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轻轻一震,停了下来。
陈浩解开安全带,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到岸了?”
“锚已固定。”娜娜站在舱门口,蓝光在瞳孔里闪了一下,“外部环境检测完成,地表稳定,无即时威胁。”
“那我可要下去踩实了。”陈浩扶着墙站起来,腿有点发麻。他拍了拍肚子,对着其他人说:“谁先下?我怕这岛是幻觉,一脚踩空掉进海里。”
“你太重,不会沉。”卡尔靠在控制台边,手还在隐隐作痛,“要是真掉下去,得把我们都拖下去。”
“谢谢夸我结实。”陈浩咧嘴,“苏珊,氧气还够吗?”
“够三小时。”她检查着背囊,“但不能再拖了,再不开外循环,呼吸会越来越费劲。”
“那就别说了。”陈浩拉开舱门,“全体下船,落地为安。”
外面风不大,空气湿冷。岛很小,一眼就能看到尽头。地面是灰白色的岩石,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痕迹。远处海面依旧被雾笼罩,像一层没掀开的布。
卡尔背着工具包跳下来,脚下一滑差点摔倒,“这地真他妈滑,跟冰面似的。”
“你刚才拉铁板拉傻了?”陈浩伸手把他拽稳,“这才多大点事。”
“你来拉试试。”卡尔揉着手腕,“那玩意儿卡在泥里,吸力比初恋还紧。”
“少废话。”苏珊从后面下来,环顾四周,“先搭个遮蔽处,太阳出来前得把设备安置好。”
娜娜最后一个踏上地面,机身轻微震动了一下,像是在适应新环境。她走到一块稍高的石头上,双目闭合片刻,再睁开时蓝光更暗了些,“低功耗监测启动。周围两百米内无生命信号,热源正常,电磁波动微弱。”
“你还行吗?”陈浩问她,“刚才一路都在算,别突然死机。”
“可以运行。”她说,“但建议每四小时进入一次休眠,否则系统可能崩溃。”
“行,听你的。”陈浩抬头看了看天,“这鬼地方连太阳都看不见,只能靠你报时了。”
他们把船上拆下来的隔热板搬下来,用绳索固定在几块石头之间,搭了个简易棚子。虽然简陋,但能挡风。卡尔坐在里面,打开随身工具包,拿出那块从海底拖回来的金属板。
“来吧,看看你到底是谁家丢的孩子。”他用钳子一点点剥开表面的沉积物。
苏珊递给他一把小刀,“小心点,别划到手。”
“我又不是第一次拆东西。”卡尔低头忙活,“上次拆反应堆都活着回来了。”
“那次我们差点炸成烟花。”陈浩蹲在他旁边,“你还记得不?你说‘就拧一下’,结果整个警报响了。”
“那是因为说明书是俄文。”卡尔嘟囔。
“现在这上面也没字。”陈浩指着漆黑的表面,“全糊住了。”
几分钟后,边缘一块铭牌露了出来。卡尔用袖子擦了擦,念道:“深海科考……3型传感阵列……编号……看不清了。”
“科考设备?”苏珊凑近,“说明之前有人来过。”
“不止来过。”陈浩摸着那块金属,“还在这片区域布过监测网。这不是随便扔的垃圾,是正规项目用的东西。”
“而且时间不会太久。”卡尔翻过背面,“腐蚀严重,但结构没完全烂掉,最多十几年。”
娜娜走过来,伸出手指轻触芯片接口,“我能尝试读取残存数据,但需要稳定电源和屏蔽干扰。”
“船上还有备用电池。”陈浩说,“拿下来给你用。”
“不用。”她说,“用现有资源就行。我会降低运算频率,节省能耗。”
她从手腕处弹出一根细线,插进金属板侧面的接口。眼睛闭上,蓝光在眼皮下快速滚动。
“开始恢复。”她说,“预计耗时三小时。”
“这么久?”卡尔靠回墙边,“我还以为机器人都是秒破解。”
“电力不足。”她睁开眼,“就像人饿着肚子跑步,跑不快。”
“说得我都饿了。”陈浩摸口袋,掏出半包压缩饼干,“谁要?”
没人接。
“我不吃独食。”他说,“你们不吃我就全吃了。”
“吃吧。”苏珊坐在角落,“反正你也不差这几口。”
“这话伤人。”陈浩咬了一口,“我这是抗压储备粮。”
接下来几个小时没人多说话。苏珊检查每个人的生理状态,给卡尔的手上了药,又清点了剩下的物资。陈浩躺在地上打盹,醒来一次喝了口水,又闭上眼。娜娜一直站着,眼睛时不时闪一下,像是在后台处理什么。
三小时后,她忽然动了。
“数据提取完成。”她说,“碎片拼接率百分之六十一。关键日志已还原。”
所有人围过去。
“说重点。”陈浩坐直,“是不是跟火山有关?”
