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轻轻一震,像是碰到了什么东西。
陈浩立刻坐直,“什么情况?”
“不明接触。”娜娜看着屏幕,“可能是漂浮残骸,也可能是……别的。”
没人接话。影像屏上那团灰白还在,中间的长条形物体轮廓更清晰了些,横在航道正前方,像根断掉的骨头。
“停船。”陈浩说,“别往前蹭了,万一是炸药桶呢?咱们现在连保险都不配买。”
卡尔松开操控杆,“要不绕?这雾这么厚,绕一圈也没人知道我们迷路了。”
“绕不了。”苏珊指着氧气读数,“通风系统关了快一个小时,再不开外循环,咱们就得靠嘴对嘴呼吸撑下去。”
“那你选谁?”卡尔扭头看她。
“你们俩都滚。”苏珊翻白眼,“我宁愿吸二氧化碳。”
娜娜已经调出机械臂控制界面,“建议先试探。若为惰性物体,可尝试清除或利用。”
“行。”陈浩点头,“反正咱也不赶着投胎。”
机械臂缓缓伸出,前端探灯照亮那东西——一块扭曲的金属板,边缘卷曲,表面覆盖着灰白色沉积物。手臂轻触,发出一声闷响,像敲铁皮桶。
“硬度中等,无活性反应。”娜娜说,“成分初步分析为钛合金夹层复合材料,常见于深海探测设备外壳。”
“也就是说,不是天然产物?”陈浩问。
“不是。”她说,“极大概率为人造遗失物。”
卡尔吹了声口哨,“看来有人比我们先来送死。”
“说不定人家成功了。”陈浩说,“只是东西不要了,顺手扔这儿。”
“你当是垃圾站?”苏珊皱眉。
“火山一喷,全成废品回收站。”陈浩耸肩,“咱们现在就是捡破烂的。”
娜娜继续扫描,“该残骸长约四米,宽约一点五米,部分内部线路仍存微弱电流,推测曾搭载能源模块。虽已失效,但结构完整度达百分之六十七,具备再利用价值。”
“能拆?”陈浩问。
“可以。”她说,“若需修补船体涂层,其外层防蚀层可剥离使用。”
“那还等啥?”卡尔搓手,“拆了当补丁贴船上呗。”
“问题是它堵路。”陈浩盯着屏幕,“咱们得挪开它,才能往前走。”
“用牵引绳拖到边上。”苏珊提议,“留着后面用。”
“就这么办。”陈浩拍板,“卡尔,你和苏珊配合操作机械臂,我盯着声呐。万一底下还有别的,别把整片坟场掀起来。”
两人应声动手。机械臂重新定位,在金属板边缘卡入固定钩。牵引绳绷紧,残骸缓缓移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像是从海底沉睡多年的东西被硬拽醒来。
“慢点。”陈浩盯着声呐图像,“左边空隙太窄,别蹭到山脊。”
“知道了。”卡尔咬牙,“这玩意儿比看起来重多了。”
“废话。”苏珊盯着压力表,“底下可能陷进沉积层了,吸力大。”
终于,那块金属板被拖到侧舷,稳稳固定在船体外挂架上。屏幕上航道中央恢复通畅,只剩些零散碎块随水流晃荡。
“清通完成。”娜娜说,“主通道可通行。”
“好。”陈浩松了口气,“接下来问题更大——往哪走?”
