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在家中学习外,商叶初每个月还有十天左右,需要到银洲影视基地去补拍。
科幻片的后期麻烦又琐碎,《天君》这样的大制作还有的磨。
第一日到影视基地的时候,商叶初还有些紧张。自然是为了绍光济的缘故。面对庄笙那个缺心眼的,商叶初可以心如止水。毕竟庄笙日后大概没什么能和她合作的机会。但绍光济……绍光济精得像鬼一样,还是商叶初的导演。在《天君》播出完彻底下映前,两人不可能切断关系。
好在,绍光济恢复了正常——这个正常,指的是他仍像从前拍摄那样公事公办,并尽可能少与商叶初接触,说话也言简意赅,不说废话,不扯私事。完全看不出天际奖典礼上前边跟郑博瀚拌嘴,后边与商叶初拥抱的样子。
商叶初用自己谈过一次惊天动地恋爱的大脑直线推测,绍光济应该是彻底放下了这点错误的念头。
这是商叶初根据自身经验得出的推理。在杨唤宜离开《天君》剧组,商叶初与她告别时,拥抱的那一瞬间,商叶初就放下了。因为她知道杨唤宜仍然爱她,但不可能跟她在一起了。前者让她彻底安心,后者让她彻底死心。
她只需要杨唤宜爱她就够了,却不再指望杨唤宜能回到她身边。商叶初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天长地久只是人类的自我安慰,她拥有一份天长地久的爱已经很不易,怎么能再要求一份天长地久的牺牲、付出与陪伴呢?
商叶初灵活地把这重经验套用到绍光济身上,然后推理出了感人的结论:就像她拥抱杨唤宜后彻底割断了这根精神脐带一样,在天际奖那次拥抱后,绍光济也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六根清净,斩断孽缘。到现在看到她,已经能够心如止水了。
这个推论让商叶初大大松了一口气。补拍的日子还算风平浪静,大家通力合作,顺利熟稔得像回到了从前。
另一边,骆尧的《安娜多丽雅》,终于敲定了档期。由于题材问题,这部片子注定无缘在大陆放映。骆尧已经报了映世电影节首映,定在十二月份。
果不其然,在提报之后,《安娜多丽雅》正式改名为《没有开花的树林》。
弘象奖定于次年三月份,而金穹奖则定于次年九月份。上一世,饰演赵乐乐那位艺人,凭借这一角色,一举摘下了金穹奖、弘象奖、映世奖的桂冠,成为又一位三金影后。但这一世的商叶初却没有这么幸运。
金穹奖官方今年好死不死地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不当言论,因此,内地电影影人们,从今年起,便不愿意去参加金穹奖,沾染一身骚臭了。
骆尧是宝岛人,杨唤宜住在宝岛,上一世的两位主演也都是宝岛艺人,参加金穹奖还算合宜。可商叶初是不折不扣的大陆演员。要她以一线大陆艺人的身份去给智力萎缩的金穹奖捧场子,绝不可能。
考虑到这一点,商叶初与骆尧谈了许久,商量了许多次,才最终劝下骆尧,请她别报金穹奖了。
少报一个奖项,便是少了一份获奖的可能。骆尧心中难免肉痛。但她是个侠义之人,叶初在她一穷二白时出演《安娜多丽雅》——现在叫《没有开花的树林》了,给她赞助,拍摄用心,还给了她承诺和鼓励,这份人情无论如何不能丢在脑后。再者说,金穹奖这件事做得确实恶心,骆尧同样颇有微词。
就这样,《没有开花的树林》,最终只提报了映世奖与弘象奖。
青凭娱乐的短剧开发也提上了日程。
商叶初拼命回忆着上一世的经验,给了青凭娱乐不少有用的建议。
季雅、商嘉宇和商鸿轩都很爱看短剧,那些剧集似乎有致命的吸引力,只要扫上两眼,就能捉住人的眼球。上一世商叶初虽然被无穷无尽的通告压榨得累死累活,偶尔路过父母身边时,也会忍不住驻足,跟着看上一段。
商叶初依凭回忆,建议青凭娱乐不要原创剧本,直接收购小说,再与小怪物影业的人一起合作改编。
