,两者内容呼应,既兼顾专业性又有传播力。”

顾屿和沈知行同时愣住,异口同声地问:“怎么结合?”

“白天的模型展,咱们分三个区,”林微言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起布局图,“主展区放同德堂门楣、老戏台的模型,配上周教授写的解说牌,标注建筑年代、工艺特点;互动区搞‘简易榫卯拼装’,用沈爷爷做的榫卯教具,让同学体验‘不用一钉一胶’的原理;还有个‘老巷记忆区’,摆上咱们收集的老照片、郑大爷的口述录音设备,让大家沉浸式了解调研背景。”

她顿了顿,看向顾屿:“晚上的晚会,不用搞大型舞台,就在图书馆报告厅办个小型分享会式晚会,时长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开场放你拍的老巷纪录片片段,重点拍模型制作过程和张师傅的木雕细节;中间请张师傅现场演示刻牡丹,沈知行可以在旁边解说榫卯工艺,比如门楣牡丹的雕刻如何配合木构件受力;最后我来朗读郑大爷的口述历史,结尾放咱们团队的调研 Vlog,呼吁大家关注老巷修复。”

沈知行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个思路好!模型展能让大家直观了解古建工艺,晚会则用故事打动人心,两者相辅相成。而且白天的模型展可以提前几天布置,不用赶时间,晚上的晚会内容都是咱们现成的素材,准备起来也快。”

顾屿却还有顾虑:“可小型晚会会不会影响力不够?本来想借文化节扩大宣传,要是规模太小,效果就打折扣了。”

“不会的,”林微言笑着摇头,拿起顾屿的平板,翻到之前的公众号推文,“上次咱们的古建明信片推文阅读量破万,很多同学都关注老巷调研。咱们可以提前一周在公众号预热,发模型制作花絮、张师傅的采访视频,吸引大家来现场。而且报告厅能坐 200人,坐满了效果也很好,比大礼堂更有氛围。”她看向顾屿,“你不是说想做文化记者吗?这种小型晚会更能深入交流,还能拍点深度报道,比单纯的舞台表演更有内容。”

顾屿看着草稿纸上的布局图,又看了看桌上的模型,终于点了点头:“行!那咱们就按这个方案来!我负责晚会的流程设计、宣传预热,还有联系张师傅和郑大爷,争取让他们来现场。”

“我负责模型展的设计和完善,”沈知行拿起模型,仔细检查飞檐的连接处,“今天下午我去工坊找爷爷,拿些榫卯教具过来,再请他指导下模型展的展陈细节,他以前帮博物馆做过展柜设计,有经验。”

“那我就负责两者的衔接!”林微言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补充,“比如白天模型展的解说牌内容,要和晚上晚会的讲解呼应;互动区收集的同学反馈,也可以在晚会上提一提,让大家觉得参与感更强。李姐,麻烦你帮忙统计需要申请的物资,比如展架、桌椅、音响设备,咱们列个清单报给学校。”

李姐笑着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去整理清单,争取今天下午就提交申请,早点批下来好准备。”

团队瞬间有了方向,工作室里的氛围从之前的分歧变得热烈起来。顾屿拿着相机,对着模型拍起素材,准备做预热海报;沈知行拿出手机,给祖父打电话,语气里满是期待;林微言则和其他成员一起,细化模型展的分区细节,草稿纸上的布局图渐渐变得清晰。

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顺便讨论后续分工。顾屿边扒饭边说:“我刚才跟张师傅通了电话,他说愿意来晚会表演木雕,还说要带他太爷爷传下来的刻刀,让大家看看老工具的用法。”他拿出手机,展示张师傅发的刻刀照片,刀身泛着古铜色的光泽,刀柄上刻着“木刻张”三个字。

“太好了!”林微言眼睛亮了起来,“张师傅的刻刀故事可以加进晚会解说里,比如这把刀刻过哪些老建筑,和同德堂门楣的雕刻有什么关联,这样内容更丰富。”

沈知行夹了块糖醋藕夹放进林微言碗里——知道她爱吃这个,特意多打了一份:“我爷爷说下午可以把工坊里的榫卯拆装模型运过来,有大有小,适合互动区用。他还说要教咱们做‘木兰花榫卯挂件’,作为模型展的小礼品,同学参与拼装就能领,吸引更多人来。”

