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细碎的时光,像是散落在记忆里的珍珠,如今被他一一拾起,串成了一串璀璨的项链,每一颗都闪着温暖的光。
他曾以为,自己的一生会献给西州的百姓,献给北陈的江山,会在孤寂中走完一生。
可时宜的出现,像一束光,照亮了他灰暗的人生,让他知道,原来除了使命,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守护。
“王爷,西州的几位将军到了。”
门外传来侍卫恭敬的声音,打断了周生辰的思绪。
他收回目光,小心翼翼地将锦盒盖好,放回案几的抽屉里,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走了出去。
刚走到庭院门口,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一身风尘仆仆,却依旧身姿挺拔。
为首的是杨邵,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短打,腰间别着一把弯刀,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见了周生辰,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身后跟着谢云、秦严、赵力,都是当年跟着他在西州征战的老将,也是他最信任的旧部。
“末将,参见王爷!”
几人同时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爽朗。
周生辰笑着走上前,伸手拍了拍杨邵的肩膀。
杨邵比他年长几岁,当年在战场上替他挡过一箭,两人是过命的兄弟。
“一路辛苦,快进来坐。”
他说着,引着几人往客厅走去。
庭院里的海棠花还在开着,一阵风吹过,花瓣簌簌落下,落在几人的肩头,像是在欢迎这些久未归来的故人。
客厅里早已备好了茶水和点心,几人落座后,侍女为他们斟上热茶。
杨邵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还是京城的茶好喝,西州的马奶酒虽烈,却少了这份温润。”
谢云在一旁笑他。
“你啊,就是嘴馋。这次来京城,怕是想蹭王爷的喜酒了吧?”
杨邵立刻瞪了他一眼。
“什么喜酒?我怎么不知道?”
谢云刚想开口,就被周生辰打断了。
他看着几人,眼底带着笑意。
“你们一路从西州过来,京中的传闻,想来也听了不少。”
几人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谢云放下茶杯,正色道。
“王爷,京中确实有传闻,说您要订婚了。这……是真的吗?”
他的语气里满是震惊,甚至带着一丝不敢置信。
他们跟着周生辰二十余年,从他少年时驻守西州,立下“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的誓言开始,就从未想过,这位一心只有百姓和江山的南辰王,会有打破誓言的一天。
不仅是谢云,杨邵、秦严、赵力三人也都看着周生辰,眼神里满是疑惑。
在他们心中,周生辰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冷静、沉稳、无私,为了西州的百姓,他可以放弃一切个人私欲。
如今突然听说他要订婚,几人一时之间竟有些难以接受。
周生辰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案前,打开抽屉,取出那个紫檀木锦盒,走回座位,将锦盒推到几人面前。
“是真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们打开看看。”
杨邵率先伸手,小心翼翼地掀开锦盒盖。
当那支白玉海棠簪出现在眼前时,几人都愣住了。
杨邵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簪身,惊讶地说。
“这玉料……是西州雪山的暖玉吧?我记得这种玉质地温润,颜色通透,只有雪山深处才有,很难采到。”
周生辰点头。
“是半年前让人去采的。”
谢云凑近看了看,笑着说。
“这海棠花雕刻得真精致,连花瓣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王爷,这簪子是送给谁的?”
“十一。”
周生辰的声音里带着温柔。
“你们都认识的,当年在西州书院,总跟在我身后喊‘师父’的小姑娘。”
“十一姑娘?”
杨邵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更大了。
“就是那个总喜欢躲在您身后,偷偷给您塞点心的小姑娘?”
“可不是嘛!”
谢云也恍然大悟。
“我记得她,当年才七八岁,长得粉雕玉琢的,说话声音软软的。每次您叫这些弟子说事,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您,比其他弟子都认真。”
赵力也笑了。
“还有一次,十一姑娘染了风寒,高烧不退。您守在她床边三天三夜,连军报都让我们送到房门外,不许我们进去打扰。那时候我们就觉得,王爷对十一姑娘不一样,只是没想到……”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当年在西州时的场景,那些细碎的往事,像是就在昨天。
周生辰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眼底的笑意越来越深。
他想起那些日子,时宜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一声声“师父”喊得他心都软了。
他那时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在他心里有着不一样的位置,只是那时他以为,这份感情会永远停留在师徒之间,他会看着她长大,看着她嫁人,看着她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会继续守着西州,守着他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