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省城已是年味渐浓。医学堂附属医院的产科室却气氛紧张——一位初产妇已临盆一日夜,胎头仍未娩出,稳婆束手无策,急忙送来医院。
产床上,年轻产妇面色苍白,呻吟微弱。接诊的英国产科医生怀特夫人检查后神色凝重:“胎位不正,持续性枕后位,需产钳助产。”
门外,产妇的婆婆却拉着陆老苦苦哀求:“洋人要用铁钳夹孙子,这是要害命啊!求中医老爷救救他们母子!”
怀特夫人通过翻译解释:“产钳是助产工具,不是刑具。再拖延恐胎儿窒息。” 婆婆哭喊:“女人生孩子自古就是鬼门关,听天由命罢!不能让洋器械伤了我家血脉!”
陆老沉着应对:“怀特夫人,可否让老朽先试针灸催产?若半小时无效,再行产钳不迟。” 怀特夫人犹豫片刻,看看虚弱的产妇,finally 点头:“半小时,不能更多。”
林闻溪奉命取来针具。陆老取穴合谷、三阴交、至阴,行强刺激手法。奇妙的是,针入不久,产妇宫缩逐渐增强。
“胎头转正了!”怀特夫人惊喜道,“可以自然分娩了!” 一小时后,婴儿顺利娩出,哭声洪亮。婆婆喜极而泣,竟要向陆老磕头谢恩。
事后讨论会上,怀特夫人展示产钳模型:“这是 chamberlen 家族17世纪发明的助产工具,能挽救难产母婴生命。”她展示统计数据:“采用新法接生后,产妇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显着下降。”
陆老则讲解中医产科智慧:“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已载多种难产处理方法。针灸催产、手法转胎,皆千年经验之结晶。”
他特别指出:“中医重视产后调理,认为‘产后一块冰’,需温经散寒、化瘀生新。此预防产后病之要诀。”
林闻溪发现一个惊人事实:传统接生婆接生的产妇,产褥热发病率竟高于医院分娩!细究之下,原来与接生器具消毒不彻底有关。
更令他震动的是,许多穷苦妇女因无力就医,仍依赖传统接生,导致母婴死亡率居高不下。
“西医产科重技术消毒,中医产科重调理养生。”林闻溪在笔记中写道,“若能结合二者,既注重无菌操作,又加强产后调理,岂不完美?”
机会很快到来。一位产后发热的产妇被送来,西医诊断为产褥感染,用磺胺治疗无效。怀特夫人邀请陆老会诊。
陆老诊察后认为:“产后气血亏虚,邪毒乘虚而入。单纯抗菌犹如关门打狗,反伤正气。当扶正祛邪并用。” 方案调整为:抗生素减量,加用中药黄芪、当归、金银花、连翘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三日后,患者热退神清。怀特夫人惊叹:“不可思议!为什么减少抗生素反而效果更好?” 陆老解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助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有时比直接抗菌更重要。”
这件事改变了怀特夫人对中医的看法。她开始学习中医产后调理知识,甚至请陆老推荐食疗方剂。
腊月二十八,一例棘手病例:产妇胎盘滞留两小时,出血不止。怀特夫人准备手术剥离,但患者虚弱不堪,风险极大。
危急时刻,林闻溪想起《医宗金鉴》载有中药治疗胎盘滞留方:“可否试下中药逐瘀下行?” 怀特夫人犹豫片刻:“给你一刻钟。”
林闻溪急开脱花煎加减:当归、川芎、肉桂、牛膝、车前子。药煎好鼻饲入胃,不到一刻钟,胎盘完整娩出!
这次成功让中西医产科合作迈出新步。春节前夕,怀特夫人甚至邀请陆老为西医产科学生讲授“中医产后调理学”。
除夕夜,林闻溪在日记中深思:“今日见产科中西之大不同,悟得:西医重技术救急,中医重调理防病;西医善于干预异常,中医善于顺应自然。妇人生产,既需西医之精准,亦需中医之周全。二者结合,方为妇婴之福。”
窗外爆竹声声,旧岁将除。林闻溪望着星空,心想:医学之进步,不在取代传统,而在融会创新;不在技术高下,而在生命尊严。来年当更加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之新路。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林闻溪在医学道路上又得重要领悟:医学的真正差异不在中西,而在仁心与匠心之间;不在理论高下,而在能否真正守护生命安康。
夜色深沉,星光璀璨,仿佛预示着来年医学堂中将有更多中西医汇通的故事发生。而林闻溪,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