“这个主意好!”顾屿立刻拿出平板记录,“小挂件可以印上‘沈记木艺坊’和‘老巷调研团队’的 logo,既是纪念品,又是宣传。我下午去联系印刷厂,设计个简单的包装,成本应该不高。”

吃完饭回到工作室,大家立刻投入准备工作。顾屿坐在电脑前,开始制作预热海报,背景用的是之前拍的老巷雪景照,上面叠加着模型展和晚会的时间地点,角落还放了个小小的榫卯图案;沈知行则拆开祖父送来的榫卯教具,一一检查每个构件的牢固度,时不时用砂纸打磨毛边;林微言拿着笔记本,整理模型展的解说词,结合之前的调研资料,把每个模型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都写得详细又易懂。

下午三点多,周教授突然来工作室视察。看到大家忙碌的样子,又听了方案介绍,忍不住点头称赞:“这个折中方案很好,既突出了调研的专业性,又兼顾了文化节的传播需求。学校这边我来帮你们协调,场地和经费优先审批,争取把这个项目做成文化节的亮点。”他拿起同德堂门楣模型,仔细看了看雕花细节,“这个模型做得很精致,解说词要重点突出‘传统工艺与现代修复’的结合,让同学们知道,古建保护不是守旧,而是让老手艺活在当下。”

得到周教授的支持,大家更有干劲了。顾屿的预热海报很快就制作完成,发在校园公众号和团队的社交账号上,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了几百个点赞;沈知行的榫卯教具整理完毕,还在每个教具上贴了简易拼装说明,用的是他手绘的步骤图;林微言的解说词也写好了,打印出来贴在模型底座上,配着小图标,清晰又直观。

傍晚的时候,顾屿突然接到郑大爷的电话,老人在电话里兴奋地说:“微言啊,我找到老戏台的老照片了!是我年轻时拍的,还能看清台上的雕花!我明天给你们送过去,放在模型展上,让同学们看看老戏台以前的样子!”

林微言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沈知行立刻说:“我明天去老巷接郑大爷,顺便把照片扫描存档,放大后放在‘老巷记忆区’,和现在的戏台照片对比,更有历史感。”

顾屿也笑着说:“我明天把照片做成 ppt,在晚会上播放,让郑大爷现场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比单纯的解说更生动。”

忙碌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文化节前一周。模型展的场地已经申请下来,在图书馆一楼大厅,位置显眼,人流量大;晚会的报告厅也确定好了,音响和投影设备都已调试完毕。团队成员每天都在工作室和场地之间奔波,虽然累,却充满了期待。

12月 15日,模型展开始布置。顾屿带着几个同学,把展架搭好,贴上预热海报;沈知行和林微言一起,小心翼翼地把模型放在展台上,调整角度,确保每个细节都能被看到;李姐则在互动区摆放榫卯教具和小礼品,还在桌上放了几本调研资料,供同学翻阅。

布置到一半,张师傅突然带着徒弟来帮忙,还带来了刚刻好的木兰花榫卯挂件,每个挂件都用红绳系着,精致又可爱。“听说你们要搞模型展,我特意多刻了些挂件,”张师傅笑着说,“明天我再带些木雕工具过来,现场演示给同学们看,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老手艺。”

沈知行赶紧接过挂件,连声道谢:“谢谢您,张师傅!有您帮忙,模型展肯定更精彩。”

张师傅拍了拍沈知行的肩膀:“咱们都是为了老手艺传承,客气什么。你们年轻人愿意做这个,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他看向林微言,“微言啊,你上次说的老巷故事,我也跟几个老伙计说了,他们都愿意来文化节看看,给你们捧场。”

晚上布置完毕,大家都累得坐在地上,看着空荡荡的大厅里渐渐成型的展区,心里满是成就感。顾屿拿出相机,拍下展区的样子,说要做成延时视频,放在晚会上播放;沈知行从包里拿出爷爷做的热乎红薯,分给大家吃,甜香的味道在大厅里弥漫开来;林微言则拿出笔记本,最后核对一遍晚会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衔接顺畅。

“明天预热活动就要开始了,”顾屿咬着红薯,笑着说,“我已经跟学生会的朋友打好招呼,明天在食堂门口设个咨询点,发宣传册,还能现场演示简单的榫卯拼装,吸引更多人关注。”