2019年,正是小说版权价炒得水涨船高之时,百万遍地走,千万满街遛。季君陶初听这个建议,还以为商叶初失心疯了,或者突然中了二十个亿的彩票。
直到商叶初详细解说了一通,季君陶才明白了她的意思。
任何行业,价格最高的都是头部。腰部和底层,其实分不到那么多油水。
网络小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到如今,也有二十年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年年都有网文因为过时而被淘汰,或者断更弃坑,或者渐渐冷落,无人问津。同样,每年的新作品中,也有许多作品门庭冷落,乏人问津。这些腰部和底层作品,其版权售价,是不会像头部作品那么高的。
乔治·普罗迪将世间所有的故事归纳为36种戏剧模式,所有的故事,不过是这三十六种戏剧模式的变体。是的,有些网文是很过时,隔了许多年一看,显得异常尴尬、老套。但只要捉住它的核心戏剧模式,然后进行修改、润色和变体,就能旧酒装新瓶了。
短剧诞生之初,要的就是爆炸,夺人眼球,抓人心弦。古早网文中许多作品都能做到这些。就算是一些相对平淡的小说,也可以改得冲突密集一些。再搭上时事热点话题,不愁留不住人。
小怪物影业与青凭娱乐的合作已经正式起航。青凭娱乐的饭桶们(季君陶语)与小怪物影业的奇葩们(季君陶语),共同在狂飙计划中切磋着,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在原本的世界线中,短剧诞生之初,大多做得比较粗糙。有些演员非科班出身,演技尬得吓人。剧组经费不足,布景简直比糊弄鬼还糊弄鬼。
商叶初在开会时提到了这点。认为青凭娱乐不应当如此粗制滥造。短剧现在还是一片蓝海,第一批下场的青凭娱乐,必然是捞到观众最多的一方。可光捞到还不够,还得留住人。
倘若短剧质感过于廉价、作品过于粗糙、容易复制,那么在新的竞争对手起来之后,这批观众很容易就会被吸走。趁着新的竞争对手还没出现,青凭娱乐应当建立自身的特色,黏住观众。
题材细分、剧情设计、内部评级、邀请模式、养成机制、打榜体系、升级体系、社区互动,这些都是可以留住人的点。此外,制作也应当精良一点,这样,就算竞争对手想模仿,短时间内也难以大批复制同等质量的作品;如果粗制滥造,便很难吸走已经吃过精粮的青凭系观众。
此外,青凭娱乐那些数不清的抠脚艺人,也终于有地方上班了。
僧多粥少是娱乐圈常态,每个公司都有大批大批的待业咖。根据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整个2019年,约有65%以上的演员无戏可拍;这65%中,又有六成以上,已经空窗两年了。青凭娱乐招兵买马,四处吸纳,旗下囤积的待业艺人也一样让公司愁白了头。
如今短剧一出,虽然质量、前景、名气都是一团迷雾,成本低,片酬也不高,好歹,这些空档许久的待业艺人能出去工作了。人能工作,状态就会好一点,总比坐吃山空要强。
还有一个所有人都没意识到的优势:青凭娱乐旗下的艺人虽然都是待业咖,但总比没上过镜头的素人要齐整些,演技也更拿得出手一点。比之上一世萌芽时期的短剧,又有了一份优势。
商叶初的短剧计划,虽然开得仓促、缺漏良多,暂时也没显出什么利润。但整体看下来,它盘活了青凭娱乐几乎凝固的中底层艺人群体,让公司的进步不再是部分人的进步,而成为大多数人的进步。对青凭娱乐的利远大于弊。
编剧计划被称为狂飙计划,取席卷旧制度、带来新血之意。而商叶初的短剧计划,则为旧的群体注入了活水。
有感于此,胡水芝女士在得知此事后,亲赐了一幅墨宝。给这个新计划取名为:
青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