没人回答。导航主雷达依旧黑屏,惯性定位只能提供大致方向,他们就像蒙着眼睛走路,不知道前面是门还是悬崖。
“能量还剩多少?”陈浩问。
“飞船总储能剩余百分之二十三。”娜娜说,“若维持当前耗能水平,可支持基础运行七小时。远程扫描仅能进行一次。”
“一次就一次。”陈浩说,“省着用也是死,不如赌一把。”
娜娜闭眼片刻,数据流在她瞳孔中快速滚动。几秒后,她睁眼:“启动量子定位模块,最低功率运行。结合星球自转参数与惯性轨迹推演,锁定三个可能陆地区域。”
屏幕上弹出三处红点。
“第一处位于西北方向,深度九千二百米,确认为海沟底部,排除。”她划掉一个。
“第二处东南偏东,八公里外,地形起伏剧烈,疑似塌陷区,风险过高,排除。”
最后一个点留在东南偏南方向,距离十四公里。
“此处为微型环礁岛,海拔约四米,直径不足三百米,无植被信号,但地表稳定,符合临时避难条件。”
“岛上啥都没有?”卡尔问。
“目前无法检测。”她说,“但至少是干的。”
“干的就行。”陈浩说,“咱们又不是去度假,是来续命的。哪怕岛上只有一块石头能坐着喘气,也比在这雾里瞎转强。”
“万一没石头呢?”卡尔嘀咕。
“那你趴地上。”陈浩说,“我还能踩你背上看看远处。”
“你踩我就把你踢下去。”卡尔回嘴。
“够了。”苏珊打断,“现在讨论的是能不能活,不是谁踩谁。”
短暂沉默。
“我去过最惨的地方是学校食堂。”陈浩忽然说,“排队半小时,打饭三秒钟,最后发现菜里有头发。那时候我就想,人生是不是已经到头了?结果今天一看,原来还能更惨。”
“你现在就在更惨的路上。”卡尔说。
“所以我才要找地方歇脚。”陈浩看向娜娜,“启动穿行程序,低速前进。贴中间走,别碰墙。”
船只缓缓推进,穿过残骸清理出的通道,驶向雾带深处。声呐图像断断续续,热感模式勉强维持轮廓识别。
“冷却效率持续下降。”娜娜提醒,“外壳温度四十九度,水幕系统负荷已达极限。”
“关掉非必要设备。”陈浩下令,“灯留两盏,其他全灭。省电比省命容易。”
灯光熄了一半,舱内昏暗。只有控制台屏幕闪着微光,映在每个人脸上。
卡尔揉了揉发酸的手,“刚才拉那块铁板,手都磨破了。”
“忍着。”苏珊递过一瓶电解质液,“喝一口,别晕。”
他接过喝了口,瓶子放回桌上时发出轻微磕碰声。
“氧气浓度稳定。”她又说,“但二氧化碳开始积累,最多再撑三小时必须换气。”
“那就三小时内到岛。”陈浩说,“不然咱们集体变碳酸饮料。”
“你要真变成饮料,估计没人喝。”卡尔说,“太腻。”
“我这是浓郁型。”陈浩摸肚子,“高热量,抗饿。”
苏珊叹了口气,“你们能不能安静五分钟?我现在脑子嗡嗡响。”
“不能。”陈浩和卡尔同时说。
娜娜突然抬头,“注意,前方十二公里处,出现稳定地形回波。轮廓符合岛屿特征,高度、宽度与预测一致。”
“真的?”卡尔凑近屏幕。
“信号强度正在增强。”她说,“预计四十分钟后抵达可视范围。”
“总算有点好消息。”陈浩靠回椅背,“虽然可能是个秃岛,至少不用再猜前面是不是墙。”
“要是岛上有别人呢?”卡尔问。
“那就打招呼。”陈浩说,“你好,一起逃命吗?组队刷副本送不送装备?”
“你当是游戏?”苏珊说。
“现在不就是。”他笑,“血条快空了,找安全区回蓝。”
船继续前行,雾似乎淡了些。屏幕上的地形线越来越清晰,不再是模糊一团,而是有了明确边界。
“航道畅通。”娜娜说,“未检测到大型障碍物。建议保持当前航向。”
“保持。”陈浩点头,“所有人检查装备。登岛前准备好维修包、氧气瓶、照明工具。咱们不知道岛上有没有电,但得当没有来准备。”
苏珊起身开始整理医疗箱,取出绷带、消毒剂、止痛片,一一清点。
卡尔检查外挂架上的金属残骸,“这块铁皮能拆多少补丁?”
“足够修补三处主要刮痕。”娜娜说,“若手工精细,或可延长船体寿命两小时以上。”
“两小时也好。”陈浩说,“够我们睡一觉了。”
“你睡觉打呼。”卡尔说。
“那你睡甲板。”陈浩回,“我睡屋里。”
“屋里要有屋。”苏珊提醒,“现在连屋顶影子都没见着。”
“快了。”陈浩望着前方,“你看,天好像亮了一点。”
确实,前方灰白色的雾中,隐约透出一道更深的轮廓,像是海平面上升起的一道矮墙。
“那是陆地。”娜娜说,“距离十公里。”
船身轻微震动,推进器低鸣着向前。所有人都没说话,盯着那道越来越清晰的影子。
突然,娜娜手指一顿。
“等等。”
她放大右侧声呐画面。
在航道边缘,靠近海底的位置,有几块规则排列的立方体结构,整齐得不像自然形成。
“那些是什么?”苏珊问。
“还不清楚。”娜娜调高分辨率,“但它们……似乎是人为摆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