“我明天把模型的细节图打印出来,贴在咨询点,”沈知行擦了擦嘴角的红薯渣,“再带几个小的榫卯构件,让同学亲手摸摸,感受下传统工艺的质感。”

林微言点点头,把笔记本放进包里:“我明天跟你们一起去咨询点,给同学讲解模型展和晚会的内容,顺便收集大家的建议,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第二天早上,食堂门口的咨询点格外热闹。顾屿负责发宣传册和拍照,时不时用相机记录下同学们拼装榫卯的样子;沈知行坐在桌子后面,耐心地教大家拼装木兰花挂件,手指灵活地演示着榫卯的连接方法;林微言则拿着展区的平面图,给感兴趣的同学讲解每个区域的内容,眼神里满是热情。

“这个榫卯挂件好有意思!”一个女生拿着拼装好的挂件,兴奋地说,“明天我一定去模型展看看,还要拉着室友一起去晚会!”

“我爷爷以前就是木匠,”一个男生看着沈知行手里的教具,感慨道,“他也会做这种不用钉子的家具,没想到在学校还能看到,太亲切了。”

咨询点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中午,宣传册发出去了几百份,很多同学都表示会参加模型展和晚会。顾屿看着相机里的照片,笑着说:“看来咱们的预热很成功!晚上我把这些照片做成集锦,放在晚会开场,肯定能调动气氛。”

回到工作室,大家又开始准备晚会的最终流程。顾屿把收集到的素材剪辑成纪录片,重点突出老巷的历史变迁和调研团队的努力;沈知行则和张师傅视频沟通,确定晚会现场木雕表演的细节,比如雕刻的图案、需要的工具;林微言则修改了口述历史的朗读稿,加入了最近收集到的老匠人故事,让内容更丰富。

12月 20日,校园文化节终于拉开帷幕。早上九点,模型展准时开放。图书馆一楼大厅里挤满了人,主展区的同德堂门楣模型前围了很多同学,大家指着雕花细节,小声讨论着;互动区更是热闹,同学们排着队,等着拼装榫卯挂件,沈知行和爷爷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老巷记忆区”的老照片前,郑大爷正给同学们讲老戏台的故事,身边围了一圈人,听得津津有味。

林微言穿着沈知行爷爷织的灰色毛衣——上次借的还没还,老人家说让她多穿几天,暖和——在展区里穿梭,时不时给同学解答疑问,看到大家对古建工艺感兴趣,心里满是欣慰。顾屿则拿着相机,在各个展区之间拍照,捕捉着同学们认真的表情,偶尔还会采访几个同学,问他们对模型展的感受,准备做成后续的报道。

中午的时候,周教授也来参观模型展,看到热闹的场景,忍不住称赞:“做得很好!让同学们在互动中了解传统工艺,比单纯的讲座有效多了。晚上的晚会也要保持这个氛围,让更多人关注古建保护和非遗传承。”

下午五点,模型展闭馆,大家立刻开始准备晚上的晚会。顾屿和几个同学一起,把报告厅的桌椅重新摆放,中间留出表演区;沈知行则帮张师傅搭建木雕工作台,摆放好刻刀、木料和工具;林微言则检查音响和投影设备,确保晚会顺利进行。

晚上七点,晚会准时开始。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开场播放的老巷纪录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当画面里出现同德堂门楣模型的制作过程时,台下传来阵阵惊叹声;接着,张师傅走上表演区,拿起刻刀,在一块老榆木上开始雕刻牡丹,沈知行站在旁边,轻声解说每一步的工艺特点,比如“斜刀刻法如何让花瓣更立体”“鱼鳔胶如何加固木构件”,台下的同学听得入了迷,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表演结束后,郑大爷走上台,手里拿着老戏台的照片,给大家讲起了过去的故事:“以前正月十五,老戏台上会唱《白蛇传》,台下挤满了人,连房顶上都坐着人……”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充满了感情,台下的同学都安静地听着,有的甚至红了眼眶。

最后,林微言走上台,手里拿着口述历史的笔记本,开始朗读郑大爷和张师傅的故事。她的声音很轻,却很有力量,当读到“张师傅说,只要还有人想学木雕,他就会一直教下去”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朗读结束后,她播放了团队的调研 Vlog,视频里记录了大家从初遇老巷到准备文化节的点点滴滴,最后定格在同德堂门楣模型上,配着一行字:“让老手艺活在当下,让老故事传到未来。”