“是。”她说,“该设备最后一次有效记录时间为七十二小时前,位置在我们此前探索的深海遗迹外围三百米处。当时检测到地壳应力异常上升,同时捕捉到高强度能量辐射,频率不属于任何已知自然地质活动。”
“人工的?”苏珊问。
“极有可能。”娜娜点头,“进一步分析显示,辐射源来自遗迹内部,且呈持续泄露状态。这种能量扰动会破坏地幔热流平衡,诱发岩浆上涌。”
“所以火山不是自然喷发?”卡尔皱眉。
“不是。”她说,“它是被‘点燃’的。就像水管破了个洞,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爆了。”
“而我们……”陈浩慢慢开口,“正好在管子炸的时候路过。”
“准确。”娜娜说。
“也就是说。”苏珊看向他,“我们不是倒霉撞上灾难,而是灾难因为我们才发生?”
“不完全是。”娜娜补充,“遗迹的能量泄露早在我们到达前就开始了。但我们进入核心区域时,触发了某种连锁反应,加速了失衡进程。”
“操。”卡尔一拳砸在地上,“我们成了点火开关?”
“比喻成立。”她说。
陈浩没说话,盯着地面看了很久。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他终于开口,“这玩意儿还会不会再炸第二次?”
“会。”娜娜调出模拟图,“泄露仍在继续。如果不进行干预,未来七十二小时内可能发生第二次喷发,规模更大,影响范围将覆盖周边三百公里海域。”
“包括这儿?”苏珊问。
“包括。”她说。
“那我们岂不是跑到避难所来了,结果发现避难所也在靶心上?”陈浩苦笑。
“逻辑正确。”娜娜说。
“有没有办法关掉它?”卡尔抬头,“我是说,回去修?堵漏?”
“理论上可行。”她说,“但需要定位主控节点,并输入对应权限指令。目前信息不足,无法确定具体操作方式。”
“也就是说。”陈浩站起身,“我们现在知道问题在哪,但不知道怎么解决,对吧?”
“是。”
“而且还不能待在这儿。”苏珊环顾小岛,“一旦二次喷发,这里会被海啸吞掉。”
“没错。”陈浩走到边缘,看着外面的大海,“我们逃了一路,结果发现危险是自己惹出来的。”
“也不是全怪你。”卡尔说,“谁知道那破石头是个定时炸弹。”
“可我们碰了。”陈浩回头看他,“就像进别人家翻抽屉,结果把保险柜打开了。”
“现在说这些没用。”苏珊站起来,“关键是下一步。回去修?还是找别的出路?”
“回去等于送死。”卡尔摇头,“刚逃出来,又要钻火山口?”
“不回去更死。”陈浩说,“等它自己炸完?我们连渣都不剩。”
娜娜突然抬手。
“等等。”她说,“我发现一件事。”
所有人都停下。
她的眼睛快速闪烁了几下,“在恢复的数据里,有一段加密日志,标记为‘紧急预案’。内容提到……这个遗迹曾设有远程关闭协议,启动条件是双因子验证——生物密钥加声波共振。”
“生物密钥是什么?”苏珊问。
“未说明。”她说,“但声波频率有记录。如果能找到发射装置,或许能远程触发关闭程序。”
“也就是说。”陈浩笑了下,“我们不用亲自钻进去?”
“不一定。”她说,“但至少可以尝试从外部干预。”
“这算好消息了吧?”卡尔松了口气,“总算不是非得往岩浆里跳。”
“前提是找到发射器。”苏珊提醒,“它在哪?”
“日志没写。”娜娜说,“只提到‘部署于主观测站’。”
“那观测站在哪?”陈浩问。
“未知。”她说,“地图数据缺失。”
“操。”卡尔又骂了一句。
“但现在我们知道方向了。”陈浩慢慢坐下,“不是瞎逃。我们知道问题在哪,也知道有可能解决。这就比刚才强多了。”
“可我们只剩百分之二十三的电。”苏珊说,“船还没修好,冷却系统还在报警。”
“那就修。”陈浩说,“先把船弄能动,再想办法找那个破站。”
“你真打算回去?”卡尔看着他。
“我没说现在就去。”陈浩靠在石头上,“但总得准备着。不然等下次地震来了,咱们只能抱头等死。”
没人再说话。
远处海面依旧安静,雾气缓缓流动。娜娜站在原地,眼睛忽明忽暗,像是在计算什么。
苏珊开始整理维修工具清单。
卡尔低头摆弄那块金属板,手指轻轻敲了敲表面。
陈浩望着大海,嘴里嘀咕了一句。
“早知道就不碰那扇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