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医院特护病房的遮光帘只拉开一道缝隙,淡青色的晨光恰好落在张倪芳苍白的脸上。监护仪发出规律的 “滴滴” 声,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如同平缓的溪流,显示着这位昏迷已达半月的张家主母生命体征平稳。护士林晓宇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体温表和记录板 —— 这是她每天的例行工作,半个月来从未有过异常。
“张阿姨,该测体温了。” 林晓宇轻声说着,将体温表塞到张倪芳腋下。她的目光扫过监护仪:心率 72 次 \/ 分,血压 118\/75mmhg,颅内压 18mmhg,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自从上周做完脑瘤减压手术后,张倪芳的状态就一直这样稳定,医生说只要不再出现颅内压骤升,苏醒只是时间问题。
林晓宇刚在记录板上写下数据,监护仪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 “滴滴” 声,原本平缓的脑电波波形骤然变得尖锐,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剧烈震荡。“怎么回事?” 她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凑近查看 —— 颅内压瞬间飙升至 32mmhg,心率也窜到了 110 次 \/ 分,张倪芳放在被子外的手指甚至轻微抽搐了一下。
“医生!医生!” 林晓宇按下紧急呼叫铃,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她下意识地摸向张倪芳的额头,触感冰凉,不像是发烧的迹象。可监护仪上的数据还在疯狂跳动,红色的警告灯开始闪烁,整个病房瞬间被紧张的气氛笼罩。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主治医生带着两名护士冲了进来。“准备甘露醇!快测血氧饱和度!” 医生一边下令一边查看监护仪,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奇怪,没有感染迹象,也没有颅内出血的指征,怎么会突然颅内压升高?”
林晓宇忙着协助注射药物,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张倪芳床头柜上的手机亮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条新闻推送:“张氏集团强行推进 ISo 贯标,老员工抗议引发冲突”。她心里微微一动,这半个月来,每天都有张家的人来探视,或多或少会聊起公司的事,她隐约知道张倪芳的儿子张北辰正在推动一项重要的改革,似乎阻力很大。
药物注射十分钟后,监护仪上的数据终于逐渐平稳,颅内压回落至 22mmhg,心率也降到了 85 次 \/ 分。医生松了口气,叮嘱道:“密切观察,有任何变化立刻通知我。” 说完便带着护士离开了。
林晓宇擦了擦额角的冷汗,重新坐到监护仪旁。她看着张倪芳平静的睡颜,心里却充满了疑惑 —— 刚才的异常来得太突然,完全没有任何医学上的征兆。她拿起手机,鬼使神差地搜索起那条新闻,点开后,一张现场照片赫然映入眼帘:张氏集团的工厂门口,数十名老员工举着 “反对一刀切”“尊重老员工” 的纸牌,与保安发生了肢体推搡,人群中央,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试图维持秩序 —— 那是张北辰的特助,昨天还来病房探望过。
新闻的发布时间是七点十五分,恰好是张倪芳监护仪出现异常的时刻。林晓宇的心猛地一跳,一个荒诞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难道张阿姨的身体反应,和公司的冲突有关?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不可能,一定是巧合。” 她喃喃自语,试图用理性说服自己。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彻底颠覆了她的认知。
上午九点,林晓宇正在给张倪芳擦身,监护仪突然又一次发出警报。这次的波动比上次更加剧烈,颅内压直接突破 40mmhg,心率飙升至 130 次 \/ 分,张倪芳的胸口剧烈起伏,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呻吟,像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又怎么了?” 林晓宇吓得手一抖,毛巾掉在了地上。她再次按下呼叫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手机 —— 刚才推送的新闻更新了:“冲突升级!张氏集团车间主任撕毁贯标文件,与管理层爆发激烈争执”。更新时间正是九点整。
医生赶到时,张倪芳的状况已经岌岌可危,瞳孔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散大。“立刻准备二次 ct!” 医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也对这种诡异的情况感到震惊。
ct 室里,机器的嗡鸣声持续不断。林晓宇站在门外,手里紧紧攥着手机,手心全是冷汗。她看着新闻评论区里不断刷新的现场视频:车间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主任将一叠文件狠狠摔在地上,文件散落一地,隐约能看到 “ISo 9001:2015” 的字样;张北辰站在人群中央,脸色铁青,正与老主任激烈争吵;突然,老主任情绪激动地推了张北辰一把,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几乎是同时,ct 室外的监护仪发出一声刺耳的长鸣,红色的警告灯疯狂闪烁。林晓宇冲进去一看,张倪芳的心率已经降到了 50 次 \/ 分,血压也开始下降。“快!肾上腺素!” 医生的吼声回荡在 ct 室里。