晚会结束后,很多同学都留下来,围着张师傅和郑大爷提问,还有的同学去看临时摆放的小型模型展,久久不愿离开。顾屿忙着给大家拍照留念,相机里装满了温暖的瞬间;沈知行则帮张师傅收拾工具,时不时和同学交流榫卯工艺;林微言则和周教授一起,讨论着后续的调研计划,周教授说:“文化节的效果很好,学校打算把这个项目长期做下去,明年还可以申请省级的非遗推广项目,让更多人关注老巷修复和传统工艺。”

夜深了,大家才收拾好东西离开报告厅。走在校园里,月光洒在银杏叶上,像撒了把碎金子。林微言穿着沈知行爷爷织的毛衣,身上暖暖的;沈知行走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个小小的木兰花榫卯挂件——是爷爷特意做的,送给他们俩的;顾屿背着相机,走在后面,嘴里还哼着刚才晚会上播放的老巷民谣,气氛温馨又美好。

“今天真的谢谢大家,”林微言突然开口,声音里满是感激,“要是没有顾屿的晚会策划,没有沈知行的模型展准备,没有大家的帮忙,文化节肯定不会这么成功。”

顾屿笑着摆手:“应该谢谢微言你啊,要是没有你的折中方案,咱们还在为选晚会还是模型展吵架呢。”他看向沈知行,“说真的,之前我只想着传播力,忽略了调研的专业性,以后得向你和微言学习,更注重内容本身。”

沈知行也笑了,看着林微言:“我也得谢谢微言,你的方案让我明白,专业和传播不是对立的,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兼顾。以后咱们做调研,也要多考虑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非遗传承。”

林微言看着身边的两个人,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次文化节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一个好的方案,更是因为团队每个人的努力和包容。顾屿的热情、沈知行的认真、大家的协作,像榫卯结构一样,牢牢地把团队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

回到工作室,大家把今天的照片和视频整理好,放在电脑里,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命名为“文化节?老巷记忆”。顾屿还在旁边加了个备注:“下次文化节,咱们还要做得更好!”

沈知行从包里拿出爷爷做的热乎红薯,分给大家吃。红薯的甜香在工作室里弥漫开来,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心情。林微言咬了一口红薯,甜到了心里,她看着身边的伙伴,看着桌上的模型,突然觉得,这段关于老巷、关于非遗、关于陪伴的时光,是她青春里最珍贵的记忆。

而沈知行看着林微言嘴角的红薯渣,忍不住伸手帮她擦掉,指尖触到她的脸颊,暖暖的。林微言的脸颊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却忍不住笑了起来。顾屿看着这一幕,也笑了,悄悄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个温暖的瞬间——月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像给这段悄然生长的情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芒。

