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到国内海外作战局的直接指示,要求我们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力摸清底数,做好一切预案。”
王临的声音有些沙哑,“外交部、商务部、军方都在联动。我们的压力很大。”
武官接话道:“是的,王大使。我们刚刚和作战局叶修局长通过加密视频连线。
国内要求我们,在不引起恐慌和过度关注的前提下,启动‘静默准备’ 。”
“静默准备?”一位年轻秘书有些疑惑。
“就是只做不说。”
王临解释道,“通知各东资公司负责人,以安全检查和储备物资的名义,开始清点人员,维护车辆,储备足够的燃油、饮水、食品和药品。
所有动作要分散进行,避免大张旗鼓。同时,通过各商会、同乡会等民间渠道,尽可能联系上那些‘散装’的侨民,提醒他们提高警惕,并登记他们的最新联系方式和建议的集结地点。”
窗外,的黎波里的夜空偶尔会被远处的探照灯划破,隐约的轰鸣声不知是卡车还是别的什么。
馆内,打字声、加密传真机的运转声、低沉的通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备战的不眠夜图景。
每一位外交人员都知道,他们守护的是数万同胞的生命线,任何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燕京,海外作战局的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作战计划处处长王海站在演示屏前,向叶修和各位处长汇报初步构想。
“局长,各位同事,基于当前利比局势和侨民分布,我们初步设想了‘启明’行动的几种可能方案。”
他切换着幻灯片:“核心难点在于:第一,利比境内没有我国军事存在,缺乏前进基地;
第二,局势一旦恶化,机场、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极可能成为争夺焦点或被破坏;
第三,从各地到集结点的陆路交通在战火下的安全性无法保证;
第四,如此大规模的撤离行动,需要与利比各方势力、周边国家乃至国际社会进行复杂协调。”
“方案A,海空并进。 这是最理想的模式。利用的黎波里的米提加机场或周边邻国机场,组织包机撤离;
同时,调动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舰艇,以及中远集团的远洋客轮,前往最近港口,如的黎波里港或米苏拉塔港接应。
此方案效率最高,但严重依赖利国内局势,特别是机场和港口的安全。”
“方案b,陆路转进。 如果海空通道被切断,则考虑组织大规模车队,通过陆路向西进入突尼斯,或向东进入法老国。
此方案灵活性高,但路途遥远,途经区域武装派别林立,安全风险极大,对后勤保障是极限考验。”
“方案c,混合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多种方式组合。
例如,先将侨民从分散地通过陆路集中到相对安全的集结点,再视情通过海空方式撤离,或继续陆路转移至邻国。”
叶修盯着复杂的方案图,沉思良久,开口道:
“所有方案,都必须建立在实时、准确的情报支撑上。
我们要假设在最坏情况下,通讯中断、道路被毁、敌方有意阻挠。
情报处、技术支援办公室,我要你们尽快拿出方案,如何利用商业卫星、无人机、当地线人网络,甚至在关键节点预置便携式通信中继设备,确保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得见、联得上、控得住。”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中海:“海军护航编队要提前做好预案,确保能随时响应,快速抵达指定海域。
空军运输机部队要研究在非标准机场、简易跑道起降和紧急空投物资的可行性。
外交渠道现在就要开始工作,与利比各方,以及突尼斯、埃及、希腊等周边国家进行必要沟通,预先铺路。”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启明’行动,现阶段是预案。但我们的工作标准,必须是随时能启动,启动就能成功。
各部门,按照分工,立即细化,我要在两周内看到可执行的详细计划。”
会议结束,叶修回到办公室。
窗外已是繁星点点,他胸前的七排勋表在灯光下沉默地闪烁着。
五个小时的等待,对于心系数万同胞安危的叶修而言,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他利用这段时间,再次审阅并完善了海外作战局提交的“启明”行动预案细节,确保在向首长汇报时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对答如流。
当总参谋长办公室的秘书终于打来电话,告知两位首长已在办公室等候时,叶修立刻拿起那份沉甸甸的汇报材料,深吸一口气,大步流星地赶了过去。
推开总参谋长办公室厚重的木门,叶修看到总参谋长和那位刚参加完一个重要会议、脸上还带着明显疲惫的副总参谋长正坐在沙发上。
尽管神色倦怠,但两位首长看到叶修进来,尤其是注意到他脸上那前所未有的郑重神色时,都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体,眼神中的疲惫瞬间被专注和锐利所取代。
他们太了解叶修了。
这个年轻人能力强、魄力足,但从不无的放矢,更不会在正事上故弄玄虚。他此刻的神情,只意味着一件事——有真正关乎全局的大事发生了。
“首长好!”叶修立正敬礼。
“叶修,来了,坐。”
总参谋长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语气平和但带着询问,“看你这样子,是海外局那边有紧急情况?”
“是的,总长,副总长。”
叶修没有客套,直接坐下,将手中那份封面印着“绝密”和“紧急”字样的文件夹双手呈送到两位首长面前的茶几上。
“是关于北非利比的局势,以及我在利三万侨民安危的紧急评估及应对建议。”
副总参谋长揉了揉眉心,拿起文件夹,一边打开一边说:
“利比?那边的情况不是一直磕磕绊绊吗?又恶化了?”
当他翻开第一页,看到那份由海外作战局情报处精心制作的《利比亚局势紧急研判及大规模撤侨风险预警报告》的摘要时,他的动作顿住了,眉头迅速拧紧。
叶修在一旁,用清晰、冷静但语速稍快的语调进行着讲解:
“两位首长,根据我们海外作战局情报处综合多方信息研判,利比两大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