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抢救,张倪芳的生命体征终于再次稳定下来,被送回了特护病房。林晓宇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心里的疑惑和恐惧已经到了顶点。三次异常,三次都与公司的冲突时间完美吻合,这绝不可能是巧合。
下午一点,车间的冲突暂时平息的消息传来 —— 张北辰最终妥协,同意暂缓贯标进程,与老员工代表进行谈判。林晓宇看着新闻,紧张地盯着监护仪,果然,屏幕上的波形渐渐恢复了平缓,各项数据都回到了正常范围。
她松了口气,起身准备去换班。就在这时,连接张倪芳的心电图机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 “滋滋” 声,原本静止的打印口缓缓吐出一条纸带。林晓宇以为是机器故障,走上前想要关掉,却在看到纸带上的内容时,瞬间僵在了原地。
纸带上没有熟悉的心电波形,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清晰、工整的黑色字符,如同用打印机打印出来一般:“ISo 9001:2015 条款 8.3”。
林晓宇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她下意识地看向病床上的张倪芳,对方依旧双目紧闭,面色苍白,看不出任何异样。可那串字符却像一道冰冷的诅咒,烙印在她的视网膜上,挥之不去。
“条款 8.3……” 林晓宇喃喃自语,连忙拿出手机搜索。屏幕上立刻弹出解释:“ISo 9001:2015 条款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提供。”
这正是张北辰此次贯标的核心条款,也是老员工们最反对的部分 —— 他们认为这条规定会彻底颠覆公司沿用多年的生产模式,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能和岗位。
心电图机在吐出纸带后,便恢复了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林晓宇颤抖着拿起纸带,指尖冰凉。她看着昏迷的张倪芳,又看了看纸带上的字符,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
张倪芳是张氏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从建厂初期就一直负责生产管理,对那些老员工和旧有的生产模式有着极深的感情。张北辰推行贯标时,她虽然已经病重昏迷,但会不会…… 她的潜意识还在关注着公司的一切?甚至因为这场冲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这个念头让林晓宇浑身发冷。她从事护理工作五年,见过各种各样的病人,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事情。一个深度昏迷的人,怎么可能通过心电图机,“写” 出一串与公司事务相关的条款编号?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推开,张北辰的特助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保温桶:“林护士,张总让我来送点汤,阿姨今天怎么样?”
林晓宇猛地回过神,下意识地将纸带藏到身后,声音颤抖着说:“还…… 还好,生命体征挺稳定的。”
特助没有察觉她的异常,将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叹了口气:“那就好。公司今天出了点事,张总走不开,特意让我多留意阿姨的情况。” 他的目光扫过监护仪,又看向病床上的张倪芳,眼神复杂,“其实张总也不容易,一边要顾着公司,一边要担心阿姨……”
林晓宇没有接话,心里却乱成了一团麻。她看着特助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纸带,不知道该怎么办。告诉医生?恐怕会被当成精神失常。告诉张家人?他们会相信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吗?
监护仪依旧发出规律的 “滴滴” 声,病房里安静得可怕。林晓宇将纸带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白大褂的口袋里。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心里充满了不安。
这串字符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张倪芳在昏迷中发出的警告?还是她对儿子激进改革的无声控诉?又或者,这背后隐藏着更深、更诡异的秘密?
林晓宇不知道答案,但她清楚,从看到这串字符的那一刻起,她已经卷入了一场远超她想象的、关于家族、企业和某种未知力量的漩涡之中。而病床上这位昏迷的老人,或许正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夕阳透过窗户,在监护仪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晓宇握紧口袋里的纸带,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好奇。她知道,这件事绝不会就此结束,而她,或许会成为下一个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