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快,像指缝里漏下的沙。
转眼冬深,天岚历八百一十九年的尾巴尖儿都快瞧不见了。
营房后坡上那两棵老槐树,叶子早掉光了,黑黢黢的枝桠刺向灰蒙蒙的天,剑网的金光规律地扫过,也带不来多少暖意。
批文下来那天,天很压抑。
墨长庚捏着那张盖着鲜红大印的纸,站在校场中央,粗着嗓子念名字:
“安宝利!”
那个瘦高的老实人,一对剑渊剑意却一般,但剑技尚可,可算不得拔尖,但抛去守望者预备役之外的人里,他算出彩的。
此刻他站出来,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微微点了点头。
“慕松媛!”
这位八面玲珑的姑娘笑盈盈地应了一声,像只灵巧的雀儿。
“齐稚!”
齐稚大笑,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父亲于鹤元劫兄妹和明哲有大恩,年中鹤元劫把那笔万两黄金的赏赐,硬是匀了五千两送到齐家,两下里都念着对方的好。
如今他能进皇家卫,算是圆了自家安稳的念想。
尘埃落定。
安宝利依旧低调,默默收拾他那点不多的行装。慕松媛则提了个小布袋,挨个营房送自己绣的小荷包,针脚细密,里头装着晒干的野菊和艾草,说是驱寒避秽。
轮到鹤元劫时,她笑得格外甜:“鹤男爵,留个念想吧!”鹤元劫黝黑的脸上也挤出真诚的笑,连声道谢。
最高兴的自然是齐稚。他掏空了腰包,请全兵营上下在营区外二里地左右的小酒馆狠狠搓了一顿。
大盆的白菜炖肉,油汪汪的;整只的烧鸡,皮脆肉嫩;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绿叶子菜。
酒是劣酒,呛嗓子,但架不住人多气氛热。划拳声、笑闹声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鹤元劫勾着齐稚的肩膀,两人碰碗,酒水溅出来,洒在棉袄上洇开深色的印子。明哲也难得地喝了几杯,眼镜片上蒙了层雾气。
大家真心实意地祝贺齐稚,祝贺他得偿所愿,走上一条安稳顺遂的路!
十二月二十四日,霜重。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
所有人都早已收拾好东西,该寄走的已经都寄走了。
几间住宿的营房,空空如也……
墨长庚站在校场点兵台上,背着手,看着底下这群他带了三年的兵。
风吹着他敞开的旧棉袄领子,露出里头浆洗得发硬的粗布衬衣。
“三年试炼军军役,”他声音不高,带着点沙哑,在空旷的校场上却格外清晰,“今儿个,正式结束!”
底下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兵器架的呜咽。
离别像一层薄霜,无声地覆在每个人心上。
其实从前阵子开始,就已经有人陆续离开了,巡界使那边缺人,有的就被提前几天调走了,安宝利和慕松媛也在昨天就奔岚安城了。
还有些人忙着办退役手续,眼下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一半了。
鹤元劫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最后都落在了那三个穿着崭新制服的人身上。
霍芝蛮,那个高头大马的汉子,穿上了“看门人”的黄金甲。
甲片厚重,在阴沉的冬日里泛着沉甸甸的光。
肩头、左胸前、后背,都用金线绣着大象的徽章,象鼻卷起,带着一股敦实厚重的力量感。
他杵在那里,像座小金山,平日大大咧咧,此刻脸上也难得地有些局促和不舍,冲着熟识的兄弟抱了抱拳。
齐稚则是一身白红相间的软甲,内衬锁子甲,
外面罩着精绣云纹的锦袍,既威武又透着股贵气。
肩头、胸前、后背,盘踞着金线绣成的五爪龙,张牙舞爪,象征着皇家卫的威严!
他挺直了腰板,努力想显得庄重些,可那咧开的嘴角和微红的眼角还是泄露了少年人的兴奋与离愁。
众人围上去,拍肩膀,捶胸口,说些“苟富贵勿相忘”、“常回来看看”之类的车轱辘话。霍芝蛮嗓门大,瓮声瓮气地应着。
齐稚则挨个回应,眼圈有点红。最后,两人一同走到墨长庚面前,郑重地行了个军礼。
霍芝蛮喊了声“教官!”,声音有点哽。墨长庚抬手,用力拍了拍他厚实的肩甲,又看向齐稚,铜铃眼里有欣慰,也有复杂难言的东西,最终只沉沉说了句:“好自为之。”
翌日清晨,霜更重了,地上铺了薄薄一层白盐似的。
营房门口,十三个人影矗立。
他们都换上了守望者的制服。
黑色的细密斜纹布长风衣,剪裁利落,垂至膝下,迎着料峭寒风,衣摆微微拂动。
风衣的胸口、肩头、后背,都用深靛蓝色的丝线绣着一只展翅的雄鹰,鹰喙如钩,目光锐利,似乎随时要冲破这压抑的剑网!
每人头上,还戴着一顶同样质地的黑色斗笠,这是守望者的标志之一!宽檐低垂,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
这身装束,黑得肃穆,沉得压人,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萧杀与锐气!
墨长庚站在营房门口的石阶上,背对着众人,佝偻着腰,似乎在盯着地上那层薄霜。
他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像驱赶什么恼人的飞虫,声音闷闷地从那宽阔的后背传来:“走吧……都走吧……路上……小心。”
十三人翻身上马。
都是营里精选的快马,毛色油亮,打着响鼻,蹄子不安分地刨着地上的霜花。
鹤元劫勒住缰绳,最后望了一眼那熟悉的营房,那两棵光秃秃的老槐树,还有台阶上那个沉默的背影。
视野边缘的98似乎跳动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心头翻涌的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沉重。
“驾!”不知谁先低喝了一声。
马蹄声起,清脆地踏碎了清晨的寂静,踏碎了地上的薄霜。
十三骑黑风衣,如同十三道沉默的墨线,沿着营区外的土路,向东北方向迤逦而去。
斗笠宽大的檐在颠簸中微微起伏,胸口的雄鹰在晨光熹微中,仿佛随时要振翅高飞。
墨长庚这才慢慢转过身。
霜风吹的他心凉,那张横肉虬结的脸上,沟壑纵横。
他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越来越小的黑点,直到彻底消失在土路尽头扬起的微尘里。
铜铃般的眼睛里,那层强撑的硬壳终于剥落,浑浊的老泪无声地滚落下来,砸在冰冷的石阶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他抬手,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了一把脸,再抬头时,望向东北方那剑网之外灰蒙蒙的天际线,那眼神里,除了离别的悲伤,又渐渐燃起一丝微弱的、却异常执拗的希冀……
营房门口,空余马蹄踏碎的霜痕,和风里飘散的一缕若有若无的、辛辣烟草的味道……
墨长庚站了许久,直到日头升高了些,才佝偻着背,慢慢踱回那间骤然空旷了许多的营房。
桌上,那盏油灯早已冷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