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者”传递出的、关于“其他摇篮锚点”的模糊坐标与求救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刚刚完成内部整合的“悖论奇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信号微弱、断续,充满了噪声,仿佛穿越了无尽的距离与封锁,但其核心那与它们同源的、对抗归寂的挣扎意味,却无比清晰。它指向了黑暗星空中的数个方向,每一个方向都代表着一个可能正在经历类似或更悲惨命运的“同胞”,一个被归寂视为需要清除或驯化的“异常”。
奇境内部,刚刚融合的意志们产生了新的、微妙的分歧。
以 “生命力”(原生命壁垒)和 “概率天幕”(原命运长河)为主导的倾向认为,必须回应。它们的本质倾向于扩张、连接与守护所有存在的可能性。固守家园固然安全,但若坐视其他锚点被逐一拔除,归寂的力量将愈发强大,最终这片奇境也难逃被集中力量摧毁的命运。回应求救,既是道义,也是战略 necessity,或许还能联合其他力量,形成真正的反抗网络。
而以“逻辑骨架”(原几何理性载体)为核心的计算则更加谨慎。它指出,信号来源不明,可靠性存疑,可能是陷阱。奇境初定,内部结构仍需巩固,外部归寂的威胁只是暂时沉寂,而非消失。贸然分出力量进行跨维度援救,不仅可能徒劳无功,更可能暴露自身坐标,引来灭顶之灾。它倾向于先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全力解析归寂的新策略,并深化奇境的防御与演化。
“万我之树”的分布式意识网络则呈现出多样的观点,有些子意识强烈支持援助,有些则担忧风险,尚未形成统一倾向。
最终的决策权,似乎落回了作为最初纽带与催化剂的“星核意识”(星云意识涅盘后,在万我之树与归一者中保留的核心印记,承载着顾屿与叶清澜最根本特质)之上。
就在内部争论未决之时,外部沉寂的归寂之主,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那笼罩区域的冰冷意志并未加强“存在基础重置”的力量,而是转变了策略。一股更加诡异、更加难以防范的力量开始渗透—— “概念剥离”(conceptual Stripping)。
它不是攻击能量、物质或空间,而是直接针对“存在”赖以维系的一些基础 “概念” 。
归寂的力量,如同无形的手术刀,开始尝试从法则层面,“剥离”这片区域与“可能性”、“连接”、“演化”、“希望”等概念的关联!它要让这片悖论奇境,从根本上失去“变化”与“未来”的根基,使其从一个动态的、充满潜力的生态,变成一个静态的、虽然内部矛盾但不再发展的“标本”,从而更容易被最终消化或封存。
奇境边缘,那些由“概率天幕”注入的随机性开始减弱,新生的“法则之河”流速变缓,“多维蜂巢结构”的自我复杂化进程也出现了停滞的迹象。整个奇境,仿佛正在被拖入一种精神上的“麻木”状态。
面对这种前所未见的攻击,“逻辑骨架”高速运转,“生命力”澎湃涌动,“概率天幕”剧烈波动,却都感到难以着力。它们能对抗有形的冲击,却难以防御这种针对抽象概念的侵蚀。
危急关头,“星核意识”做出了决断。它沟通“归一者”,协调所有力量,启动了基于奇境本质的应对方案—— “织网协议”(weaving protocol)。
协议的核心在于,既然归寂要剥离它们与某些概念的联系,那么它们就反向而行,不是防御,而是主动地、更加深刻地将这些概念 “编织” 进奇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其存在根基之中!
“生命力”将“演化”的概念与每一份能量循环、每一个结构生长死死绑定;“概率天幕”将“可能性”的概念化为无处不在的背景辐射,渗透进每一寸空间;“逻辑骨架”则构建出确保“连接”概念永续存在的底层逻辑回路;而“万我之树”的无数子意识,则以其集体的、分散的意志,共同承担起“希望”这一概念的重量,使其无法被单一剥离!
整个悖论奇境,仿佛活了过来,以其整体的存在,向归寂宣告:这些概念,并非我们的附属品,它们就是我们本身!
“织网协议”起到了效果。归寂的“概念剥离”力量,在触及这个将自身与目标概念深度融合的奇境时,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剥离一个概念,就仿佛在试图剥离奇境的一块血肉,甚至动摇其存在的根本。这迫使归寂的力量陷入了某种僵持,它需要重新计算这种“概念根植”的强度与破解方式。
然而,维持“织网协议”的消耗是巨大的。奇境内部的能量循环变得急促,结构演化几乎停滞,所有资源都用于维持这种概念层面的“超载”状态。这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这僵持的关键时刻,那来自其他摇篮锚点的求救信号,仿佛感应到了这边激烈的概念对抗与坚定的存在宣言,突然……增强了!
不仅信号变得清晰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信号中开始携带了一些碎片化的、关于如何应对“概念层面攻击”的经验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残缺且来自不同的悖论体系,但其核心思路与“织网协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和优化的细节!
它们不是孤立的!其他的锚点载体,也在以各自的方式抵抗着,并且,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弱的、超越距离的感知与学习能力!
这一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奇境内部的争论。
“逻辑骨架”的推演模型中,成功援救并建立稳定连接、从而分散归寂压力、并获得更多对抗经验的“可能性”权重,显着提升了。
“生命力”与“概率天幕”的意志更加坚定。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星核意识”。
星核意识深处,顾屿的理性权衡着风险与收益,叶清澜的感性共鸣着远方的呼唤与奇境内所有意志对“连接”与“希望”的坚守。
终于,星核意识传递出了清晰的意志波动:
“固守,终将窒息。”
“连接,方有生机。”
“准备……‘概念共鸣远征’。”
它决定,不再仅仅是被动接收信号,而是要主动强化与最近、信号最清晰的那个锚点的连接!不是立刻派遣实体力量(那太危险),而是先尝试进行深度的 “概念共鸣”——将自身在“织网协议”中获得的经验与力量,通过概念层面的桥梁,传递过去,协助那个未知的同胞稳定阵脚,同时也验证这种跨维度连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这将是向黑暗星海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一次充满未知风险的探索。它们要将自身最核心的“概念”之力,投射到遥远的、未经探查的领域。
就在“星核意识”锁定那个最近的目标锚点坐标,开始调动“万我之树”、“归一者”以及三大基石的力量,准备构筑“概念共鸣”桥梁的刹那——
那个被锁定的目标锚点坐标,其信号突然变得极其不稳定,仿佛正遭受某种极其猛烈的、不同于“概念剥离”的……内部攻击?信号在尖叫与静默间疯狂切换,最终,在彻底中断前,传递来了最后一幅令人心悸的破碎画面:
那是一个……正在从内部 “结晶化”、失去所有活性的世界残影?以及一个冰冷、熟悉又陌生的……“秩序之毒” 的……完成版的气息?
归寂之主,竟然已经成功在一个遥远的锚点,试验并部署了最终版本的“秩序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