夜深了,工作室的灯还亮着。大家还在讨论着后续的计划,比如把文化节的素材做成纪录片,投稿给市里的电视台;把模型展的解说词整理成册,作为调研成果的一部分;继续跟进老巷的修复进展,争取明年申请到更多的保护资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眼里闪烁着光芒,像极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林微言知道,文化节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调研之路还很长,非遗传承的路也很长。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可爱的伙伴,有这份对传统工艺的热爱,有这份彼此扶持的默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就像沈知行爷爷说的,只要方向对,慢慢走,总能走到想去的地方,总能让老手艺、老故事,在时光里,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汴京小食堂Dan与落下遇见你,何其幸运潇洒小道士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救驾女帝被流放,爆兵成皇你哭什么?被系统砸脸后,我与钟离互换身体崩坏三:【我的系统有问题】快穿:把冷情佛子诱拐回家李青踏上修真途重生怒甩前夫,给崽亲父王腾位置我是魔法学院柔弱的白月光学妹黑化后,小叔叔被我虐到心碎斗罗V:开局被千仞雪看上,小舞要贴贴佛系大小姐穿越古代悠闲生活快穿之好男人修炼指南奥特大剪辑:盘点光之国裂开了!嫁妖夫,算了,凑合过吧重回七零,嫁给科研大佬生三宝学法律的算命大佬,很常见吧?我下山娶妻,清冷师尊失控了天降崽子!霸总追妻带娃弃后她在现代活成顶流我在崩坏转生成芽衣弃妇掉马后,怒打渣男脸!疯批帝姬嫁给摄政王后雄起了魔瞳修罗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斗罗:重生教皇,多子多福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恋爱脑醒悟,我竟成了总裁夫人!白月光身份曝光,禁欲祁总跪碎膝盖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小财迷只想躺平,霍少的摆烂甜妻异世:没灵气咋修真快穿之我在狗血虐文当女主网球王子:龙马的姐姐在冰帝睡前故事嗯哼!我家超市通三千位面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穿越到星际成神彼岸花与雪莲花灵魂摆渡:我师傅是九叔灵气复苏别逞强,我是外挂贩卖郎!直播算命,客户你上错坟十年啦末世屯物资摆脱圣母诅咒婚女重生自救指南快穿:所有人都爱绿茶美人凹凸世界之与美好失之交臂让你去挖矿,你却成了夜之城的王
爱看读书搜藏榜:勇者队伍里的普通人穿越成废柴,驭万兽,瞳术定乾坤九转归幽地狱病院咒术回战:我成了五条悟的姐姐浅风不及你情深次元:我只是一个路过的赛亚人!骑士君的非凡之路诸天影视莽夫开局欢乐颂开局大宗门,我却意外成了散修太子妃手握空间踏仙路觉醒变异植物系,她在末世横行了毕业了好好爱照进深渊的月亮幽冥之契逆天,影后视后全是我不良人:悟性逆天,震惊不良帅述录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重生赶海文里,我是路人甲快穿年代:拿下病娇反派生崽崽啦人在娘胎,我邦邦给女帝两拳穿越魔法纪元之至尊女法皇禁墟迷城国运强不强,全看宴姐浪不浪!正道诛天诸天修行,从功夫开始爱在梦里等花开少年歌行之不染凡尘遥知殊途神罚圣域:铁子的武神之路离婚当天,慕小姐改嫁前夫死对头君乃天上客穿成妖族太子后,美人师尊日日宠三生瑾瑜四合院之成就非凡男人三十,成功逆袭重回身体后,靠着现代科技鲨疯了斗破:我可以加点修行快穿:一本爽文中的爽文你我,一别两宽穿越1960四合院钓鱼又打猎穿书七零,捡个便宜老公宠到底约战里的咸鱼修仙重生之太子妃她是京城首富重生九零好时光山河与你皆安好NBA:开局一张贾巴尔模板卡死对头他非要做我道侣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忘忧斋异闻录重生八零福运娇妻汝之素年,谁予锦时重生之仙畜有别我的手机通两界,娇养妖兽赢麻了乖张诱引开局四个孽徒,师尊后院日日起火假千金抢亲?我转嫁禁欲大佬娇软恶雌想休夫,五个大佬悔红眼穿越古代种田发家日常重生奶团小公主,绑错系统旺翻我与堂妹换亲后,糙汉夫君宠她成瘾红楼美梦穿成女配挺孕肚,共感大佬被娇宠我为公主裙下臣漫漫海月朝天乐小意思,拿捏四位黑心兽夫三岁萌娃下山寻亲,全世界争着宠恶女她有乌鸦嘴后每天都在崩剧情随母改嫁:团宠福宝三岁半全家霉运满身?别怕!我吉星高照疯批督主今天又跪搓衣板了快穿之女配她恃美行凶人在神印王座,但觉醒双生武魂了凌霄花上你犯贱我发癫!真千金爆火娱乐圈撩倒四个病娇,翻车后被日日求宠八零随军:改嫁冷面糙汉被娇宠退!假千金的道侣们赖上真千金了师姐怎么一刀把江湖诡计全劈了八零换亲,夫人只想搞钱食戟之料理的领域暖暖的万物听诊系统幼崽摆摊卖香火饭,成警局团宠二嫁公卿八零:娇娇一撩,冷面大佬破戒了病娇修罗场?炮灰美人反向拿捏七零渔村:靠赶海爆红大院诡异入侵:柔弱路人竟是诡异杀神带着物资去流放,恶女她成白月光纯情将军火辣辣,苗疆少年沦陷啦恶毒公主要和离?清冷世子后悔了冰山指挥官又在我面前哭崩了侯门主母穿成年代文恶毒婆婆后拂晓轻尘穿成七零小寡妇,假死丈夫回来了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被弃孕雌一胎六宝,众兽夫求原谅饕餮食肆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